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差點不能投降,二貨青年掀起終戰前最後的腥風血雨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裕仁正式通過他的“鶴音”向日本全國廣播,表示願意接受波茨坦公約,接受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密蘇里號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正式在投降書上簽字。至此,日本宣告徹底戰敗。

很多朋友或許不知道,就在日本投降前,曾發生過一個小插曲,這個小插曲如同平靜湖面上泛起的漣漪,稍一不慎就可變成漩渦,也可以說這個小插曲險些改寫二戰歷史。

日本二戰差點不能投降,二貨青年掀起終戰前最後的腥風血雨

密蘇里號上以重光葵為首的日本代表團


Part1、投降還是死亡?

投降前夜,一群熱衷於軍國主義的青年軍官不甘他們心目中的“大日本帝國”就此戰敗,於是緊急制定方案,策劃出一場陰謀政變,希望以此挽回最後的結局。

早在1945年8月9日舉行的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中,日本高層已經達成共識,包括昭和天皇在內的大部分人都認為日本如果還想有未來的話,就只能承認戰敗,選擇投降。首相、外務省大臣、海軍大臣,均認為如果可以維持天皇的地位,那麼就可以選擇無條件投降。但陸軍大臣與參謀總長等卻不贊成這種提議,他們認為應該與美國人斡旋,爭取最大利益,體體面面的投降,而不是選擇無條件投降。雙方爭論激烈,致使局面僵持不下。

日本二戰差點不能投降,二貨青年掀起終戰前最後的腥風血雨

昭和天皇裕仁


8月10日,首相鈴木貫太郎再次攜眾大臣面見天皇,在經過又一次激烈爭論後,雙方請日本最高權力擁有者昭和天皇裁定結果。裕仁的意思很明確,他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他認為如何再耗下去,日本的未來將不復存在。他命首相擬定投降方案,並將自己願意投降的消息通知盟軍。

天皇選擇投降的消息迅速不脛而走,軍部之中以陸軍少校畑中健二、井田正孝、竹下正彥為首的青年軍官氣得發瘋,他們不能相信這一切是真的,而是堅信天皇是被大臣們脅迫才做出這樣丟人且愚蠢的決定!

他們來到陸軍大臣阿南惟幾的府邸,要求阿南辭職,帶他們轟轟烈烈大幹一番。結果遭到阿南反對,他訓斥這群年輕人,要他們不許造次,服從上級的一切安排。

阿南惟幾曾是畑中健二最尊敬和最崇拜的人,這一刻,他認定阿南惟幾已經變質,既如此,那就只好撕破臉。

日本二戰差點不能投降,二貨青年掀起終戰前最後的腥風血雨

陸軍大臣阿南惟幾


Part2、捍衛國體,不許妥協!

在得不到任何上級支持的情況下,畑中健二籠絡一批下級軍官,他們暗中策劃發動政變,打出的口號是“捍衛國體,不許妥協”。而這一次政變竟得到了阿南惟幾的默許,阿南惟幾知道他們的秘密勾當後,以至於有些思想傾斜,他認為這些下級軍官做的事情也許有些道理。但他最後還是選擇以大局為重,在一份“堅決執行天皇指令”的協議上,簽下自己名字。這份協議要求主要官員全部簽名,先前反對無條件投降的官員全部簽了名。至此,高級官員再無一人反對天皇投降。

日本二戰差點不能投降,二貨青年掀起終戰前最後的腥風血雨

日本戰時少年


這一來,致使畑中健二等人的幻想全部破滅,有些參與政變的下級軍官開始動搖,然而畑中健二、井田正孝、竹下正彥等人卻固執己見,誓要拼個魚死網破。於是他們效法當年日本“皇道派”,以“下克上”的決心,欲要再來一次“二二六兵變”。

說幹就幹,欲要成功,第一步首先要解決那些禁衛軍,這樣才能衝進皇宮,直接面見天皇陛下。為此,他們不惜殺死了近衛師團團長森赳,而後偽造一份名為“近作命甲第五八四號”假師團軍令,上面寫道:“保護天皇、捍衛國體、切斷皇宮對外所有道路及通訊。”沒想到這份假軍令,竟然成功騙過了禁衛軍。

日本二戰差點不能投降,二貨青年掀起終戰前最後的腥風血雨

攻入皇宮的叛軍


Part3、大勢所趨,垂死掙扎亦於事無補。

8月15日凌晨,畑中健二騎自行車聯絡好同盟之後,正式發動政變,他們衝入皇宮,先將皇宮出入口管制,而後剪斷電話線,封鎖交通要道,衝入廣播局翻找天皇的投降錄音。在廣播局沒有找到,就在皇宮中亂翻,但找了幾個小時,始終沒有找到。

叛軍佔領皇宮的消息在兩個小時後才被其他軍部知道。東部軍司令官田中靜壹立即派兵前往皇宮鎮壓,雙方展開火併。隨後又有幾支部隊趕到,協助東部軍鎮壓叛軍。時至凌晨5點10分,叛軍被徹底鎮壓。但東部軍並沒有殺掉他們,也沒有逮捕他們,而是將其繳械後全部趕走。

日本二戰差點不能投降,二貨青年掀起終戰前最後的腥風血雨

影視劇中的畑中健二


畑中健二並沒有離開,他再一次偷偷潛入廣播局,要求停止播音,但沒有成功。被衛兵帶離皇宮後,畑中健二騎自行車找到幾個青年軍官,要求他們與自己策劃一個綁架麥克阿瑟的計劃,結果這些軍官見大勢已去,紛紛表示拒絕。

心灰意冷的畑中健二與最後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決定以死來感動天皇,他們以飲彈或切腹的方式在皇宮外的草地上自盡(注:陸軍大臣阿南惟幾最終也以切腹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生命)。然而天皇並沒有被他們所感化,也沒人因為他們的舉動而讚美和紀念。

在戰後拍攝的多部有關這個事件(名為宮城事件)的作品中,畑中健二多以反面角色出現,甚至於有些被醜化。直到2015年的作品《日本最長的一天》中,畑中健二的形象才變得“高大上”一些。說到底,畑中健二真的很“二”。

日本二戰差點不能投降,二貨青年掀起終戰前最後的腥風血雨

影視劇中的畑中健二


這場政變在短短几個小時內便被制止,並沒有興起波瀾。日本歷史學家認為,這也許是天意,如果這場政變再持續幾個小時的話,或許歷史真的要改寫。但那樣只會讓陷入泥潭的日軍越陷越深,若堅持不投降,勢必造成更大傷亡,而二戰還不知打到何年何月,日本最終的希望也將破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