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通過這些年的教學、諮詢工作,我越發感到:我們都大大低估了“情緒”對自己,以及對孩子的意義

我們似乎總會下意識地認定“情緒”是一種負擔,是引發痛苦的壞東西。作為理性的對立面,“帶有情緒”意味著混亂和衝突,意味著產生痛苦;還有很多時候,“帶有情緒”是軟弱和失敗的代名詞。

一旦“情緒來襲”,我們要動用額外的精力去進行一番搏鬥。

這,真是太辛苦了!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結果,就真的有了那麼多五花八門的教程,試圖教成人化解自己的情緒

沿用此套邏輯,還產生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技巧,據說可以幫父母實現“解決孩子的情緒”。

這些聲音都隱含著以下渴望:

我需要快點認清自己的問題,快點擺脫情緒;

面對情緒來襲,我需要能獨立消化,不要依賴他人的幫助。

我需要保有好的情緒、能排除那些壞的、不受控的情緒。

這真是一個極其古怪且令人傷感的局面。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每一種情緒其實都有其獨特而必要存在的意義。即使那些看起來會令我們崩潰的痛苦,也蘊含著非凡的價值。

比如“恐懼”。恐懼(害怕)的本來面貌是什麼呢?

我們首先得明白,恐懼本身來自於我們的生存基因。在進化的長河中,那些大大咧咧、缺乏警惕性的冒險愛好者,存活率太低,結果早早地被淘汰掉了。因此,會恐懼、會害怕,是本能,是好事。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就孩子而言,怕黑、怕生人、怕陌生的環境是正常的。這不是不禮貌,只是這個階段的本能反應還在頭腦中佔著上風。再給一點時間,孩子自然就會找到應對的方式。

僅僅根據這些暫時的行為,就判定孩子膽小、內向、沒禮貌,是極大的誤讀。

覺得有點害怕,沒什麼可羞恥的。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再來說說羞愧。那種“無地自容”的感覺是很讓人崩潰。

然而這種痛苦正是我們天性的一部分,是因為我們對善、對美有與生俱來的追求。

這種能量,就好像是金子發出的一道光,有時雖然有點太過耀眼、刺激,卻也是無比珍貴的。

一個對善無知無覺、對美毫無感受的人,才會麻木到無法感到羞愧。

因此,情緒是人性的照見,本來就是我們作為人的一部分。無法逃避也無需逃避。

勸慰自己去否定情緒、總想著控制情緒,渴望它們不要再發生,是南轅北轍的做法。除了只會對心智造成更多的負擔。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那為何原本屬於應該於我們是一體的情緒,會變成困擾和痛苦呢?

那是因為,從童年到現在,我們經歷過,並且還在繼續經歷著“情感忽視”

根據《被忽視的孩子們》一書中的說法,忽視指的是“沒有給予很好的關注和尊重。或者是漠不關心。”

我們之所以被情緒所困,是因為長久以來,我們都繞著情緒走,沒有對情緒有足夠的重視!

換句話說,我們從來不曾真正迎接、認識、歸類、表達這些活生生的感受。因此沒有積攢出足夠的能力和經驗,去處理一波波湧來的“心靈能量”。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來給大家舉個例子:

上一週我因為手指受傷,去醫院急診科包紮。有一個7、8歲的小男孩正被媽媽以及兩個醫生拉著打針。孩子一直在哭、在尖叫,其撕心裂肺的程度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其實我不說,大家都能想象出是怎麼一回事。因為,這真是太常見了。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就是很害怕的。他一邊猶豫、一遍遲疑著掙扎、抗拒。

孩子的媽媽反覆說:“別怕、沒事的,沒有那麼痛的。馬上就好的。”

負責打針的護士一臉嚴肅地說:“你別動啊,再掙扎我要打偏了,就更痛了。”

旁邊的一個年級稍大一點的護士,伸手去拉孩子的胳膊。一邊拉,一邊勸:“別動,勇敢一點,一下就好了。”

大人們逼得越緊,孩子就越怕,直接開始激烈掙扎。

媽媽感到大家都在看他們,覺得不好意思,開始發火:“你怎麼這麼不聽話……這麼大的人了,你丟人不丟人……你幹什麼呀!”

然後孩子哭得更絕望了,開始用全身力氣反抗……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我非常客觀地講,這兩位護士一直很剋制,並沒有流露出厭煩或埋怨等負面情緒。

但在場的大人們,包括護士、孩子的媽媽以及圍觀的吃瓜群眾,都在無聲地追求著一個目標:快點把針打進去。

孩子的恐懼是完成目標的攔路虎。

大人們都是那麼認真、投入地奔著目標而去。所有人都在努力,想讓孩子把情緒這個攔路虎拋掉。

“你的害怕是沒有必要的;是你想多了!”

“打針也是沒有辦法的,誰叫你自己要生病呢?對吧。”

“你忍一忍吧,忍耐一下過去了。”

“什麼?不想忍嗎?忍不住嘛?這就更不對了。你這是膽小!私自!不懂事……”

“再不過來,我就要打你了。會更慘哦……”

等等等等

甚至在事後,等孩子平復之後,他還要反覆被告知:你看,的確也還好吧。這不也沒什麼事嘛。所以,沒什麼好怕的。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於是,這個孩子會和我們一樣,在拉扯中慢慢地被訓練著相信:我有很多感受,但它們是錯誤的,沒有必要的。我的感受,會給我造成麻煩。可能還會因此,引起更大的麻煩。(例如被打、被批評)

我需要消除、否認、隱藏自己的情緒,甚至要為這個與生俱來的反應機制感到羞愧和挫敗。

人對恐懼的體驗,其實與感冒一樣真實。在那一刻,我們會感到血液好像在沸騰、胸口像被堵上了大石,又痛又沉重;我們知道心臟砰砰砰跳的時候,手會發抖,渾身肌肉都會緊張到痠痛……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但是,以上東西,並不是要解決的重點。大人都不會想到要和孩子一起去面對這些。

從某種角度看,我們反覆告訴自己,也告訴孩子:這種情緒是不重要、不正確的,也不是真的,所以不必多留出一絲一毫的精力去處理。

因為我們只需要趕快“把針打進去”!

結果,孩子的恐懼就這樣被完美地掩蓋掉了。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很多家長會說,這沒有辦法吧!醫院那麼忙,人那麼多,哪裡有時間去解決孩子的恐懼?

真的是這樣嗎?

到底是沒有時間呢?還是我們認定了它不重要,所以不想為此付出一點時間?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就上面的例子,當時急診室空得很。在那個孩子後面,根本沒有人排隊。所有的人都很有時間啊。

但是大家依然選擇“忽視處理情緒”。

退一萬步講,即使真的有很多人在排隊。只要父母重視“面對情緒”的問題,大可以先讓別人來。和孩子到一邊去面對情緒,其實並不會花多少時間,不必搞到地老天荒。

關鍵點還是在於:我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很重要!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還有一項必須說破的比較悲傷的事實,那就是:這裡只有重視與不重視兩個選項。

也就是說,如果家長覺得面對情緒不重要,那麼很大概率,在這個家庭裡,所有情緒就很難得到接納。家長的眼睛會始終略過孩子的情緒,主動選擇忽視各種情感。

只要孩子的情緒干擾到了計劃,無論是焦慮、擔憂、還是覺得煩悶、疲憊,甚至是高興和激動,都會被按照“當時的需要”,儘快地忽視過去。

孩子考了第一名,感到非常高興。但是無法共情,總是忽視情感的家長還是可以說:“別得意忘形!你這麼容易驕傲,下次保準失敗!”

連”覺得開心“也可能是需要被處理的。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根據《被忽視的孩子們》一書的作者總結,經歷過情感忽視的孩子在長大會出現以下特徵:

<code>1.空虛感/<code>
<code>2.反依賴/<code>
<code>3.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code>
<code>4.對自己毫無同情,對他人滿懷同情/<code>
<code>5.負罪感和羞恥感:我到底怎麼了/<code>
<code>6.對自己生氣、自責/<code>
<code>7.感到自己有致命缺陷:沒有人會喜歡真正的我/<code>
<code>8.自我約束能力差/<code>
<code>9.述情障礙:對情緒的認識和理解不足/<code>

有這些問題的人,並不一定會有很明顯的特徵,但總是不自主地想緊緊掩蓋內心空虛的秘密。

之後會感受到難以忍受的痛苦。

而當這些人成為父母之後,也會不知不覺地按照習慣去管教自己的孩子。“情感忽視”就會延續到下一代身上。演化成一組更加複雜的問題。

但往往身處其中的家長,卻不能看到這種複雜的、長期積累而成局面。他們總會斬釘截鐵地對我說:“我最大的就是孩子學習!我和我的孩子,除了學習,就沒有別的矛盾!

可不就是真正的一葉障目!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如果我們依然不想看到自己的恐懼、空虛和無措,也不試圖去面對孩子的疲倦、厭煩和孤獨,只是著急地盯著”分數不夠高,學習態度不夠好“,恐怕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我們需要的,也是孩子需要的,是從頭開始,從真正面對情緒開始。

也許有些人會說,拜託啊!那裡有這種美國時間啊!讀書已經忙的要死了。這種東西小升初考嗎?高考考嗎?

請回想一下前面空無一人的急診室。

無論有沒有人在排隊,時間只要去擠,總是會有的。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更何況,如果以一生的角度來思考,考試才是一時的,與自己的情緒共舞是終身的,而且是分分秒秒與你依存的。哪個更重要哦呢?

如果以效果的角度來思考,處理好了情緒的內因,才能真正解決無法主動學習的矛盾。讓孩子重獲學習的動力,你說重要不重要呢?

所謂幸福的親子關係,是站在情緒裡,哪裡也不去


最後強調:

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再想著解決孩子的問題。我們永遠無法給予別人沒有的東西。

解決情感忽視更是如此。我們能懂得如何面對情緒,才有可能能幫助孩子一起面對他的情緒。

我們必須明白:從來不是因為情緒很難對付;只是我們從來都不曾經歷、實踐如何去面對。等到事到臨頭,才會兵荒馬亂、一片狼藉。

所幸的是,只要我們願意,當下就可以開始。

願有更多人可以享受情緒,並從中找到獨一無二的自己。


PS:下一篇我們會來詳細談談,如何改善“情感忽視”。如何重新認識、接納自己的情緒。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