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解析聶赫留朵夫的復活之路

01

前言

列夫托爾斯泰,這位世界級的文化巨人一生寫過許多優秀的作品,如《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復活》都是其經典代表作。而在這三部作品中,尤以《復活》更被譽為列夫托爾斯泰的巔峰之作,足見此書在世界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復活》: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解析聶赫留朵夫的復活之路

《復活》是列夫托爾斯泰用10年光陰、六易其稿寫成的一部長篇小說。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總結,也被譽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發展的高峰。此書取材於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主要講述了男主聶赫留朵夫在一次作為陪審團出席的庭審中,認出了被起訴者竟是自己昔日的初戀情人瑪斯洛娃,而此時瑪斯洛娃已淪為妓女,還被捲入一宗謀財害命的官司中。結果由於陪審團的疏忽,導致她被判流放西伯利亞勞役。瑪斯洛娃的出現喚醒了聶赫留朵夫內心深處塵封的一段回憶,他認為瑪斯洛娃的墮落是由於當初自己誘姦並拋棄她一手造成的,他的靈魂深受拷問,感到深深的懺悔,由此走上了心靈救贖之路。他為她四處奔走伸冤,甚至請求同她結婚,以贖己過。在上訴失敗後,更陪她一路流放西伯利亞。

《復活》通過講述在這段上訴流放之旅中男女主的改變,從男主聶赫留朵夫的視角為讀者講述了兩個在經歷過世俗社會薰染摧殘的男女主,是如何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中的“本我”超脫出來,在救贖與原諒中找回自我,進而在奉獻與犧牲中走向“超我”,完成靈魂的復活迴歸歷程的。

02

什麼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呢?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從意識層面,把人格分成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指原始的無意識的本能,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遵循“快樂原則”,以尋求原始動機的滿足為原則,追求最大限度的快樂,尋求不受約束的性、軀體和情緒的快感。

“自我”是自己可意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遵循的是“現實原則”,協調本我的非理性需要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化道德規範、內化社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其機能主要在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超我的特點是追求完美,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則”。

《復活》: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解析聶赫留朵夫的復活之路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制衡,人生道路便是不斷從本我到自我,然後再到超我的成長過程。

03

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角度,淺析聶赫留朵夫是如何一步步踏上靈魂復活之路的?

3.1.奔赴戰場的聶赫留朵夫,在本我的享樂主義慾望驅使下逐漸迷失

故事的開端,聶赫留朵夫是地主的侄子,家世顯赫,長相英俊,名副其實的高富帥二代。他將要在姑姑家裡住上一年。彼時的他還是紳士又有正義感善良的鄰家男孩,在暫住姑姑家的時間裡他與身為女僕的瑪斯洛娃彼此暗生情愫,瑪斯洛娃也迷戀上了這位英俊帥氣又有學問的貴族公子。但身份和階層的差距,讓她不敢表明自己的愛意,兩人就此錯過。

然而,兩年後,奔赴戰場途中的聶赫留朵夫再次借住在姑姑家,瑪斯洛娃本以為這是兩人命中註定的緣分,然而她卻不知,當初的貴公子早已不是當初的單純少年模樣。受社會的汙染,因為他隨時準備在戰爭中犧牲自己的生命,所以開始放縱自己的生活。他喝酒打牌玩女人,肆意玩弄感情。所以在臨行回戰場的前夜,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慾,他誘姦了瑪斯洛娃。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體系中,認為這種"本我"是追尋快樂的,是避免痛苦的,是有意識、有計劃的。是一切以自我享樂為中心,以尋求原始動機的滿足為原則,追求最大限度的快樂,尋求不受約束的性、軀體和情緒的快感。

在這一短暫的時期,由於面臨隨時在戰場上犧牲和死去的恐懼,聶赫留朵夫選擇了活在當下,享受當下。自我的約束與超我的道德感被他拋之腦後,取而代之的是本我的原始慾望得到全面釋放,他沒有去想自己的行為是否不道德,是否會對他人造成傷害,甚至受到社會的汙染,他覺得這一切理所當然沒有什麼可恥的。本我最危險之處在於,由於本我是人最原始性的,本能性的,“本我”的一切行為會自動發酵,讓自己在追求快樂的道路上越來越遠,而離自我的理性和超我的道德感越走越遠。此時,他所想所做的一切都是從自身的享樂出發,只為最大限度滿足自己的快感,他玩弄著感情和人心,也在這樣的環境中迷失著自我。這也為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3.2.審判官的聶赫留朵夫,從自我的現實主義理智中掙扎救贖

所謂自我,即"自己"這個意識的覺醒,是人類特有的自我探尋的開始。可理解為在現實環境約束下的自我,具有"避險性"。

驀然回首再見,已是7年之後。當再次在審判現場遇見瑪斯洛娃,那個曾經陽光明媚純真美好的少女,如今卻淪為被控謀財害命的妓女,而她開始意識到這一切悲劇的根源都是自己當初的一時享樂與不負責任的拋棄。彼時,經歷過戰爭也擔任著國家執法要職的聶赫留朵夫,也變得更加成熟理性,他腦中"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理性逐漸佔據上風,本我的隨波逐流、損人利己、極致享樂慾望慢慢降低。

所以當他意識到自己是瑪斯洛娃悲劇的根源時,由於自我理性意識開始佔據上風,他陷入深深的痛苦與自責之中,他意識到自己行為的荒唐與可恥有罪。深深的罪惡感讓他難安。然而作為一個貴族,要大膽承認這一切,需要莫大的勇氣。他也在迴避與救贖中痛苦掙扎,迴避型人格在這一時期再次折磨著他。

心理學家Miranda指出: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個體,對引起個人焦慮和困窘的社會情景或社會交往保持一種迴避性的反應傾向,即便是對那些與他們關係親近的人也是如此。其最大特點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采取回避態度或無能應付。

由此可見,迴避型人格的最大特點是:寧願選擇逃避,隨波逐流,也不願意正視和改變。

在《復活》一書的開始,當聶赫留朵夫在法庭上最初認出瑪斯洛娃的時候,他內心更多的是震驚,震驚過後是恐懼和逃避。由於害怕瑪斯洛娃認出自己,指出自己的卑鄙無恥醜行,他不敢正視過往的一切,一直在逃避。然而內心深處深深的懺悔自責又一直煎熬著他,讓他寢食難安。正如書中所描述的:

“人都有一個動物性的我,一個精神上的我,兩個我時刻在做著鬥爭”。

不是每個人都敢直面內心,敢於承認自己的卑鄙無恥,敢於去說我有罪的,這都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莫大的勇氣。聶赫留朵夫也一樣,他的心靈復活之路也是一步步慢慢甦醒改變的。作為貴族富公子的他最開始也害怕被認出,害怕被抖出醜聞讓自己名譽掃地。此時,迴避型人格佔了上風,所以他找了種種理由為自己開脫,一直逃避。

然而正如他所說的:“我可以欺騙他們,但可欺騙不了自己。”

聶赫留朵夫本可以繼續在聲色犬馬、腐敗奢靡的上流貴族社會中自我逍遙快活,奢靡麻木下去,反正瑪斯洛娃也沒有認出自己,就算認出了又怎麼樣,那不過是年輕時的一段風流韻事。然而這時由於他的自我理性佔據上風。他本性是善良的,年輕時的教育、看過的書和見識都深深影響著他。內心深處的懺悔和愧疚之情都深深折磨著他,讓他欺騙不了自己真實的內心。

“不管代價有多大,我也要衝破虛偽的羈絆,我要承認一切,請求她寬恕”!

所以他最終經過內心強烈的思想鬥爭,終於決定去監獄裡看望瑪斯洛娃,並當面向他懺悔,乞求原諒和寬恕。在遭到瑪斯洛娃的拒絕和仇恨之後,依然沒有放棄,通過一次次去監獄懺悔,為她的案子四處奔走翻案,乞求獲得改判。從這裡開始,他已經從迴避型人格中慢慢覺醒,並走上了一條復活之路。

《復活》: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解析聶赫留朵夫的復活之路

尤其是那些自以為是的成年人,他們每天都要帶上謊言的面具,無休止地欺騙別人也欺騙自己,折磨別人也折磨自己。

回到當下,我們大多數成年人又何嘗不是這樣的狀態。明明有時候對當下的生活現狀厭惡至極,討厭那個虛偽做作、奉承諂媚的自己,討厭麻木渾噩的自己,討厭故作堅強的自己,但很多時候卻不得不戴上面具精心偽裝起真實的自己,戴著面具跳舞,向外界展示一種很強大、我很好的狀態。然而我們欺騙得了他人,卻欺騙不了自己的心,人前光鮮豔麗,人後痛苦絕望,更是大多數人的常態。

那麼,面對人到中年,人生進入這樣一個瓶頸期、倦怠期,面對這種渾渾噩噩的狀態,我們該怎麼從“迴避型人格”中復活自我呢?

首先,從心理上,我們要敢於去面對,不逃避。

雖然這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但我們必須去面對。因為逃避解決不了問題,有些問題無論逃避多久,繞過多少道彎,最終我們都不得不誠實地去面對。

正如魯迅所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而只有正面衝突,直面問題本身,我們才能去正視存在的問題,正視當下自己面臨的種種困境,從而去解決問題。

其次,正確認識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迴避型人格,說到底還是內心的自卑恐懼不安全感在作祟,因為害怕、怯懦而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無法正視自己當下的現狀。所以選擇了隨波逐流,逃避放縱,好讓自己不去想起,不用面對人生困厄。此時我們更需要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並非一無是處,雖然不完美,但也有有優點的一面。並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積極的心理暗示會讓人更容易作出積極的改變。

3.3.上訴翻案中的聶赫留朵夫,在超我的道德原則下走向復活

所謂超我,指的是泛道德、倫理角度的"我",代表良知與社會準則,如我應該要。

在意識到本我的有罪,及自我理性迴歸後,聶赫留朵夫終於在超我的道德責任感中開始行動。

a.在“特里法則”的指引中,積極行動改變

“特里法則”講的是美國田納西銀行前總經理特里的一句管理名言:承認錯誤是一個人最大的力量源泉,因為正視錯誤的人將得到錯誤以外的東西。

《復活》中,聶赫留朵夫在跨過了心裡的那道坎以後,他便決定作出改變,勇敢去承認並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在他決定踏進監獄探訪瑪斯洛娃,並尋求寬恕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從行動上開始復活了。他並不是嘴上說說去求得寬恕,他積極幫助瑪斯洛娃四處上訪翻案尋求改判,為了彌補自己犯下的罪行,他甚至請求與瑪斯洛娃結婚,來照顧她的餘生;在經過多方努力奔走依然無法改判的情況下,他以低廉的價格把自己的土地租給農民,告別熟悉卻令人生厭的上流社會生活,毅然陪瑪斯洛娃一起奔赴流放地西伯利亞。

《復活》: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解析聶赫留朵夫的復活之路

在流放的過程中,也不放棄努力,依然積極耐心地去為瑪斯洛娃爭取更好的條件,最終換來了將瑪斯洛娃與政治犯放在一起,讓她周圍接觸的人和環境更好一些,而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瑪斯洛娃在政治犯西蒙松等人的引導下,她精神世界也從矇昧沉淪狀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能量。

說來奇怪,這種承認自己卑鄙的心情,固然不免使人痛苦,同時卻又使人快樂而心安。

他也因為自己勇敢承認錯誤,並勇於承擔錯誤的積極轉變態度,最終以他的真誠打動了瑪斯洛娃,不僅讓瑪斯洛娃從渾渾噩噩、麻木憎惡、報復社會、對一切毫不在乎的精神世界中甦醒復活,踏上了一條心靈覺醒之路,收穫了瑪斯洛娃的寬恕和原諒,更重新收穫了瑪斯洛娃對他純潔而成熟的愛情;而他自己,在這段積極行動的過程中,也重新使自己沉睡的內心得以復活,重新找回了真實的自己。

《復活》: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解析聶赫留朵夫的復活之路

約翰·菲希特說過:“行動,只有行動,才能決定價值”。

回到當下,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口號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呢?其實,最可怕的不是我們當下的生活陷入停滯,有多不如意,令人生厭,我們變得有多麻木,可怕的是我們明明知道存在的一切問題,卻自甘沉淪,不願意去做出積極的改變。

著名心理學家王陽明也說了要:“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只有當我們行動起來,主動去做靈魂掃除,主動去一點點改變現狀,我們才能讓生命煥發新的生機,讓生活煥發新的活力。

那麼,我們該如何積極行動起來呢?

第一,從心靈上,來一次大掃除,為心靈去塵淨化。

他的靈魂很快就被垃圾塞滿了。從那時候起到今天,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期沒有打掃過他的靈魂,所以他從來也沒有像這樣骯髒過,他的良心所要求的東西和他所過的生活之間也從來沒有像這樣不協調過。

當聶赫留朵夫回顧參軍之前一直以來的過往經歷,意識到自己的內心早就填滿了垃圾,靈魂沉睡太久了之後,他便積極開始了心靈的除塵淨化。

一種壞行為只是為其他壞行為鋪平道路而已,可是壞思想卻拖住人順著那條路走下去,一發而不可收拾。

人的行為都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所以復活,首先是要從心靈上覆活,不定期給心靈來一次洗禮和除塵。心靈的灰塵清除了,那些心裡糾結的疙瘩也就解開了,行動也就順暢了。

第二,從行動上,來一次迴歸與突破,尋找真實的自己

聶赫留朵夫在上訴的過程中,看清了自己一直賴以生存的貴族生活的奢靡殘暴本質,他沒有繼續沉淪其中,而是通過土地改革、幫助瑪斯洛娃和政治犯等,在一點點嘗試和突破中,找到自己年輕時的理想與抱負,按照自己真實的想法去平等對待他人,不再理會世俗的評價和質疑,而在這些行動過程中,他找到了人生新的價值,也找回了內心那個真正的自己。

麻木的靈魂和疲乏的生活狀態不是等待被解救,而是要在自己積極的行動中去突破,去尋找,才能找到新的意義。

b.從“從眾效應”中掙脫出來,與自己和解

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也稱樂隊花車效應,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人云亦云”。

《復活》中,當聶赫留朵夫意識到他所在的上流社會有多奢靡混亂、令人生厭,而貴族們卻將之視為正常,對這一切毫不在乎,認為理所當然時,他主動割裂拋棄了他一直所依賴的上流社會生活方式,並重新以一種看似艱難自討苦吃的新方式去生活。最終,他在這種全新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生活新的意義。

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內心是多麼骯髒、自私、邪惡、麻木無情時,他沒有如大多數人一樣隨大流,以一種放縱的方式繼續下去,而是以一種孤絕的勇氣與過去的自己割裂,堅持做大多數人中的清醒者,努力找回自己的初心,找回最初那個善良、正直、有社會責任感的自己,不再在乎世俗貴族們的眼光和外界的看法,與自己達成和解,努力去做回那個不完美卻真實的自己。

電影《後會無期》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我們都在慢慢地嘗試與自己和解,並努力與這個世界和解”!

回到當下,特別是人到中年後,經過社會的洗禮我們漸漸變得成熟,但可能因為受過傷或者打擊、挫折,也會漸漸變得圓滑、世故、麻木、冷漠無情,甚至嚴重者會生出厭世、報復社會等極端心理。將生活過得毫無激情,更多時候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日子過得無聊且無趣,我們甚至還嘲笑那些積極努力生活的人。然而同時,我們一面不甘如此,一面又自甘沉淪其中,就在這樣的撕裂拉扯中,我們痛苦不堪,鬱鬱寡歡。

為什麼會這樣呢,說到底,我們都是在按別人的眼光世俗的標準生活著,沒有從心底裡與自己和解。而只有當我們學會與自己和解,我們才能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安寧,找到繼續走下去的動力。那麼,要如何與自己和解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點入手:

a.學會放下,和過去的自己告別!

《復活》中,聶赫留朵夫在自我贖罪的過程中,逐漸學會放下貴族高高在上的所謂尊嚴、尊重、特權,和過去那個不堪的自己告別,並從新的復活之旅中找到了一種新的方式去生活;瑪斯洛娃在聶赫留朵夫的真誠懺悔與幫助下,也學會了放棄,跟過去7年混沌不堪的妓女生涯告別,開啟了與西蒙松結合的新生活旅程。

《復活》: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解析聶赫留朵夫的復活之路

告別,是新的開始!

經過社會洗禮的我們,也都會經歷許多,如果一直抱著過去固守不變,只會讓自己在麻木中沉淪無法自拔,這時候,我們更需要及時轉身,學會放下,和過去告別,我們才能重新上路,開啟全新的人生之旅。

b.學會寬恕,原諒別人,放過自己!

《復活》中,瑪斯洛娃最終在聶赫留朵夫的感召與懺悔下,寬恕了他對自己的傷害,給了聶赫留朵夫被原諒的機會,也給了自己解脫的機會。他們彼此在寬恕與被寬恕中雙雙獲得瞭解脫,一個不再憎恨,一個不再內疚,從而都走出了過去那個沉淪不堪的自己,不再糾纏痛苦,找回了內心的安寧,更開始了新的人生。

《復活》: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解析聶赫留朵夫的復活之路

正如弘一法師李叔同所說

“愛是慈悲”!我們只有以一顆慈悲之心去生活,原諒別人,放過自己,才能收穫更多快樂。

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無論我們曾經經歷過什麼,遇到過什麼,曾經的自己有多不完美,都不能成為我們自我放逐、麻木隨波逐流放縱自己的理由。我們更需要一顆寬容慈悲之心與自己和解,才能更用心去生活。

c.學會斷舍離,做真實的自己!

不管要我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我也要衝破這種束縛我的虛偽。我要承認一切,對一切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

《復活》中,聶赫留朵夫捨棄了浮華奢靡令自己麻木窒息的貴族生活,不再以一種世俗的眼光去生活,他去實行土地革命,幫助政治犯和窮苦人民,在這個過程中他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找回了自己的初心,也在做回真實的自己中收穫了人生新的意義和價值;瑪斯洛娃衝破了對過往妓女生涯的羞愧之心,捨棄了聶赫留朵夫給自己帶來傷害引發的痛恨報復之心,從而也在找回真實的自己中找回了曾經那個天真純潔、善良美好的自己,找到了生活新的意義,開啟了全新的人生。

《復活》: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解析聶赫留朵夫的復活之路

高爾基說:“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

生活是自己的,我們只有學會斷舍離,去衝破當下的束縛,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真實地做自己,哪怕是不完美的自己,才能讓內心得到平靜,讓每一天都活得鮮活而有意義,讓疲乏的生活重新煥發活力。

05

總結

列夫托爾斯泰在《復活》一書中,抽絲剝繭般細膩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聶赫留朵夫是如何從弗洛伊德的人格“本我”、“自我”、“超我”中一步步掙脫出來,找到自己的靈魂歸屬與追求,最終在自我救贖與被寬恕中獲得心靈的解脫,實現靈魂復活的心路歷程。也向我們展示了聶赫留朵夫和瑪斯洛娃是如何在救贖與寬恕中獲得解脫與新生。更告訴了我們當犯了錯或者生活處於低谷時我們該怎麼做。

1.奔赴戰場的聶赫留朵夫,在本我的享樂主義慾望驅使下逐漸迷失

2.審判官的聶赫留朵夫,從自我的現實主義理智中掙扎救贖。從“迴避型人格”中掙扎逃避後,又勇敢直面自己犯下的錯

3.上訴翻案中的聶赫留朵夫,在超我的道德原則下走向復活

a.在“特里法則”的指引下,積極行動改變

b.從“從眾效應”中掙脫出來,與自己和解

有句話說:“你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努力讓自己從本我中掙脫出來,在自我的約束與超我的道德價值感中讓自己變得更好。無論核實,都要有讓自己變更好的可能,也要有重新開始的勇氣。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讓自己保持鮮活的心靈,讓生活的美好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