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2020年3月,中国陆军航空兵装备的“小羚羊”轻型武装直升机再度在电视报道中亮相,解放军陆军航空兵这种服役三十余年的直升机依然在发挥余热,为陆航建设贡献力量。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电视新闻中曝光的“小羚羊”直升机,远处迷彩的那架


中国向法国宇航公司(现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法国分部)购买的“小羚羊”武装直升机是1988年开始加入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服役的。当年正值中国和西方的蜜月期,又恰逢陆军航空兵初建,需要添置购买大量直升机装备,所以西方国家的直升机企业闻风而动,都将中国陆航的武装直升机采购计划看成一笔打开中国军用直升机市场的大生意来对待。当时这些企业估计中国陆航起码需要购买100架以上的武装直升机,所以法国的“小羚羊”,美国的“MD530”,德国的“Bo105”三种武装直升机还派出了实机前往中国进行实弹打靶演示。最终“小羚羊”获得胜利,但采购数量却让法国人大跌眼镜,只有区区8架,且没有后续采购计划,让对这次竞标极其重视的法国人非常郁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当年中国陆航的采购经费严重不足,同期的美国“黑鹰”直升机后续采购计划也是一再推迟并最终流产。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小羚羊”直升机刚刚装备部队的照片


上世纪6-70年代,欧洲国家开始流行航空装备联合研制的潮流。那段时间诞生过很多经典联合研制机型,比如著名的“狂风”战斗机,“美洲豹”直升机,“小羚羊”直升机等,各国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合作研制中求同存异,发挥各家特长,成果大家分享,几个机型都成为航空界的经典作品。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法国陆军彩绘涂装的SA342M“小羚羊”


SA-341/342“小羚羊”直升机是英法两国联合研制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基本型号是武装型,并广泛用于各种其它任务。该机最大起飞重量1.8吨,最大外挂重量700公斤,装备有“霍特”式线导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巢。原型机于1967年首飞,1971年开始装备部队,共计生产近1300架,装备了全球41个国家。英法两国军队共计装备600架以上,埃及和南斯拉夫两国还曾购入生产线,在本国专利生产这种直升机,近年来的中东热点国家叙利亚和伊拉克也是装备大户,并曾在战场上取得不俗战绩。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被以色列缴获的叙利亚空军“小羚羊”陈列在以色列空军博物馆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伊拉克空军的“小羚羊”曾经对伊朗坦克大杀四方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南斯拉夫买到“小羚羊”的生产线确实特殊


“小羚羊”直升机是当年除美国AH-1“眼镜蛇”直升机外最好的武装直升机,在马岛战争和海湾战争中都有优异表现。对于那些买不到眼镜蛇武装直升机或没有足够经费购买专用武装直升机的国家来说是相当实惠的选择。

“小羚羊”直升机在世界直升机发展史上是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它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涵道式尾桨设计的直升机,曾经引领世界直升机技术的最新科技潮流,并且在70年代拿下三项直升机速度世界纪录,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直升机。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首飞时的SA340原型机,此时还没有装上涵道尾桨


“小羚羊”的涵道式尾桨是法国宇航公司的发明,其本质是将暴露在外的直升机尾桨安装在设置于直升机垂尾上的涵道中,并通过增加尾桨叶片数量来达到相应的反扭矩推力。直升机的尾桨一直被认为是直升机最薄弱的部位,一旦损坏或失效,带给直升机的是无法挽回的灾难结局。由于涵道式尾桨是包络在涵道内的,所以低空飞行时不会刮擦各种障碍物,不会引发安全事故,而且当直升机在地面开车时,也不会对地面人员造成威胁,是一种安全性非常高的尾桨设计。后期这种设计也被法国的SA360/361“海豚”,SA365/366“海豚2”直升机延续,并且继续出现在空客H120、H130、H135、H145、H155、H160等型直升机上,被称为人类设计过的最先进直升机RAH-66“科曼奇”直升机也采用涵道尾桨设计。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装上涵道尾桨的SA341原型机


普通尾桨为了避免与地面发生擦撞而不得不抬高安装位置,这样就偏离了直升机扭矩轴线,使反扭矩的效率受到影响。涵道式尾桨不必考虑擦撞问题,所以可以沿扭矩轴线布置,其效率比普通尾桨高。

涵道式尾桨的最大问题是其尺寸限制较大。直升机发动机功率越高,其产生的扭矩相应越大,需要的尾桨尺寸也越大。而涵道式尾桨如果设计的太大,就会带来尺寸和结构重量的问题,所以早期涵道式尾桨最大也只在4吨级直升机上使用,后期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复合材料广泛使用,重量得以减轻,才出现在6吨级直升机上。但其涵道尺寸几乎已达极限,在6吨级以上的级别中,除了未能服役的美国RAH-66采用涵道尾桨设计,就再没有任何直升机采用了。从未来直升机发展趋势看,涵道式尾桨仍只适用于中小型直升机,中大型直升机使用的前景并不理想。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法国陆航SA342M“小羚羊”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英国陆航“小羚羊”AH.MK1

目前“小羚羊”直升机在英法两军中仍然有不小的装备量,但已经从一线反坦克作战任务逐步转为二线辅助任务使用,其武装直升机的职责已经被新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所取代。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解放军陆航“小羚羊”直升机再度露面,其一项设计曾是世界首创

中国陆航的SA342L1“小羚羊”直升机


中国购买的这8架直升机一度是解放军陆航部队唯一的武装直升机力量,为中国陆航部队武装直升机的战术战法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小羚羊”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为中国空白的武装直升机研制能力提供了借鉴对象,第一代国产武装直升机直-9W的武器系统设计,或多或少能看见“小羚羊”的影子。不过随着进入新世纪以后国产直-9WA/WE陆续装备部队,这些“小羚羊”直升机更多是扮演蓝军角色,用于和陆航国产武装直升机部队进行对抗训练,或用于研究武装直升机战术。在国产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0、直-19服役以后,这些“小羚羊”直升机彻底退出一线作战部队,部分机况较好的直升机转入陆航飞行学院用于培养直升机飞行员,已经停飞的直升机则用于地面理论教学。这种为解放军武装直升机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法国来客,依然在为陆航建设发挥着余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