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星”高照守護國泰民安

“吉星”高照守護國泰民安

  3月9日,長征三號乙遙六十九火箭將第54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圓滿實現北斗導航工程的新年“開門紅”,用成功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為中國加油。

  不懼挑戰,勇往直前,這就是“北斗”與“金牌火箭”,這就是中國航天。北斗三號試驗隊與長三甲系列火箭研製團隊用成功證明,他們就是那穿越陰霾最耀眼的星與箭。

  “吉星”落戶高軌天疆

  此次發射的第54顆北斗導航衛星,是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第二顆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被試驗隊員們親切地稱為“吉星”。吉星落戶高軌天疆,意味著我國距離北斗全球組網“大棋局”的部署完成僅有一步之遙。

  在北斗三號衛星系統中,吉星功能最多、體型最大、壽命最長,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吉星的精密單點定位功能可為汽車自動駕駛、船舶精準停泊等提供貼心服務;吉星的星基增強功能可為民航用戶提供飛機起降的精確護航服務;在短報文通信功能上,吉星的通信能力提升10倍,單次可發送1000多箇中文字符,還可發送圖片等信息。

  “本次成功發射的吉星,還將與2018年11月1日發射升空的北斗三號首顆吉星,攜手驗證北斗系統新體制有源定位功能,拉開無線電測定功能全面升級的序章。”北斗三號衛星總體主任設計師潘宇倩介紹。

  此外,在通信、電力、金融、測繪交通、漁業、農業、林業等領域,吉星也將始終“高照”,守護國泰民安。

  面對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驗,航天五院做了周密的策劃與部署,絲毫沒有放緩全球組網衝刺的步伐。

  2020年2月1日,吉星試驗隊如期出征西昌發射場。由於個別崗位人員春節回鄉探親,回京後需居家觀察,航天五院迅速調配、補充符合條件的替崗人員。剛一抵達發射場,青年突擊隊立即行動,梳理併發放防疫用品,很快建立起防疫的第一道防線。隨後,試驗隊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成立,明確責任、傳達上級精神、部署防疫工作……由於這支試驗隊的成員大多為“老北斗人”,彼此熟悉而默契,因此不論是測試、開會還是防疫,隊員們都能迅速融入非常時期的基地生活。

  面對緊張的任務計劃,試驗隊本著保質、保量、最簡的原則進行統籌,主線和輔線工作均根據疫情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動態管理。在人員同樣緊缺的北京,航天五院抽調了近十名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多位後方保障人員為前方的吉星遠程判讀數據,成為試驗隊可以依靠的“大後方”。

  用成功為抗擊疫情加油

  此次發射使用的是長征三號乙遙六十九火箭,系長三甲系列火箭第43次執行北斗導航衛星發射任務。

  長三甲系列火箭承擔了我國北斗工程的全部發射任務,從2007年發射首顆北斗導航衛星算起,13年間,長三甲系列火箭用39次圓滿成功,將54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因此,長三甲系列火箭也被稱為“北斗專列”。

  從2015年開始,由於北斗導航衛星組網、天地一體化系統交付數量增多,長三甲系列火箭發射進入高強密度發射期,連續5年成為我國發射次數最多的火箭。據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總指揮岑拯介紹,2019年,僅長三甲系列火箭全年就完成12次發射,數量佔長征系列火箭發射任務的近50%。

  “過去火箭的生產需要單件定製,根據任務的需求,每次任務研製一發火箭。按照北斗工程的發射要求,我們的生產能力不能滿足高密度任務的需求,因此,研製隊伍就提出組批生產這種滿足高密度發射任務的生產模式,就是通過模塊化、通用化、去任務化的方式來設計生產火箭。”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總設計師姜傑說。

  此次發射任務,正值全國上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發射任務,兩場戰役都要打好,成為發射隊進場前確定的目標。

  “在全國上下面臨困難和挑戰的時刻,航天人有責任用實際行動為全國人民加油,用成功為抗擊疫情助力。”作為火箭總指揮,同時也是一名湖北人,岑拯自然有著不一樣的情愫,“在西昌執行任務的這段時期,正是家鄉疫情比較嚴重的時期,我無時無刻不牽掛著。無論我們的崗位是什麼,越是在艱難的時刻,越要將力量凝聚成一股繩,勁兒往一處使,只有這樣才能奪取疫情防控和各項事業發展的最終勝利。”

  在西昌的20多天裡,發射隊員有條不紊地值守崗位、開展工作,沒有一絲擔憂和恐慌。“雖然有疫情的影響,但是超過100次的發射次數、完善的管理流程、成熟的技術積累和過硬的隊伍,讓我們對這次任務充滿了信心。”姜傑表示。

  在疫情特殊時期,此次發射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面對全年的發射任務,航天人仍然不敢有絲毫懈怠。

  2020年長三甲系列火箭預計執行10次左右發射任務,包括北斗工程、高分工程、風雲氣象衛星、國際商業發射等重大任務,依然會是中國航天最忙碌的火箭之一。“今年5月,我們將用長三乙火箭再發射一顆北斗導航衛星——這也是北斗全球組網的收官之戰。研製團隊將繼續在重大工程任務中錘鍊隊伍作風,以嚴慎細實的工作態度確保每一次發射都‘箭無虛發’。”岑拯表示。

  與此同時,航天五院的北斗人也正在全力研製北斗三號的收官之星,期待在祖國大地重展歡顏的時節,以全球組網的完美戰績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優異的答卷。

  (本報北京3月9日電 本報記者 張蕾 本報通訊員 王偉童 潘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