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70億的“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飯吃

身價70億的“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飯吃


身價70億的“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飯吃


最近她姐宅在家裡,每天都不知道該吃點什麼了,常常就應付應付就完了,有多少人和我一樣?


但在我所有能隨便應付的食物裡,有一個東西,是我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老乾媽。


決定在家宅到天荒地老之前的一次超市採購中,我推著購物車就直奔了調料區,抄了幾瓶老乾媽,頓時就放心了,這下可不愁了......

身價70億的“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飯吃

給大家看下她姐昨天做的懶人老乾媽炒飯,真的絕,雖然看起來賣相不怎麼樣,但是真的巨巨巨好吃,滿足味蕾滿足胃,最主要的是,很簡單!


想要教程的去後臺回覆“老乾媽”,她姐把絕招教給你們~


說跑偏了,今天是想給大家推薦一篇她姐在她理財APP裡收藏了很久的帖子,寫的就是老乾媽的故事,很打動人,同時還有一些以前沒聽說過的冷知識,值得一看。


在這老乾媽相伴的時光裡,大家讀一讀一篇文章,真的是很貼切~


這篇文章是財蜜@fly心情的讀書筆記,字數很多,但寫的很全面易懂,

看完這篇文章基本就相當於看完她讀的這本書了。


身價70億的“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飯吃


這篇文章是《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得飯吃》的讀書筆記。


打開這本書時,我腦海裡同時想起另外幾位女性: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錦江飯店創始人董竹君,還有今年在網上看到的一位腦癱媽媽獨自將孩子養育成才的故事。


在她們身上,除了能看到傳奇般的創業經歷,更讓人看到她們在面對人生坎坷時的那份堅強和勇敢,還有她們身上所具有的偉大的母愛精神。


她們吃的苦是我無法想象的。


這本書比較全面的介紹了老乾媽陶華碧的創業經歷,以及創業後的經營之道。


我將整本書分為以下六個部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位女創業家的傳奇人生。


身價70億的“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飯吃

年輕時的陶華碧


陶華碧,曾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從小砍柴、做飯、種地,是家裡的第八個女孩子。


在那個穿衣吃飯都困難的年代,溫飽都成問題,更別說讀書了。


在饑荒歲月裡,她挖野菜,嘗試植物根莖的各種吃法,她用僅有的一點口糧,做成各種美味的食品。


年紀尚小的她,為了提升味蕾的感受,採用了大山裡一種特殊的中藥材,又採用自家種植的辣椒,釀製成了一種天然風味的辣椒醬。


眾姐妹們吃了都讚不絕口,父母也對這最小的女兒刮目相看。


20歲時結婚,但沒過幾年好日子,愛人就病故,留下兩個兒子由她照料,她獨自一人支撐起這個失去另一半的家庭。


個性堅強的她,在街上擺過地攤,賣過菜,做過各種買賣。


她說:“只要能讓這一家人活下去,能吃得飽飯,交得起學費,讀得起書,她什麼苦都能吃,什麼罪都能忍。”


身價70億的“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飯吃

“老乾媽”名字的由來


之後她在一個學校附近開了一個小飯店,當她看到一個活蹦亂跳的孩子吃不飽要靠哥哥們接濟時,她決定以後免費管這孩子的溫飽。


書中說:後來每次歐陽梓剛來店裡吃飯,陶華碧都不再收他的錢,漸漸地,梓剛的心被感化了,有一天,當他吃完一碗冷麵後,忽然叫了陶華碧一聲“乾媽”。


由於歐陽梓剛在學校裡頗有人緣,他的朋友們,一幫一樣大的孩子見歐陽梓剛叫陶華碧“乾媽”,他們也就跟著叫起來。


其實,他們早就想叫陶華碧“乾媽”了,陶華碧的飯店就跟他們的家一樣,每次來了,陶華碧都會像母親一樣囑咐他們好好學。


同時,如果忘了帶錢,陶華碧就讓他們賒賬,忘了還錢陶華碧也不討要。


有時候,陶華碧看到他們的衣服破了,膝蓋露出來了,還會忙裡抽閒,給他們補上衣服上的洞。


陶華碧喜歡管閒事,心腸軟,看不得窮人的孩子捱餓,這些孩子在她身邊,就好像在母親身邊一樣。


正是在陶華碧的感召下,歐陽梓剛開始刻苦學習、發奮圖強。


他說:“我不能對不起我乾媽,等我有出息了,一定讓乾媽的飯店成為貴陽最大的飯店,而不是現在這種石棉瓦搭建的棚子。”


陶華碧小時候是從苦日子過來的,在她賣冷麵、水豆腐期間,每次看到討飯的人,她都會把冷麵、水豆腐送給他們一些。


由於她的樂善好施,“老乾媽”的名字傳誦出去,方圓幾百裡都知道。


很多貧困吃不上飯的孩子也來她的飯店填飽肚子,她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決定繼續免費讓這些家庭貧困的孩子吃飯,她想,吃不窮喝不窮,盤算不到就受窮。


她想,若要彌補虧空,只有繼續改造飯店的質量,才能吸引更多的顧客,於是就在“口味”上下功夫。


她雖然是個平凡的女人,卻有著大愛的心。


身價70億的“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飯吃

“老乾媽”的前身


事情的轉機發生得很偶然。


那天,正是星期天,學生們都回家了,客流量不大。陶華碧決定去別的飯店看看。


她走過了一家又一家的飯店門口,發覺他們的生意都不錯,尤其令她震驚的是,她看到那些飯店裡的調味佐料竟然是自己平日裡免費贈送的,是這些小老闆託人在她那悄悄拿回來的。


陶華碧心想:“我說飯店的辣椒油怎麼總不夠用呢,原來供著這麼多的飯店呀。”


這些小老闆看到陶華碧洞察了他們生意興隆的秘密,有點不好意思,就笑嘻嘻地建議說:


“你趁早開一家調味店得了,省得我們整天派人去你那拿辣椒油了,我們也不好意思啊!”


陶華碧陷入了沉思……


1994年11月,“實惠飯店”改名為“貴陽南明陶氏風味食品店”,辣椒醬系列產品成為她的主打產品。


因為不再賣涼粉和冷麵,陶華碧每次看到以前救濟過的窮孩子們吃不上飯了,她都會難過到流眼淚。


有時候她會把他們叫到她的店裡,給他們一個饅頭或一塊餅,讓他們蘸著辣椒油吃。


這些孩子們不會想到,這是陶華碧一天的伙食。


陶華碧沒有為自己的產品做過營銷,大字不識的她,更不懂花錢打廣告。


從她擺攤設點開始,她就靠著“實惠”二字為自己贏得了口碑,到了她的調味品店開業,她也靠著“實惠”二字使得生意大好。


陶華碧調味品店裡面賣的辣椒油、辣椒醬系列,都是她自己親手製作的。


她不懂什麼添加劑、防腐劑這些新名詞。


她就知道不能害人;


她就知道把辣椒佐料做好吃了;


她就想讓漂流在外的遊子每次吃上她的辣醬,舌尖上的美味都能驅走寂寞;


她就想讓人吃一口就能泛起濃濃的鄉味。


身價70億的“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飯吃

“老乾媽”的壯大


1996年7月的一天,是陶華碧自己辦廠的開始。


她借用了南明區雲關村村委會的兩座房子,僱傭了40個工人。


陶華碧的第一家工廠開張了,名字就叫“老乾媽辣椒醬”。


從此後,陶華碧的辣椒製品,就如同星星之火,短短時間內就密佈了全國各地,直至走出了國門。


從40個人的工廠到如今5000個人的大廠;從斤裝瓶子到如今千噸的大油罐;


從只有兩口鍋到全國私營企業納稅排行第五;從經營小賣部到日銷售200萬瓶;


從一窮二白到一年銷售收入37.2億;一瓶在國內不足10元的辣醬竟然登上了美國奢侈品銷售網站的國際品牌。


“老乾媽”的營銷,是不需要課本的營銷。最初是口碑好,口口相傳;後來就是走街串巷,上門推銷。


身價70億的“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飯吃

“老乾媽”為什麼會如此輝煌


為什麼選擇辣?


辣本來在某些地區並不受歡迎,可是陶華碧認為,單純的“辣”有時候是讓人味蕾受到刺激,感覺不爽。


可是如果“辣”和“油”應用在一起,就完全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把直衝嗓子眼兒的讓人流淚的辣,做出不一樣的感受。


因為辣用了油做輔料,當火燙燙的油滾在“辣”裡面時,那油就變得辣香辣香的。


但它已經消弭了辣的那種重重的刺激,變得可以接受。


滾燙的油澆滅了辣所帶來的重口感,油成了紅色的,好看又有營養。


辣也服軟了,變得入口綿軟,成了我們喜歡的那種感覺,忽然就變得好吃了。


陶華碧創立的“老乾媽”辣醬,品牌深入人心,可是它的成功並非做了多大費用的廣告,也並非花了多少錢做了營銷推廣,它的口味成就了它的品牌。


相反,有的廠家和企業,在做大產品的時候剛好相反。


他們以為先廣告轟炸,就能把牌子樹起來,他們違背了做品牌先做“品”後做“牌”的原則,而是先做“牌”後做“品”。


由於“老乾媽”越做越大, “老幹爹”“老幹娘” “老幹爸”“老幹爹”……各種各樣“老幹X”層出不斷,然而這些“老幹X”只是混亂了一時。


硝煙彌去之後,它們如同曇花一現,全軍覆滅。


儘管追隨者們各展其能,模仿“老乾媽”的生意模式,可是都沒有成功。


按說,陶華碧應該把心放在肚子裡了,可是商業的戰場向來是嚴峻的,“老幹X”覆滅後,另幾個調味品牌接踵而至。


它們看中了“老乾媽”調味品低門檻做出了大事業的前景,“吃飯香”“飯掃光”“飯遭殃”等品牌,依然延用辣椒做原料,主打辣醬產業。


“老乾媽”的模式看似門檻低,好模仿,實質上一個企業的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老乾媽”推出市場之時,正是中國人對辣味開始接受的時期,之前國人除了四川、貴州、湖南,喜食“辣”的人並不多。


隨著市場的開放,“辣”開始侵入北方和南方市場,並且讓不食辣的人開始改變了觀念,慢慢適應並且接受。


“地利”上的優勢是,貴州處於雲貴高原,有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徵,這使得辣椒得以廣泛的種植和食用。


“老乾媽”正是得益於當地辣椒產業有著成熟的產業鏈,對陶華碧利用此產業鏈發展辣椒產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至於“人和”,陶華碧作為農民企業家,平易近人,把員工當親人,她用愛心感化著自己的職工,職工對她也是忠心耿耿。


天時、地利、人和,“老乾媽”她都佔據了。


“老乾媽”的模式雖然成為了所有低門檻快消品的成功模式,可是一味的模仿複製,並不適合所有的產品。


還有就是價格的原因,“老乾媽”一直秉承真材實料和實惠的原則,哪怕是在原材料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他依然沒有漲價,連包裝和瓶子都還是當初的模樣。


她不想將成本用在吃不到的包裝上,她一心只想把辣椒醬做好,她的盈利靠的是量,薄利多銷。


所以當其他後來者想在市場上超過老乾媽就很難,因為如果你要賣的價錢比老乾媽高的話,名氣不高你賣不過她,如果你賣的價錢比她低的話,那你必定會虧本。


如今儘管已是世界富豪,但是她屋裡的陳設依然是舊時的古舊傢俱。


她覺得一個人活著,即使穿的吃的都隨著時代發生了改變,可是不能忘本,不能有了錢就奢華,人就應該本本分分,該花的錢一定得花,不該花的錢,就不能花。


陶華碧在開冷麵店的經歷中,她看到了自己做的辣醬有人喜愛,可是當時她並沒有把“辣醬”當成一種生意,她的心思主要還是在“實惠飯店”的經營上。


後來,她發現自己免費贈送的辣醬成了其他飯店顧客盈門的法寶,這才幡然醒悟,自己的強項在於制辣醬。


於是她經營了一家風味食品店,專門賣自己做的辣醬和辣椒油。


在經營食品店的過程中,她又一次發現了商機,因為她做的辣醬幾乎賣不過來,生意好得出奇。


最終,她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拿出了所有積蓄開辦工廠,招聘了40個工人,發展成今天擁有5000個工人的現代化企業。


這漫長的創業史,都是從最初免費贈送辣醬開始的。


陶華碧一向本著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事的原則,她不借貸、不融資,儘量做到零庫存。


她的這一堅守,即使在“老乾媽”銷量達到日均200萬瓶的時候依然如此。


陶華碧具有的商機智慧並不複雜,就是一瓶辣醬。


那時她的產品還沒今天這樣品種多多,當時只是以風味豆豉和油辣椒為主。


在貴州當地,由於氣候的原因,幾乎家家都種辣椒,家家戶戶都有吃辣椒的習俗。


身價70億的“老乾媽”陶華碧:我不堅強,就沒飯吃

“老乾媽”經營管理之道


一瓶辣醬不起眼,可是它卻支撐著陶華碧從鄉鎮走向了北京人民大會堂,走向了世界級別的財富榜。


而關於“老乾媽”的管理團隊,更是給人留下了謎團。


她為人低調,她和她的團隊從不接受媒體採訪。


她是如何能夠領導一個5000人的大公司?


她領導的管理團隊上下一條心,從來沒有出過內訌醜聞,媒體上也沒有任何不利於“老乾媽”的負面報道。


與其說陶華碧在領導一個企業,不如說她在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影響著“老乾媽”。


而外界對“老乾媽”的評價也都是:低調、忠誠、勤勉。


沒有一個強者最初就能成為強者的。


她也有過脆弱、流淚的時候,當她走投無路的時候,正是憑著勤勉苦幹的作風贏得了市場。


如果當初因為沒有廠家供應瓶子,換了其他人可能就會覺得這個辣醬是不可能出廠的,可是陶華碧作為公司的老闆,沒有端任何架子,她挎著籃子去第二玻璃廠撿瓶子。


任何產品的暢銷,企業的興盛,其背後最主要的原因是搞定人。


搞定人,才能搞定一個企業,而搞定人的關鍵是有一個好的企業文化。


如果一個企業擁有低調的作風,擁有勤勉的員工,擁有忠誠的管理人才,那麼它的興盛指日可待。


一個企業在開業之初,一定要事先盤算好需要規避哪些事件發生,做到防患於未然,而不要等到事件發生了再去做出規避,那時候恐怕為時已晚


她管理方式比較簡單,除了有賞罰分明的獎勵制度,對員工體恤關懷,就跟一個母親一樣,她能叫得出全廠幾乎所有人的姓名。


小到門口保安、流水線工人,大到各個管理層的經理、大經銷商,她都能一眼就叫得上對方的姓名。


作為一個管理者,尤其是一個企業的掌門人,必須要保證不能離職工太遠,要經常下下基層。


聽聽最底層哪怕是一個做飯師傅、保潔員的意見,能夠接地氣地瞭解自己企業的真實面目,從而杜絕虛假信息的瀰漫。


馬雲曾說,員工離職的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


第一是工資少了,錢和工作沒有成正比,即工資沒到位;第二就是心委屈了。這些原因歸根結底就是一條:幹得不爽。


怎樣讓年輕的員工團聚起來,怎樣讓他們增加了解,在工作中增加友誼,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有時候這些年輕的工人們會因為一件不值得的小事就會大打出手,經常一起吃吃飯,團聚團聚聊聊天,是企業文化必須考慮的問題。


一個企業有了“家”的概念,就沒有人想離開。


據有關專家分析,有85%的員工辭職是因為處理不好人際關係。


一個企業的人際關係如果得不到好的改善,會造成大量人員相續離開。


在艱苦的環境裡,培養員工的樂觀主義精神,是每一個決策者都應該注意的。


如果領導者經常對一個本身能力有點差,意志力薄弱的員工進行積極的暗示“你一定會行的”“你會有辦法的”“我相信你一定會辦好”……


這樣下屬就會朝你期待的方向發展,人才也就在積極的感情激勵中誕生。


一個“不行”的員工,改變了自身的侷限,變成了“行”,能使員工做出如此改變的,就是一個好的領導者。


心理專家說過,人類有70%的潛能是沉睡的,一個領導者,如果處處給員工臉色看,會給員工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


如果領導人經常批評自己的下屬,下屬會覺得精神沮喪,變得退縮、冷淡、洩氣、萎靡不振等。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領導者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心理暗示,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暗示”在本質上,是指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


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接受自己尊敬、喜歡、信任、欽佩的人的暗示和影響。


(教育孩子其實也是一樣,父母應該適時的多誇誇孩子、鼓勵孩子。這樣一想,我似乎好長時間沒有誇我家的孩子了,慚愧~~)


陶華碧認為:富有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能剩多少錢,即你手裡有多少錢。


陶華碧從不讓自己陷入借貸的境遇,就是因為有一種危機意識。


當90年代“三角債”盛行的情形下,陶華碧卻一直堅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原則。


以至於有些人說她有小農思想,但另外一群人卻覺得她很爽快,正因為她這種做事原則,讓辣椒農們每次都能結現錢,員工工資也都能照常發。


聰明的商人從不把自己逼到絕境,今天還觥籌交錯,明天就可能被銀行追債,那種日子陶華碧寧願不要,她遊刃有餘地在商海里跋涉,走得輕鬆,走得沒有重負。


她要做富翁,而不是負翁,她的定力和商業智慧,讓其他商人不得不佩服。


她的所有智慧不外乎她有一個聰明的大腦,她有極強的計算能力。


雖然她沒有上過學,但是她能夠在極快的時間內把生意算得清清楚楚。


“老乾媽”手下的員工都不得不佩服地對記者說,老闆陶華碧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驚人,財務報表之類的東西她完全不懂,她的企業只有簡單的賬目,由財務人員念給她聽。


她聽上一兩遍就能記住,然後自己心算財務進出的總賬,立刻就能知道數字是不是有問題。


(這一點像極了紅樓夢裡的王熙鳳,她也大字不識一個,但卻能把繁雜的賬目記得一清二楚)


不得不說,在生意場上,極強的計算能力和記憶力是一個優秀的商人必備的條件。


她精明幹練,不識字不代表她沒有計算能力;沒有文化,不代表她不懂得做生意。


早年她家境貧窮沒有條件讀書,貧窮的生活給了她吃苦耐勞的能力。


在愛人離去後她做過多種生意,做生意需要算賬,不論是賣菜還是經營飯館。


所以,陶華碧必須要用最快的速度心算出來賬目,不僅要算得準,還要快。


這種能力是她在多年從事的生意中培養起來的。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首先的一條就是不能當一個懶人。


他必須嚴格要求自己。陶華碧吃住在工廠,當天的事情必須當天解決,陶華碧說:“我不能欠別人的錢,別人也不能欠我的錢,這樣我睡不著,心裡不踏實。”


她依靠口碑營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跨界投資路徑,一步一步將企業做大做強。


不借款、不融資、不上市,這“三不政策”是陶華碧的主心骨,不管別人說得多麼天花亂墜,或者給她講科學道理經濟理論,希望她改變思維,陶華碧依然相信自己的直覺。


她的直覺告訴她,借貸的目的是把攤子鋪大,擴充辣椒基地。


她不願意借錢搞這些,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等到自己有了資金再去搞大的,沒錢借款,一旦生意不順利,賠了錢,借的錢要還利息,到時候會手忙腳亂,拆東牆補西牆,生意還怎麼做下去!


無獨有偶,華為也是世界500強中唯一沒有上市的企業。


陶華碧和華為總裁任正非同是貴州人,都出生於40年代,多年以後的他們雖然都功成名就,但在生活上卻依舊很節儉。


我想可能是因為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們,因為經歷過貧窮,所以後來即使富裕了,但仍然保持勤儉節約、不浪費的習慣。


光這一點,就值得現在很多年輕人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