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敬已出家,贾珍为何还坚持给其过寿?原因太丢人了

导语:《红楼梦》中有一个令人费解的情节:贾敬早已经脱离世俗出家修道了,为何还要年年过寿呢?

一个出家的人,是不愿意再沾染这些红尘礼法的。所以,他个人也很反对家里人给自己过生日,正如他自己说的:“无故受众人的磕头,倒不如印一万张阴骘文散发给众人”助他功德圆满、早日“得道成仙更实惠”一些。

红楼梦:贾敬已出家,贾珍为何还坚持给其过寿?原因太丢人了

但儿子贾珍却坚持要给他庆生做寿。哪怕贾敬不回来领受他们的孝心,众儿孙子侄也只能对着一张空椅子拜了又拜;这情景看上去有些惊悚诡异,然贾珍却很积极、很投入。

是贾珍孝心太重什么?倘若贾珍真是个孝子,就该像父亲那样“积德积善、不动淫邪之念”积攒阴骘,福荫子孙。而贾珍做的却都是一些令人不齿、大逆不道、辱没祖宗的事。比如扒灰,比如在父亲的葬礼上与尤氏二姐妹眉目传情,各种撩拨。

红楼梦:贾敬已出家,贾珍为何还坚持给其过寿?原因太丢人了

贾蓉甚至在祖父的葬礼期间就与尤氏跟前的小丫头银蝶行苟且之事,可谓大逆不道!贾珍因自身不正的缘故,对贾蓉的劣行也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变相姑息纵容。

既然并非出于真心行孝,那贾珍此举的意义是什么呢?沽名钓誉还是另有企图?真实原因说出来有点丢人。

红楼梦:贾敬已出家,贾珍为何还坚持给其过寿?原因太丢人了

1、穷奢极欲囊尽空,一掷千金假繁荣,

贾珍此举既非行孝道,也非沽名钓誉,而是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回收分子钱。”借着给父亲做寿这个由头大敛其财。

宁国府与荣国府一样,都是入不敷出、内囊已显了。贾蓉没有功名,便不能享受俸禄,家中也只有贾珍和他的夫人尤氏是领工资的。诺大个荣国府,养着上百口人,哪儿哪儿都是钱。

红楼梦:贾敬已出家,贾珍为何还坚持给其过寿?原因太丢人了

而贾珍父子穷奢极欲、一掷千金,并且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如后来秦可卿的葬礼,办得极尽奢华,甚至倾其所有;贾珍还特意交代凤姐:“只求大妹妹别成心为我省钱,一切以好看为要。”

宁国府的当家人不懂得开源节流,量财力而行。尤氏虽然管家,却也不敢过分盘问家中的资金流向,只能任由得这对骄奢淫逸的父子整日眠花宿柳、花大把的钱在外养老婆小的。

红楼梦:贾敬已出家,贾珍为何还坚持给其过寿?原因太丢人了

2、山穷水尽愁眉锁,另辟蹊径财路通

不仅如此,每逢年过节,贾珍还要给各个王爷们送礼,给朝中的一些朋党盟友们送礼联谊。还要给宫里头送礼,这又是一大笔不菲的开销。

宁国府里,却一直缺少回收分子钱的由头,除了贾蓉娶亲时回收了一些财物,大多时候是出去的多,回来的少。

不像荣国府那样,贾母年年都过寿,也就可趁机把送出去的分子钱都收纳回笼了。所以,宁国府必须也要找个由头让资金“周转回来”。

红楼梦:贾敬已出家,贾珍为何还坚持给其过寿?原因太丢人了

要不然,这日子真的要青黄不接、难以为继,像这样年年入不敷出,如果再不找些由头开辟“财路”,那就真的“假荣”不下去了。

所以,给自己的父亲过生日就是一个很好的“生财之道”,既博取了孝名,还落得了“实惠”。且看看原文里,贾敬生日时,宁国府都有哪些“财源来路”。

红楼梦:贾敬已出家,贾珍为何还坚持给其过寿?原因太丢人了

原文写着,贾蓉进来向尤氏说道:“老爷们并众叔叔哥哥兄弟们也都吃了饭了。大老爷说家里有事,二老爷是不爱听戏,又怕人闹的慌,都采取了。方才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王爷,并镇国公牛府等六家、忠靖侯史府等八家,都差人持了名帖送寿礼来,都回了我父亲,先收在帐房里了,礼单都上上档子了,老爷的领谢的名帖都交给各来人了。

红楼梦:贾敬已出家,贾珍为何还坚持给其过寿?原因太丢人了

这才是贾珍坚持要给贾敬过生日的“根本原因。”毕竟,像北静王之类的各个郡王们,既来给贾敬贺寿,绝不会只提着二斤点心、三斤寿桃来的。即便不是金银财宝,起码也可以兑换成金银财宝,这足够贾珍父子再挥霍一阵子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