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名角—李明轩:惜戏,才知传承不易

李明轩简介

李明轩,男,汉族,生于1969年1月,陕西永寿县人,秦腔戏曲演员,2013年调入华池县南梁红色艺术交流中心工作,曾多次参加省市大型演出并获奖,其中:

1992年荣获咸阳市“秦都优钢杯”电视大赛演出奖,

2001年参加咸阳市“华商杯”秦腔电视大赛,荣获一等奖;

2013年,参加陕西省“秦之声”栏目组录制个人专辑,并发行于西北五省;

2017年参加西北五省“名师出高徒”大赛,进入三十六强,被著名须生国家一级演员雷开元老师收为徒弟,演出剧目中《杀庙》《祭灵》《放饭》《二堂舍子》曾多次在陕西省电视台录制,并举办个人专场;

2019年参加庆阳市首届秦腔大赛,荣获专业组个人二等奖。

“从小就爱戏,看着舞台上的戏曲演员的一举一动都很喜爱,现在我50岁了,依然喜欢”,说起小时候开始学戏的经历,李明轩老师来了兴致。

华池名角—李明轩:惜戏,才知传承不易

因为爱戏,爱秦腔,小时候甚至连“剧团”两个字都反复练习。十三岁因为十分喜爱戏曲,走上了学戏的路。在戏曲行业,老师称师父,如师如父,师父既要教会技艺还得教会做人。按照李老师的说法“严师才能出高徒”。

华池名角—李明轩:惜戏,才知传承不易

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陕西是秦腔的发源地,而李老师正是陕西人。剧团多,演出的场次也多,加上父亲是位唢呐手,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李老师逐渐对秦腔有了更深的认识。“秦腔讲究字正腔圆,字一正腔就圆,秦腔可不是只记路数”,李老师严肃的说。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妆,不同的性格,不一样的故事情节都得有不同的表现,秦腔艺术的精致除了这些还表现在日复一日的练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学戏的必修课。在舞台上,他毫不懈怠,每个转身、亮相、唱腔、包括眉毛上都有戏。戏无止境,李老师说:“这几年来,我一直不断揣摩,及时学习,发现只有刻苦钻研才能不断进步”。

华池名角—李明轩:惜戏,才知传承不易

“戏比天大”,是戏曲行业大家公认的准则,带病上场表演,台下输液、旺季一天近10个小时的演出,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正是这些表演者们日复一日的练习,专注于艺术的钻研之心,才使得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得以传承。

爱戏才能一唱二十几年;懂戏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惜戏才知传承不容易。“这几年,我一直特别特别想后继有人,把秦腔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李老师皱着眉头说。

华池名角—李明轩:惜戏,才知传承不易

秦腔艺术特立独行、粗犷豪迈,是戏曲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深刻诠释了汉文化的发展。时代变迁,传承的路不好走,但心之恒才能源远流长。

华池名角—李明轩:惜戏,才知传承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