中國人喜歡喝茶,但是你知道茶道文化起源麼?

中國茶葉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有傳統名茶和歷史名茶之分,所以中國的“十大名茶”在過去也有多種說法:

2002年《香港文匯報》將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銀針、信陽毛尖、安徽祁門紅、安徽瓜片、都勻毛尖、武夷巖茶、福建鐵觀音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蔡瀾先生曾經說,日本茶道本源自古老中國陸羽先生的《茶經》,幾百年過去,中國人喝茶早就不侷限於此。而所謂的茶道,只要真情流露,就有禪味。有禪味,道即生。

喝茶,就是這麼簡單。

1. 喝茶會讓生活更風雅

2. 喝茶會讓身體更健康

3. 喝茶會讓身心更愉悅

4.喝茶會讓疲倦被消滅

5. 喝茶會讓審美更提升

6. 喝茶會減少口中氣味

7. 喝茶會讓談資更豐富


茶道文化起源傳說

  • 提起「茶道」,很多人會想起日本,但日本的茶道卻是脫胎於中華茶道並加以改進而形成的。茶最先是作為食用和藥用的,飲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所謂「茶道」是飲茶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儀式,懂的人對此熱衷甚至痴迷,而不懂的人則會對此完全無感。但無論你是否感興趣,作為一箇中國人,「中華茶道」總該要了解一下的。
中國人喜歡喝茶,但是你知道茶道文化起源麼?

中國人與茶結緣最早可以上溯至神農時期,先秦時期在局部地區可能已經有人開始飲茶了。到了漢朝,在王褒的《僮約》中出現了「烹茶盡具」的記載,這是關於飲茶最早的可信記載,由此可以推斷中國人飲茶的行為不會晚於西漢晚期。除了王褒外,對茶有過記載的司馬相如、揚雄均為蜀人,可見是巴蜀之人發明了飲茶。

中國人喜歡喝茶,但是你知道茶道文化起源麼?

在中國歷史大分裂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飲茶開始逐漸普及。三國時期,飲茶一般僅限於王公朝士之中。兩晉時期,幹寶在《搜神記》中記載了一個叫夏侯愷的人死後依然找人要茶喝的故事,可見當時飲茶的習慣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 從三國到南北朝時期,也是道教形成於發展的重要時期,茶以其清淡、虛靜的本性和卻睡療病的功能廣受道教徒的青睞。傳說道教的神仙丹丘子和黃山君都因茶可「輕身換骨」而飲茶,因此茶在道教徒心中和可以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丹藥有著同樣的用途。這一時期道教徒對茶的大力宣揚和推廣,提高了茶的地位。
中國人喜歡喝茶,但是你知道茶道文化起源麼?

幾乎是在同一時期,佛教從印度開始向中國傳播和發展。由於佛教寺院很多都建於名山勝地,並有著「農禪並重」的傳統,因此很多寺院都闢有茶園,流傳至今的一些名茶不少都源於這些寺院的僧人之手,比如江蘇洞庭山水月院的「水月茶」,就是今天赫赫有名的「碧螺春」。而人們也將產於佛寺或用於佛事的茶稱作「佛茶」或「禪茶」。

  • 西晉時杜育寫的《荈賦》是現在能見到的最早專門歌吟茶事的作品,完整記載了從茶樹種植到茶葉品飲的過程。作品中提到了選茶、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等程式和技藝,一般被認為是中國茶藝最早的萌芽。據考證,與種茶、飲茶的習慣相同,茶藝也發源於巴蜀——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地區。
中國人喜歡喝茶,但是你知道茶道文化起源麼?

唐朝中葉,被後世尊為「茶聖」的陸羽誕生,從此正式改變了茶葉對於中國人的意義。傳說陸羽本是棄嬰,被智積禪師拾於西湖之濱。陸羽年幼時在寺中掃葉烹茶,少年時逃離寺院,嚐盡人間繁華。安史之亂後,他又以遊方僧的身份走訪名山,從此痴迷茶道,歷經三十載著稱《茶經》。後世有詩讚曰「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 有人說日本茶道在儀式性和傳承性上遠超中國。
  • 而在我看來,大家大可不必心生醋意。在喝茶這件事上,中國人更注重茶,而日本人則更注重道。茶道自唐朝經由遣唐使帶回日本時,已經是一整套相對完整的文化體系了,日本人在此基礎上將其不斷延伸發展,才形成了今天的日本茶道。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被譽為是道家的化身。

茶道文化起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傳入日本和朝鮮,衍生出日本茶道。現如今,茶道文化已在日本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