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散文:老家

圖:來源網絡

我居住的村子叫王宗二村。據說我們的老祖宗叫王宗二,他們老弟兄三人,很早以前從北方遷徙到江淮平原後相繼安家落戶、娶妻生子、繁衍後代。整個王宗二村有二、三百戶人家,全部姓王,建有王宗二祠堂和王宗二小學(原來是個尼姑庵,解放後改成學校),在方圓幾十裡很有名氣。每個老宅都是祖孫輩幾戶人家住在一起,村子東西向有近二千米長。人民公社成立時我們村成立為旭光大隊,分為六個生產隊:分別是王西一隊、王西二隊、王西三隊;王東一隊、王東二隊、王東三隊。西面的三個生產隊比較小,每個生產隊只有三十戶左右,東面的三個生產隊比較大,每個生產隊有四、五十戶。後來增加了小劉村、西王村二個生產隊、小丁村共十個生產隊。


鄉情散文:老家


我家原來的老宅子在王宗二村子的西頭,居住著我的大伯一家、堂伯一家、還有我家共三戶人家。大門前面有一口水井,井壁的石頭都磨下了道道深淺不一的繩痕,井臺四周則是青石鋪成的約9平方米左右的井面。井水清甜、一年四季冬暖夏涼,村子一半人家都吃、用這口井的水。井旁有顆老榆樹,根粗樹壯,樹冠約有8、9米,夏天周圍人家都聚在樹蔭下納涼,中午也喜歡端著飯碗聚在那吃飯、閒聊,男人、小孩經常拿張草蓆就在樹蔭下四腳朝天躺下午休。


鄉情散文:老家


大伯一家住在前面東面二間(一間為走道)加一間廂房,當中有一個小四合院,西面是堂伯一家,北面是我家和堂伯家共用的走道。我家住在東面後廂房,因人口太多,實在擠不下,又在廂房的北面再建造了一間,整個屋子破敗不堪,又矮光線又暗,下雨天是屋外下大雨屋裡到處漏雨,每逢下雨天,家裡凡是能夠用來接漏雨用的東西都拿了出來,屋裡地面上挖了大大小小的積水坑,外面雨停了,家裡還在不停地滴滴答答,一家七、八口人就擠在二、三十平方米的屋子裡。由於當時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差不多,倒也沒有太多的抱怨。後來,農村生活條件稍微好轉,大隊考慮到很多人家住房實際困難,經報上級批准,同意每個生產隊拿出一塊農田,讓住房特別困難的人家造新房子,但老房子必須同時拆除。我家是最先一批受益者之一,一九六八年在規劃的農田裡新蓋了四間土胚牆的草房,住房條件算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雖冬暖夏涼,但後來因時間久了,經常漏雨,處於外面大雨、家中小雨的狀態。在一九七四年又託人從合肥磚瓦廠買來青瓦,將房子的屋頂換成了青瓦,但四面的土牆因經濟情況不允許,加之很難買到磚塊,就沒有動,漏雨的情況就此很少發生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屋頂瓦的銜接鬆動了,漏雨現象又不時發生。記得大概在一九七九年,由於梅雨季節,下了許多天雨,有幾個地方漏雨不斷,有天中午趁著天晴,父親上屋去檢漏,那知道瓦上長了青苔,一不小心就咕嚕嚕從屋上摔了下來,好在地面比較鬆軟,幸無大礙;第二年又出現漏雨情況,正好大哥在家,他就穿著當時比較常見的黃球鞋,小心翼翼上了屋面,在快結束時,一不小心滑了一下,從較高的後簷掉下來,結結實實摔在地上,自我感覺問題不大,在家躺了好幾天也未去醫院檢查。一九八四年,父親四處託人買來水泥、紅磚等建築材料,在原來的地基上重新進行了翻修,主要將地面變成水泥,四面的牆換成紅磚,窗子由小木窗換成了玻璃窗,提升了房屋的高度,使整個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許多。


鄉情散文:老家


我家老屋後面原來栽種了一棵榆樹,這棵榆樹長得又高大又粗壯,而且枝繁葉茂,四根樹枝伸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有一次被路過的一個道人發現了,連連叫奇,說這家人家今後必定人丁興旺、分佈大江南北。遠近的鄉鄰得到消息後,紛紛到這棵大樹下燒香、磕頭、許願,一時間香火很旺。後來這棵大榆樹在1958年大躍進年代被砍伐。到了我們這一代,道人的話得到了應驗。我的大堂姐在黑龍江工作;我在上海安家落戶;我弟在廣東大學工作;大堂哥的二兒子在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工作,可謂是居住在祖國的東南西北,直至大洋彼岸。


鄉情散文:老家


離開老家已經快四十年了,老家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好像都在眼前,是那樣的熟悉,又是那樣的陌生。

老家,我的念想我的根。

歡迎原創作品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本號接受鄉情、鄉愁、鄉憶類稿件。隨稿請附作者名,以及個人原創的聲明,帶圖片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