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簡史,與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越南戰爭是試圖在共產黨政府統治下統一越南國家的民族主義勢力與試圖阻止共產主義擴散的美國(在南越的幫助下)之間的長期鬥爭。

美國領導人捲入了一場被許多人視為無法取勝的戰爭,失去了美國公眾對戰爭的支持。自戰爭結束以來,越南戰爭已成為今後所有美國對外衝突中的基準。

越南戰爭的日期: 1959年-1975年4月30日

也被稱為:越南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衝突,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

胡志明歸國

在越南戰爭開始之前,越南已經發生了數十年的戰鬥。1940年日本入侵越南部分地區時,越南人在法國殖民統治下遭受了近六十年的苦難。1941年,越南有兩個外國大國佔領了越南,共產黨越南革命領袖胡志明花了30年時間才回到越南周遊世界。

胡志明回到越南後,他在越南北部的一個山洞中建立了總部,併成立了越南分社,其目的是消滅越南的法國和日本佔領者。

在越南北部獲得事業支持後,越明宣佈於1945年9月2日與一個名為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新政府建立獨立的越南。然而,法國人不願放棄其殖民地,因此輕鬆地反擊。

多年以來,胡志明一直試圖向美國求助,以支持他反對法國,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向美國提供有關日本的軍事情報。儘管有這種幫助,美國仍全力奉行其冷戰外交遏制政策,這意味著防止共產主義的蔓延。

美國的“ 多米諾骨牌理論 ” 加劇了人們對共產主義傳播的恐懼,該理論說,如果東南亞的一個國家淪為共產主義國家,那麼周邊國家也將很快淪陷。

為了防止越南成為共產主義國家,美國決定在1950年向法國提供軍事援助,以幫助法國擊敗胡志明及其支持者。


越戰簡史,與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越戰時期越南上空的美軍直升機


法國介入,美國介入

1954年,法國人在奠邊府慘敗後,決定撤出越南。

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許多國家開會確定法國人如何和平撤軍。會議上達成的協議(稱為《日內瓦協定》)規定停火,以和平撤退法國軍隊和越南沿著第十七平行線進行臨時分裂(這將該國分為北越共產主義國家和南非共產主義國家)越南)。

此外,定於1956年舉行一次全國民主選舉,使該國在一個政府的領導下團聚。美國擔心共產黨人會獲勝,因此拒絕同意選舉。

在美國的幫助下,南越僅在南越而不是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選舉。在消滅了大多數對手之後,吳定廷當選。然而,他的領導卻是如此可怕,以至於他於1963年在美國支持的政變中被殺害。

由於迪姆(Diem)在任期內疏遠了許多南越人,南越的共產黨同情者於1960年成立了民族解放陣線(NLF),也稱為越共,以對南越人進行遊擊戰。

越戰簡史,與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越南西北部Dien Bien Phu的法國士兵


首批美國陸軍派往越南

隨著越共與南越之間的戰鬥繼續,美國繼續向南越派遣更多顧問。

1964年8月2日至4日,北越在國際水域直接向兩艘美國船隻開火(被稱為“ 東京灣事件”)時,國會以《東京灣決議》作出回應。該決議賦予總統權力,以擴大美國在越南的介入。

總統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使用該權限於1965年3月命令第一批美國地面部隊前往越南。


越戰簡史,與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約翰遜總統宣佈對東京灣事件進行報復。

約翰遜的計劃

約翰遜總統讓美國介入越南的目標不是讓美國打贏這場戰爭,而是讓美軍加強南越的防禦,直到南越接任為止。

通過參加沒有目標的越南戰爭,當美國與北越和越共陷入僵局時,約翰遜為將來的公眾和部隊失望奠定了基礎。

從1965年到1969年,美國捲入了越南的有限度戰爭。儘管北部發生了空中轟炸,但約翰遜總統仍希望將戰鬥限於南越。通過限制戰鬥規模,美軍既不會對北方發動嚴重的地面攻擊以直接攻擊共產黨,也不會做出任何強有力的努力來破壞胡志明小徑(越南從越南穿過老撾和柬埔寨的補給路線) )。

叢林中的生活

美軍進行了一場叢林戰爭,主要是針對裝備精良的越共。越共會進行伏擊,建立誘殺裝置,並通過複雜的地下隧道網絡逃脫。對於美軍來說,即使只是找到他們的敵人也被證明是困難的。

由於越共躲藏在密密麻麻的灌木叢中,美軍將放下特工橙子或凝固汽油彈,炸彈會通過使葉子掉落或燒燬而清除區域。

在每個村莊,美軍很難確定哪個村民是敵人,因為即使婦女和兒童也可以建造誘殺裝置或幫助安置和餵養越共。美國士兵通常對越南的戰鬥條件感到沮喪。許多人士氣低落,服用過毒品。

突襲-春節攻勢

1968年1月30日,北越通過策劃與越共的聯合進攻,襲擊了約100個南越城鎮,使美軍和南越都感到驚訝。

儘管美軍和南越軍能夠擊退被稱為“ 春節攻勢”的進攻,但這次襲擊向美國人證明,敵人比他們想象的要強大和有組織。

春節攻勢是戰爭的轉折點,因為約翰遜總統現在面臨著不滿的美國公眾和他在越南的軍事領導人的壞消息,決定不再升級戰爭。

尼克松的“與和平和平”計劃

1969年,理查德·尼克松( Richard Nixon) 成為美國新總統,他有自己的計劃結束美國對越南的介入。

尼克松總統概述了一項名為“越南化”的計劃,該計劃是將美軍撤離越南,同時將戰鬥交還給南越的過程。美軍於1969年7月撤離。

為了更快地結束敵對行動,尼克松總統還將戰爭擴大到其他國家,例如老撾和柬埔寨,此舉引發了數千起抗議活動,尤其是在美國的大學校園內。

為了實現和平,1969年1月25日在巴黎開始了新的和平談判。

當美國從越南撤出大部分部隊時,北越 於1972年3月30日發動了另一次大規模進攻,稱為“ 復活節攻勢”(也稱為“春季攻勢”)。北越部隊越戰越過非軍事區第17平行併入侵越南南部。

其餘的美軍和南越軍進行了反擊。

越戰簡史,與我們知道的不一樣

越戰四派代表在巴黎開會,簽署和平協議。


巴黎和平協定

1973年1月27日,巴黎和談終於成功達成了停火協議。最後一支美軍於1973年3月29日離開越南,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將離開一個虛弱的南越,而南越無法承受北越的另一次主要共產主義襲擊。

越南統一

美國撤出其所有部隊後,戰鬥在越南繼續進行。

1975年初,北越再次向南推,推翻了南越政府。1975年4月30日,越南南方正式向北越共產黨投降。

1976年7月2日,越南重新統一為 共產主義國家,即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