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怎么样欣赏丑书?就我自己看不懂吗?

用户6794646486


首先,阐释一下我对于丑书的个人理解。近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速,一些所谓的丑书视频频频出现。其实有大部分人在跟风,自己没有对于一副书法作品的见解,一味地疯转帖子或是视频,加深了公众对于丑书的印象。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关注了一些书法平台、书法自媒体人的公众号、微博、头条号,闲时文章或是视频。其实有的视频或是图片标榜的所谓的丑书根本无丑书的一点味道,而是有浓浓的书法味道在其中。比如说曾翔,我关注他的书法作品时间已久。从书法艺术层次分析,他的水平已经走到现在我国书法水准的前列,视频中出现的书写过程中大吼、乱跳等行为,只是打破了拘谨的书法人对于传统书法写作方式的观点。他们就站出来批评,故意找一些书写视频、文章批评他。当然有一些视频中出现的书法写作者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通过诡异的动作或是打破常规的书法思维博得他人的关注。所以他们创作的作品不一定就是丑书,而是一副视觉感很美妙的书法作品。

其次,所谓的丑书并不是一文所值。网上的一些丑书其实文化氛围浓厚,只是大部分人不懂得欣赏而已。按照国人对于书法传统思维而言,大部分觉得写的规整、四方四正的书法作品才是书法文化的传承。他们欣赏不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感悟不出作品中的文化因素的流露。书法与画是想通的,我们大部分对于画的评价就比书法作品中肯。因为他们欣赏山水画、人物画,看的是画的整体效果,而不是画当中的线条的美感。看与实践都需要一定层次文化知识的衬托,对某一个领域的理论知识水平不达标,就不能做出对于这个领域作品中肯的见解。所以我们都不应该人云亦云的批评所谓的丑书作品或是书法者。

综上所述,丑书不是一概而论的,也需要加入自己对于书法作品的认识理论而分析,提出中肯的意见而不是过多的抨击。创造和谐的创作、学习环境,人人有责。(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可以对这几副我在网上搜出的所谓丑书发表自己的见解,评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






赟飞的家园


■现在的人一提到丑书就犹如看到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喊杀,趋之若鹜,口诛笔伐。犹记得当年梁静茹选择在菲律宾结婚时网友在网上大骂梁静茹不,殊不知人家是马来西亚人。

时至今日很多人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压根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先是一顿骂,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能长久的存在就证明有其存在的价值。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就会去做这样的事,但我会弄清问题,先分清丑书与丑书之间的区别,再拿出自己的观点。


■以下文字基本上为上图的展开部分,不愿意看太多字的了解一下思维导图的内容即可。


■个人认为大家眼中的丑书可以分为四部分:

1.真正的丑书

2.形式上的

3.精神追求

4.行为艺术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以上几种形式。

一、真正的丑书

■这种往往因为个人不学无术且无知自大,为了哗众取宠而书写的书法作品,不只是形式的丑,内容也很低俗,毫无美感可言。这也是大家抨击最多的,真正意义上的丑。遇到这样的作品和作者我们当然是坚决抵制。

二、形式上的丑

■这种作品往往是一些名家作品,甚至在书法史上都能占一席之地,但是却因为我的个人审美不够,无法真正理解这类书法的真正含义,只要看着不漂亮,不舒服的都认为是丑书。

■比如王铎的行草书,他的涨墨技巧的运用,章法的布局,不深入学习和了解真的不能很好的欣赏他的作品。

■甚至一些古代碑帖也会有人吐槽,比如《好大王碑》、《袁安碑》等等,但实际上这总是属于古拙一类的。但凡能在历史留名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对于这种作品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我们自身的审美,不断提高修养,争取与古人靠近。

三、精神追求

■这种作品的出现就像我们所看到的抽象作品和音乐作品,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追求。美术作品从具象到意向再到抽象经历了长远的发展,当具象艺术不能满足我们个人精神上的追求时,就开始寻求另一种出路,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和手段去表达个人精神情感和情绪。但是这种作品的作者一定是有很深的艺术素养,绝非信手涂鸦。也是从传统走向创新,一般基本功都很强,并且有强大的理论依据作为基础。

■当然这种并不被大众理解,也最容易被误解的。

四、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是二十世纪才出现的艺术形式,也是重在形式的表达和精神的追求,并无太多特殊的意义。


■综上,无论何种形式,都有存在的理由,哪怕是真正的丑书,依然会有人追捧,要么能蛊惑大众,要么书写者位高权重,从古至今不是一直都这样吗?

但是要记住,无论怎么折腾,历史是无情的,那些哗众取宠的东西一定不会长久,终会被历史所淘汰。

■相反,那些经历了历史的洗礼,依然能留下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作品。


林墨齋


首先肯定你的心情壮况,正处在来到大河边,渡船尚未靠岸,过与不过的问题,审美观点的不同,可以决定对丑字的划分,所谓丑的行当不能等同而论,有句话叫粗中有细,在这个方面也有美点,实际上的问题是,古今书法界楷模太多,为什么又出现了这一奇异现象。

书法学习也有不同太多见解,就象我们走路一样,小时候开始学习走路,靠别人扶着走,还走不稳当,晃来晃去,大人还要表扬一番,鼓励前行,长大了走的好了,不用别人扶了,才算完成走路,而今天的发展,又让走路的人不用走路,一切机动车辆带步而行,这也算是一种发展的趋势吧!

多少年已来,前辈们已经为我们学习书法铺平了大道,一切正统规范类的东东,已承现眼前,何比要追随哪个不入名门的东东呢?看不懂我们就不要去学,学了也没有用,价值观念也不大,浪费了心情,浪费了时间,把目光转移到学而有用的轨道,何乐而不为。

我们要想理解丑书,就必须看一看当时的环境,和发布这类东东的人的思想是什么,认识态度在哪里,其目地有什么作用,头脑清醒了,太能区分他的理念影响力,最终我也不赞成利用学习这类东东,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更不要深入这类无感无望的东东,还是认真学习前辈传承的佳作,有抱袱的内容。




李加呆


看到这个问题后我觉得你所说的应该是借书法为名的行为艺术吧?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用针管射书的“教授”,还有一个披头散发的“疯子”在狂舞的身影,不得不说,这能算是书法吗?请这些“大师”们别在侮辱书法这两个字了。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的盛行?其实就是人性的浮躁,价值观的取向出现了问题,在利益面前迷失了自我,为了钱不顾一切,说的好听点就是一种商业炒作,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用怪异的行为博取人们的关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只要出名了就会有人热捧,成为热点,有人关注就有流量。因此有些人的心态就失常了,一心想着怎么能“名”利双收,于是思想发生了扭曲,而哗众取宠就是最快捷的方式,大众的心态就是好奇,你有怪异的行为,有人炒作,就有人关注你,不是欣赏,就像看耍猴一般,主要就来是看评论的,看骂你的人有多少,看怎么骂你。但是实实在在的,他挣到钱了,但他却是利用了对书法的亵渎来获取了利益,不得不说他们的营销成功了,但成功的背后又使多少人误解了中国的书法艺术?

在这里奉劝那些还有此想法的人,请你们别再糟蹋中国的传统文化了。


大牛微观


朋友,你所提的丑书有些笼统,最好臻別一下你认为的是哪一类的书,才可回答你的问题。就我认为你可能是一气之下,把你认为一时难以读懂的书归为丑书,这可能是你的一时之气,诸如一些枯涩的古代文学(特别是古文)捧起书来简直就是一部天书。使你读起来味同嚼蜡,难以入境,再如一些低俗文理不通的文字,文题惊天动地,读了内容不知所云,如坠五里烟雾。还有一些不能赘述。朋友解决这些问题只能这样去做,加强语言文字修养,功底扎实了读起来犹鱼戏水,品味其中欢乐与提高知识素养,达到读书的目的,去做自已在文字领域中所喜欢的事情,理想会实现的。另,别自寻烦恼去读一些不知所言的文字,它会使你丧志的。朋友,一定要下功夫去读一些好书,摒弃一些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垃圾文字。朋友,好自为之,祝你成功!


东风无渡


書友们偶爾提起江湖體、丑書,到底什麼是江湖體?什麼才算丑書,齋主瞎琢磨了一下,說的不全面,就是個意思吧!至少大家似乎明白丑书和江湖體的區別就可以了.

首先是不临古人的就不是书法么?你可以称之为不是传统书法,但是不能信誓旦旦地说那不是书法。学传统书法为什么要学古人,如同为什么帖学要以二王为宗?因为人家好啊!有前人给你铺好的康庄大道你不走,非得打定主意一开始就开山立派?要知道哪怕如王羲之这样才华横溢的人也是站在了当时一代人的肩膀上才以新体书风开一派风气。学传统书法为什么要学古人的呢?标准是古人制定的,古人也达到了那个标准的最高峰,而且经過了成百上千年的檢驗和社會認同,它已經立于不败之地,你如果要学“传统书法”,不学古人的学谁呢?

江湖体被人抨击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其本体想往传统上靠,但是又充满投机取巧之事,所以说一句其俗在骨一点都没有错。江湖休應該是不安心尊循法度或是基礎不牢就要挥毫泼墨的急功近利者,所书的各种龙飞凤舞以及乖张的字体,非今人独有,古人也这么干过。

再說丑书:我认为丑书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没有法度,空谈技巧、空谈所谓的虚理念,什么文化内涵,什么艺术高度、个性和创新。

只要把握了这一点,其实就可以理清什么是丑书了。许多人之所以整天强调丑书不好定义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懒得去定义,也害怕去定义。

關於丑書,大家記住這幾個代表性人物,他們都在顛覆書法藝術的根基,哗眾取寵,利用互聯網的流量黨,毫無美感的塗鴉還要有個高深莫測的范兒,只要火了萬人唾罵而沾沾自喜:噴墨大師邵岩、川美盲寫教授张強、吼書大師曾翔、個展被叫停的沃興華、臉丟出國門的曾耒德,更有甚者鼻書、頭髮书更有甚者褲裆書等,不全面但有代表性。

用"開玩笑"來形容他們最貼切,找不到更適合的了!





尚古齋書法


丑书是书法的一个误区!

这个误区也存在对书法理解的错误,也存在一些人故意制造那些混淆视听,迷惑世人的书法,以达到个人摄取名利的行为。

写丑书的人都有故意隐蔽书法功力的能力,你们利用书法没有统一标准的现象,用那些丑的,怪的,扭曲的形象去误导创新,现在,这种书法现象已经摄取了书协的话语权,所以,丑书大有在社会泛滥的趋势。

我有一个比喻,这丑书的人就像是一个蹩脚的体操运动员,基本功不成,做正规的有难度的动作不成,可是他还想参加体操竞技,所以呢!他就提倡说体操不能做前人作过的动作,没有艺术性,只有创新才是体操的发展方向。于是,他可以做些什么狗爬的,驴打滚的动作,我看多新鲜啊?别人没做过吧!但是如果你也能做呢?他可以说,你没有体会到体操的真谛!然后把你pass。

怎么欣赏丑书?就这么欣赏!评委都是狗爬,驴打滚出身的,所以,在他们眼里正规地翻跟头都是书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了,所以,不如此写的都是异类!


一笑貫长天


我可以斩钉截铁的告诉你,欣赏不了那些丑书不是你欣赏水平不够,恰恰相反,这说明你的三观很正、审美观很好!那些江湖丑书近几年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大行其道。本来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从甲骨到楷、行、草,历经几千年的进化,出现了很多文化大家、书法巨匠,他们虽然流派不一,但都具有大美精髓和为美而构成的严谨书法规范。而那些江湖书法和丑书善用种种假大空头衔夸饰伪装自己,书写为哗众取宠,随意涂抹,错字连连,且往往伴以杂耍搞笑动作,恶俗至极!!把书法的精髓、精华传统美都没有了,这样的书法怎么称的上是书法呢?!在我看来就是垃圾!没有半点价值!


青岛涵涵爸爸


既然有美丑书,说明我们的审美还是有标准的。虽然标准会随时代有所差异,但是根本不会相差太远。古今不乏鹤立鸡群者,亦有哗众取宠者。前者继承中发展,后者发展中自亡。一件事情如果能阐述来去原委,或者有利现世发展,或者相辅教育,我们都应包容对待,否则敬而远之免受其害。



良语悦读


這個問題好復雜,有的書法是丑,但有的書法是拙,所以首先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至關重要,若不提高欣賞水平,騙子們就有機會可趁,冒充大師,破紙爛墨騙人錢財。自己練習書法十年以上,至少能提高欣賞水平到一個層次,不容易上當。囬答書法的美丑的問題前,我們仍然囬想一下温克爾曼對於西方古典藝術美的理解,雖然其在藝術史的論叙中洋洋灑灑,不放過任何的細節,但仅用一句:髙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便能總攬希臘羅馬藝術的美的表述,己經足够了。那麽是否這句名言能够用在東方美書上呢?其實也没有問題,東方古土(本邦加邊區)留下來的那些公認的范本名帖碑版銘文,皆可稱作美書,它們的標準其实很簡單單純,屬於五合,和諧,天人合一下的產物,形若美人,脩短合度,增一分减一分都不行,且觀之而神釆灿然。這裡面自然包括公認的三大行書,這些美書的留傳,在古人以之為朙珠不暗投,亦在天公的眷顧下而存人間傳後世,盡管中原歴史時常動蕩,渡江時財和命皆可抛,就是要保住那些珍贵的片墨只紙,這種保住美書的故事是載在青史的,美的连命都不惜,還要如何的形容!

書法作為心畫,是書者真挚情感流露而形成的迹,心手合一,凝固下來的墨迹看着就有單純,髙貴,靜穆,偉大的感覺,能够感覺古人不凡的心在跳動,字相觀之又是那麽俊帅,風神凛凛的。這些美書因其美為有眼力的古人痴迷,珍藏保护,且能代代流傳,加上天公眷顧,避兵、火、水、虫諸害而存今世,事實上這個量是相對的少,儞看無論是《宣和畫譜》還是《宣和書譜》,每个名家文字表述後皆羅列其畫或書迹,但傳到今世的少之又少,若浪淘沙,皆金子也,閃光,美麗,這也是古人老天共同認可的部分,無须更复杂的分辯,因為語言本身會出歧義,老子懂的,但没有五千言,我們更加迷茫,所以我們又不得不感謝老尹。那麽我說美書,也只能點到爲止,不再深入下去,要朙确的是,留傳得下的名碑与帖,皆美書,非丑書!

说朙白了美書的纯正,貴气,寧靜,恢弘!是和諧,五合,天人合一下的產物,其若世上美人,望之有玉樹臨風的感覺。因迹美,所以古人与天公皆愛,百害避之而得以流傳,就這麽簡单。

今有書人之書被人議為丑書,這些書者其實也不泛當今書界優等者,但因被駡成丑書,便不淡定,亂了方寸,急病亂投醫,把本屬古代美書的迹說成丑書,意欲為自己作品辯解,結果可能是越描越黑,有的還把繪書拿下水,曰丑畫!

其實我把自己的畫貼在綱上時,就有人說我的畫作丑,不仅丑,而且是〝暴丑〞,這個程度很嚴重,但我相對有定力些,那是網絡生态之尋常,諸人綱上議論,有時反面頂儞,有時渲泻自已,并不在作品本身。至少我没有氣急敗壞,把老祖宗的美畫抹黑成丑畫。

然後我轉到下一个論題,或者是回答下一个問題,什麽是丑書?如果要說簡單點,所謂丑書是美書的反面,美書的反動,無单純,髙貴,静穆,偉大的感覺,觀之不美若丑怪,没有神采,天人皆不愛惜,無法傳之後昆者,這樣說朙其實也就够了,至少它們不是在和諧,五合,天人合一的状态或條件下產生的。

美书就象西施,丑书就象东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