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我們邀請了一位編劇來跟我們聊聊戲劇裡的愛情。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溫方伊

  • 戲劇研究者
  • 話劇《蔣公的面子》、《繁花》編劇

大家好,我是溫方伊,是一名編劇,也是一名戲劇研究者。

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為什麼中國古典戲曲愛情裡那麼多‘先睡為敬’?”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溫方伊在造就演講

這個扎眼的題目,看上去很標題黨,而且長得像日本輕小說的書名。但是之所以起這個題目,是因為我相信有很多人可能會跟我有類似的經歷,就是我們自小接受的教育中,會看到許多名著書目推薦。


無論是教材或這些書籍裡推薦名著的時候,都會用一兩句高大上的話來包裝這部名著,比如說當他們在推薦古典愛情題材的作品的時候,我們總會看到一句類似的話:


“男女主人公衝破了封建枷鎖,追求愛情和自由。”


似乎所有的中國古典愛情作品,都可以用這句話來概括。但實際上,當我們真正去看那些作品的文本的時候,我們卻經常會發現,這好像跟我們想象的不一樣,甚至會有非常巨大的落差。


我想看純純的少年愛情,結果翻開來卻看到了“先睡為敬”。於是有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在那些網絡平臺上會有一些憤怒的讀者留下他們的感想,大家如果打開豆瓣,在王實甫《西廂記》的條目之下,就會有一篇高讚的短評,它裡面就寫到:“什麼歌頌愛情?狗屁!”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豆瓣上對王實甫《西廂記》的短評

很明顯大家會感覺到,這位網友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於是,在我們有這種幻滅的感覺的時候,我們就容易把一部名著貶得一文不值,或者把裡面的某個人物貶得一文不值。


這就告訴我一件事情:一方面,一部名著經過歷史的長河,它必然有著它那個時代的特點,它不一定符合當下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是名著之所以為名著,它的複雜性也並不是一兩句高大上的話所能概括的。


我們先撇開“先睡為敬”這個詞,來看一下最早的古典愛情文本。這是《張協狀元》,它的劇本是現存已知的最早的中國戲文劇本之一。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張協狀元》

這個故事與其說是一個愛情故事,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個倫理故事。


它講的是書生張協在趕考的途中落難,被一個貧苦的少女王貧女救助,然後兩個人結為連理。張協仍然要繼續去趕考,於是王貧女賣掉了自己的頭髮,為他積攢路費。當然,張協就考上了狀元。


在這些作品中,男人總是會考上狀元的,於是他就拋棄了王貧女,並且在王貧女去找他的時候,他拿劍要殺死王貧女。

最後張協娶了一位高官的女兒,但是在洞房花燭夜時,他驚訝地發現這位高官的女兒竟然就是他當初想要殺掉的王貧女。


故事進行到這裡,一些經常看戲曲的觀眾可能就會覺得,這個故事好熟悉。在今天舞臺上的很多故事,其實都有類似的橋段,比如說《金玉奴》、《情探》。


但是這個故事的特殊性在於它的結尾,王貧女把張協痛罵一頓之後,王貧女的親朋好友圍在身邊,對他們說:


“來,喝三杯酒,過去的事就過去,你們重新做一對好夫妻。”


王貧女能怎麼辦?當然是選擇原諒他,那怨語如今盡撇在東流水。那今天的觀眾就會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結尾?

張協這個男人不僅忘恩負義、殺人未遂,而且全篇下來,他沒有任何懺悔的表示,但他沒有為此付出任何的代價,這即使是在古代的價值觀裡也是不正常的。


提到這我就要講到,中國古代戲曲裡,有一個非常特殊的題材——負心戲


負心戲單指的是書生負心,女人出軌是不叫負心戲的。它講的都是那些書生通過科舉或者其他的途徑,進入上層社會之後,拋棄了他之前的妻子或者是女朋友。


這個題材曾經非常盛行,盛行到文人階層都感到很不安。因為這個題材非常破壞精英階層的形象,而且官府也有的時候會下令禁止某些負心戲的演出。


當越來越多的文人開始進入戲曲創作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有非常多的負心戲都經過文人的筆改造,成了以大團圓為結局的才子佳人戲。

而才子佳人,就都是正面的形象了。比如說《王魁負桂英》,這就是過去非常有名的一個負心戲,它在元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王魁不負心》、《桂英誣王魁》等劇本,然後到了明代,它又被改編成了以大團圓為結局的《焚香記》。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王魁負桂英》文本被後世改編成多個版本

那就很奇怪了,既然這些書生都是一些負心的形象,他怎麼又會是正面形象出現,而且還能大團圓?當然是因為這些編劇通過他們的一些技巧,讓這些男人被洗白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湯顯祖的《紫釵記》,它改編自唐代著名的短篇小說《霍小玉傳》,《霍小玉傳》實際上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書生負心故事,妓女霍小玉和才子李益海誓山盟,但是李益為了另娶豪門千金,他就斷絕了跟霍小玉的全部來往,玩失蹤。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從《霍小玉傳》到《紫釵記》的變化

然後霍小玉就一病不起,在臨死之前,她終於重新見到了李益,她跟李益說:“我死之後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


所以在霍小玉去世之後,李益娶了三任妻子,但是婚姻生活都很不幸福。在這篇短篇小說裡面,我們看到霍小玉雖然在生前是一個非常無助的形象,

但是她臨死之前的詛咒使得這個女性形象一下子變得果斷決絕了起來,使這個形象有了跨越千年的光輝。


到了明代的時候,湯顯祖就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了《李十郎紫簫記》。這是湯顯祖的一個早期的文本,他那個時候創作還不成熟,而且這個劇本並沒有完成。但是在這個劇本之中,李益,也就是李十郎,就是以一個正面形象,以一個痴情的形象出現了。


後來湯顯祖又把文本改編成了《紫釵記》,這就是我們今天在崑曲舞臺上經常能夠看到的文本。這個文本的故事比較貼近於《霍小玉傳》,但有比較重大的改變,它添加了盧太尉這麼一個人物。


盧太尉想要逼迫李益做自己的女婿,於是他一方面欺騙霍小玉說李益已經入贅盧家,然後另一方面,他又欺騙李益說霍小玉已經改嫁。於是男女主人公就產生了誤會,當然在最後盧太尉的陰謀破產,誤會解除,霍小玉和李益終成眷屬。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溫方伊在造就演講

實際上非常多的負心戲改造成才子佳人戲,都是這麼一個過程,編劇會添加一個小人從中作梗,使男女主產生誤會,這樣這個男性就完全地無辜了。


但是我們看到,這些劇本之中體現的是這些文人他們對於一個理想男性、理想女性,包括理想愛情的一種訴求。


比如說在《紫釵記》裡面,霍小玉就不會再有“我死之後必為厲鬼這樣的詛咒”,她成了一個對男性幾乎百依百順、溫柔賢淑的形象,李益也成了一個痴情的男性。


既然這些文人已經把這些形象改造成了他們理想中的形象,是不是後來經過他們改造的這些男性角色,就能被今天的觀眾所接受呢?


也並不是,我之前提到了有一個網友對於《西廂記》特別氣憤。《西廂記》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它也改編自一個始亂終棄的故事,就是唐傳奇《鶯鶯傳》。


但是到後來,董解元的《西廂記》時候它就已經成了一個大團圓結局,我們今天所提到的名著的《西廂記》,實際上指的是發展到王實甫《西廂記》的時候。


我們看文本,有一些網友,他們在網上寫評論的時候就會表達出:張生這個形象,好像有些猥瑣?

為什麼今天這些讀者會覺得張生這個形象猥瑣呢?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西廂記》繪畫及劇照

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個是在王實甫《西廂記》裡,張生有非常多非常多對於崔鶯鶯相貌的描述,這種細緻入微的描述,已經細緻到讓很多女性感覺不是很舒服;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崔鶯鶯的家教很嚴,在張生與崔鶯鶯幾乎是唯一一次真正的約會之前,他們是很少有面對面的交流的,終於崔鶯鶯獨自站在了張生的房間裡的時候,大家會覺得兩個人會幹什麼?


在那一整折戲裡,張生的唱段幾乎全都圍繞著他們的性關係的過程,以及張生對於性關係的感想。


這個也會讓今天的很多讀者和觀眾覺得:你那是喜歡她嗎?你是饞她的身子!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電視劇《朱元璋》中臺詞

尤其是這種描寫,還完全是男性視角的,這就很有意思了。但無論如何,張生對崔鶯鶯的這種所謂“先睡為敬”,還是基於兩個人已經兩情相悅、並且有一定的瞭解之上。


但是當我們看比較多的古典戲曲文本的時候,會發現有一些正面形象的書生,甚至會對一些素昧平生甚至不知來歷的女性也“先睡為敬”。比如說《紅梨記》,還有湯顯祖另一部著名作品《牡丹亭》。


我並不是對湯顯祖有什麼偏見,而是作為一位偉大的劇作家,他的作品非常有代表性。


杜麗娘在《牡丹亭》裡面做了一個春夢,夢見了一個書生,她因此相思成疾、一命嗚呼。死後她的鬼魂,找到了夢中的書生柳夢梅,在柳夢梅的幫助下,她還陽,兩個人終成眷屬,並且最後得到了皇帝的賜婚和家長的認可。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崑曲《牡丹亭》劇照

在這個故事裡,湯顯祖是將杜麗娘重點打造的。他在序言裡面也講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在湯顯祖看來,杜麗娘是

情之至也。但是畢竟是一個男性編劇的作品他肯定是把自身投射到了柳夢梅身上,那柳夢梅是不是情之至呢?這個春夢並不是杜麗娘一個人做的,柳夢梅也做了。


杜麗娘為了這個夢相思而死,柳夢梅做了什麼?他改了自己的名字,柳夢梅原來並不叫柳夢梅,他姓柳,但是有一天他夢見梅邊柳邊有一個美女,於是他就改名叫柳夢梅,除此之外他的生活軌跡沒有任何的變化。


直到他上京趕考,在趕考途中,陰差陽錯地他住到了以前杜麗娘的家裡。這個時候杜麗娘已經去世了,他在後花園撿到了杜麗娘生前的自畫像,非常喜歡、日夜把玩,不停的對著畫像裡的美人喊著:“我的美人,我的姐姐!”


後來半夜,杜麗娘的鬼魂敲柳夢梅的門,柳夢梅一開門很驚訝:“呀!何處一嬌娃,豔非常使人驚詫。”杜麗娘的鬼魂就自薦枕蓆,柳夢梅就欣然接受了。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崑曲《牡丹亭》劇照

這裡我們就要提到,柳夢梅到底知不知道,夢中人、畫中人和眼前人,實際上是同一個人?


在湯顯祖的文本中,他沒有任何的明確的表示,就是柳夢梅知不知道畫中人就是夢中人,這是沒有明確表示的。


但是我們知道柳夢梅在看見杜麗娘的鬼魂之後,他肯定不知道,這就是畫中人和夢中人。因為劇本後面提到了,他並不知道杜麗娘就是畫中人。


我們就覺得,跟杜麗娘比,柳夢梅就很渣呀!好像是一個美女,他就可以接受,而且好像還患有臉盲症一樣,因為杜麗娘的鬼魂到他的房間裡來的時候,那幅畫像就掛在牆上。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溫方伊在造就演講

為什麼會這麼寫?大家覺得既然這是一個愛情故事,湯顯祖應該把柳夢梅塑造得更專情一點。這當然是因為——湯顯祖覺得沒-有-必-要


因為一方面柳夢梅這個形象,他在劇中除了談戀愛這一個任務之外,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考科舉,他要成為國家的紫金柱、架海梁。


他跟杜麗娘不同,杜麗娘作為一個女性,她在當時的唯一的價值就是——嫁入一個門當戶對的家庭,然後為家庭付出一切。


當然另一方面是因為在那個年代的道德觀念裡,男性沒有任何義務對一名女性專情。


到了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為什麼中國古代戲文裡,有那麼多的“先睡為敬”,這並不是所謂的惡趣味,因為即使在這些比較嚴肅的文人作品裡面,也有大量這樣的情節。


那是因為在那個時代,男性就算睡一個不知來歷的女人,他也幾乎不用付出任何的代價,甚至這也不會影響他的形象,反而是風流才子的某種見證。


但是女性不同,女性一旦衝破了封建禮教的這種制約,獲得了自由,但是同時她也失去了禮教對她的全部的保護。


就像崔鶯鶯,她選擇站在張生的房間裡的時候,她就已經放棄了一切,她的唯一的依靠,就是張生對她婚姻的承諾。


我們知道,在這些作品裡面,其實這些女性形象,都是男性理想的投射,因為他們都覺得女性就應該為了美滿婚姻唯一的目標付出一切,然後是始終的忠貞不渝。


但同時他們在塑造這些形象的時候,可能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在這些作品中女性的形象就此獲得了跨越時代的光輝。


為什麼?


因為在文藝作品裡,觀眾或讀者通常比較喜歡的角色,不是那些道德沒有汙點或者說是特別完美的角色,而是那些行動力特別強大的角色。


這些女性,她們冒著更大的風險、甚至是超越生死的這種風險,如此有行動力地去追求愛情和婚姻,而這些男性卻只在他們的安全區安全地待著。因此在這些女性的襯托之下,這些男性角色顯得黯淡無光,雖然他們才華橫溢,他們能中狀元,但是抱歉,在愛情面前,他們就是一個平庸的男人而已。


類比今天的一些大女主戲,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當今天以女性受眾為主的這些大女主戲中,會有大量那種為愛情奮不顧身的男性形象,他們可以為了一個美人捨棄江山。


而一些拙劣的大女主戲裡,女性只不過一方面享受著今天的自由,另一方面又享受著古代男權社會的福利,坐享其成。


很明顯這些戲的評分都不會很高,因為在一個歌頌愛情的作品裡面,大家還是更希望看到男女主角在愛情的天平上是平等的。


因此在今天,我們能夠看到舞臺上演的那些《西廂記》、《牡丹亭》,其實都或多或少地經過了現代人的改造,大多數都會讓柳夢梅清晰地表達出:我知道、我認出來了, 夢中人、畫中人和眼前人是同一個人。這樣的話,就會使柳夢梅的形象顯得更加的專一。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越劇《牡丹亭還魂記》

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越劇的《牡丹亭還魂記》裡,柳夢梅甚至都不是去趕考的,他來到杜麗娘以前的家,是因為他在做了那個夢之後,整整三年,他沒有幹任何事情,就是各處遊歷去尋找夢中的美人。


女性觀眾都要感動哭了。


在這樣的一個改編作品裡面,可以說它剔除掉了柳夢梅所有其他的社會屬性,他唯一的任務就是跟杜麗娘談戀愛。這使得他跟杜麗娘真正地達到了某種平等——因為兩個人好像生命的唯一任務就是談戀愛。


那既然講到這兒的話,我們就要講講,到底怎麼去看待這些古典的愛情作品?當然我們可以像豆瓣上的那位網友一樣,對這些作品嗤之以鼻,認為它就是一個過時的產物,這是讀者的自由。


古代文人寫“先睡為敬”、始亂終棄的愛情,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溫方伊在造就演講

但是真正作為我們這些研究者而言的話,我們更在意的是:


  • 它為什麼會成為名著?
  • 它為什麼會流傳到今天?


創作者在他當時的個時代,他到底突破了什麼桎梏、冒下怎樣的風險,去描繪他們那個時代的愛情故事?


可能也會有人問,既然這些作品它已經有些過時了,它的價值觀並不完全符合今天的價值觀為什麼我們還要費勁地去改編它、把它搬上舞臺?


當然是因為它們身上,還是有著很強大的光輝。這種光輝就是無論是《紅梨記》、《紫釵記》、《牡丹亭》還是《西廂記》,它們都會告訴我們一件事情:


愛情這個東西,它可以超越階級、超越物質、超越道德倫理,甚至超越生死


無論是在禁錮的時代,還是在放縱的時代,在男權時代,還是在平權時代,這種強烈而又美好的感情,都可以暫時使我們脫離出那些庸常的生活,使我們從這種庸常的生活中解放出來。


文字 | 李瑩;視頻 | Don

版面 | 田曉娜


造就 | 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 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觀看溫方伊談古典戲曲愛情的完整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