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史專家提出:大明亡國,非亡於崇禎,實亡於張居正!張居正做了什麼導致大明滅亡?

瓜太郎


有明史專家這麼提的嗎??

我確實聽說過明亡於崇禎,實亡於萬曆。

從來沒有聽說過亡於張居正的。

相反,由於張居正的前十年輔政,延續了大明的國祚。

張居正擔任首輔時期,不顧一切的從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整頓,尤重於經濟的改革,企圖扭轉嘉靖、隆慶以來政治腐敗、邊防鬆弛和民窮財竭的局面。

在萬曆即位初期,全國納稅的土地,約有一半為大地主所隱佔,拒不繳稅,嚴重地影響了國家收入,租種官田的農民生活極苦。

在其中一個時期內,太倉銀的現銀存量已經只夠整個國家支持幾個月了,既要打仗,又要救災,明王朝的財政拮据已經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北京的糧倉只夠京營月糧的兩年用。

而張居正的改革以後,使明政府的財政收入有了顯著的增加,國庫積銀達六七百萬兩之多,儲備的糧食多達1300多萬石,足夠支用十年。比起嘉靖年間國庫存糧不夠一年用的情況,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就使大明朝一度有了“中興”的景象。

但是,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立刻對他進行了清算。迅速廢除了張居正的一切改革措施,使得剛有起色的大明朝恢復到了加速下坡的路上。

而萬曆皇帝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為國本之爭對大臣失去耐心而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明神宗執政晚期,黨爭長期持續,導致朝政日益腐敗,內耗嚴重。他強徵礦稅,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努爾哈赤擊潰,從此明朝在遼東的控制陷於崩潰。

大明從這時開始,其實已經開始亡了。

萬曆死後僅二十四年,大明滅亡。


世界難題之起名字


對對對,說得對,張居正就不該妄圖中興大明朝,就不該改革,就老老實實的混吃等死,反正已經位極人臣了,幹嘛吃力不討好的幹這幹那呀。

張居正真不是個好人啊——查抄張家所獲黃金2400兩、白銀17700兩、金器3710兩、金首飾900兩、銀器5200兩、銀首飾10000兩,另有玉帶16條等等,真是個大貪官啊!真的是死有餘辜啊!


然而,卻沒看見張居正作為一個能臣,起碼延續了明王朝半個世紀的氣脈,張居正死前不久,北京糧倉有足夠的存量以滿足此後九年的需要。除非在緊急時刻不能支取的太倉庫儲藏室裡的存款增加到600多萬兩銀子。太僕寺保存到400萬兩,南京庫房增加到250萬兩,廣西、浙江、四川省庫平均存款在15萬至80萬兩之間。

據估算,若是把張家的總資產摺合成白銀,大約只有嚴嵩的十分之一二;而與馮保相比,還不到其十分之一,這樣的人,真的又有何值得指摘!?


戴老師講歷史


張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號太嶽,漢族,幼名張白圭。江陵人,時人又稱張江陵。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

大明王朝的滅國,不管是何種原因導致,作為當朝帝王崇禎要負主要責任,逃脫不了干係。

既然有明史專家說這事與張居正有關係,那就說說這個事,因為專家的話不能全聽,但也不可不聽。

也不知道是哪一個專家說的,也不清楚他們所指是哪一件事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豹眼就此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隆慶六年(1572年),年僅十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作為萬曆小皇帝的師傅,張居正成為了首輔大臣。

從這一年張居正主政開始,到其病逝,正好十年的時間,然後萬曆皇帝獨自主政三十八年。

之後,又經歷了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崇禎帝朱由檢,一共四代帝王,前後七十二年的時間。大體上的時間概念,基本就是新中國1949年建立,到今天為止,這麼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雖然沒有改朝換代,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政治基礎基本穩定,但政治、經濟制度也有很大的變化。

作為明朝著名的首輔大臣、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新政”的開創者,張居正對明朝後期的政治、經濟的影響是很大的。

但無論張居正的軍事策略,還是吏治改革,在豹眼看來,對於明朝的滅亡,沒有多大的關係。影響比較大的還是他實行的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

偉人曾經說過,改革也是一場革命。因為改革不僅僅牽涉到方方面面利益的再平衡、再分配,還會影響到政治、社會的基礎,搞不好就會出現亡國的結局,這並非危言聳聽。

王莽改制就直接導致了大新朝的滅亡,說張居正的改革影響到明朝滅亡也並非空穴來風,不能說絕對地沒有一點關係。

那就具體地來看一下,對明朝後期以及後世的影響吧。

萬曆六年(1578年),張居正以福建為試點,清丈田地;萬曆八年(1580年)在全國推廣,重繪魚鱗圖冊。先試點,再推廣,沒毛病。

由於之前張居正已經實施了吏治改革,以“考成法”來考核官吏的政績,行政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所以,地方官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清丈徹底,革除豪強世族隱佔的田地,納稅土地大大增加。萬曆八年,全國土地7013,976頃,比隆慶五年(1571年),增加了2336,026頃,整整增加了50%。

額田增加的同時,加大打擊貴族、縉紳隱田漏稅的力度,明朝田賦收入大幅度增加。

更重要的是,這一措施為之後實行“一條鞭法”創造了條件。

萬曆九年(1581年),張居正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一條鞭法。它簡化了賦役的項目和徵收手續,使賦役合一,並出現了“攤丁入畝”的趨勢。

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把徭役、交納田租等義務,全部改由交銀兩代替,差不多也就是曾經的農業稅。

清朝時期,採納的“地丁合一”制度,就是一條鞭法的運用和發展。

有一定年齡、特別是農村出身的友友,都清楚建國後,國家也實行出義務工,大修水利建設、交公糧等農業政策,後來是改革為交農業稅,直至取消農業稅。這些政策都是一脈相承的。

這一政策,雖然並不是張居正首創,但在他主政期間得到了改進和發展,也起到了很好的經濟效果,對於明朝財政、稅賦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有利無弊,都具有時效性,存在一些弊端。

比如清丈田地,改變了稅賦不均和胥吏盤剝的問題,但也觸犯了權宦豪族的利益;一條鞭法的實行,農戶需要先把糧食換成銀兩,然後交納賦稅,黑心商賈就趁機盤剝農民,加重了農民的負擔。特別是遇到大豐收,糧食價格就很低,農民需要更多的糧食才能換取足夠的賦稅銀兩,就出現了“穀賤傷農”的現象。

這些對於以後明朝的政治、經濟基礎都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從這一點上來看,明朝的滅亡,可以追溯到張居正實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別是財政、賦稅改革的措施。

但這個說法的確很勉強,政治、社會矛盾無時不在,隨時出現,需要隨時調整、改進,一味地把矛盾推給古人,就好比是自己不作為,把責任推給上一任一樣,是不負責、不作為的表現。

如果按照有些明史專家的這種觀點,明朝的滅亡,把責任推給張居正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進一步往上推,鄭和下西洋責任更大。

鄭和下西洋,擴大了對外貿易,大量的美洲白銀湧入了國內,改變了明朝貨幣基礎,把明朝的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繫在一起,增加了國內的經濟風險。

對外貿易是雙刃劍,有利有弊,利大於弊,但沒有有利無弊的好事,這一點恐怕都感同身受。

這個問題更復雜,與本題關係不大。又牽涉到貨幣、金融、銀本位、準備金制度、鑄幣權、貨幣發行量、對外貿易、比較利潤、貨幣兌換、匯率、泡沫經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不是幾句話說清楚的,也就不再囉嗦啦。

豹眼只是說明鄭和下西洋比張居正的改革,對明朝後世的影響更大,風險更大。但不可就此把明朝滅亡的責任推給鄭和和張居正。

總之,張居正實行的經濟改革措施,對後世影響很大,有利有弊,但明朝的滅亡,不該歸罪於他的經濟改革,否則,對張居正不公允,也就是對歷史不負責任。

這恐怕也是所謂的明史專家不敢理直氣壯的站起來,走兩步的原因。此問題值得去研究、總結,但不能以此做出定論。


豹眼看歷史


張居正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實行的萬曆新政,為明朝續命了數十年的時間。


如果沒有張居正,明朝早就已經滅亡,崇禎皇帝根本沒有機會繼位。說明朝亡於萬曆,明朝亡於東林黨,明朝亡於閹黨,都是有憑有據的事實。然而說大明亡於張居正,卻是典型的譁眾取寵的說法。


張居正去世距離明朝滅亡相差了62年,張居正去世的時候,努爾哈赤還在明軍中服役,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沒有出生,明朝滅亡的責任肯定不能全推到張居正的頭上。

在張居正上臺之前,明朝的統治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明朝內閣的官吏腐朽無能,無法改變明朝積貧積弱的困境,地方上的官員和地主豪強同謀,兼併土地虛報稅賦,導致了明朝的國庫空虛。


在明朝嘉靖年間,朝廷國庫裡面的銀兩隻夠兩三個月開支,北方的女真族和蒙古族不斷騷擾邊境,東南沿海地區倭寇入侵,明朝國內農民起義四起。萬曆皇帝繼位的時候只有9歲,如果沒有張居正力挽狂瀾,萬曆皇帝根本守不住江山。

我們來看一下萬曆新政的內容,張居正在吏治方面採用“考成法”,淘汰了一大批不支持改革,不願意作為的官吏。同時張居正還精簡了明朝的官吏結構,減少了明朝的冗官冗吏。


這些做法在改革吏治的同時,也減少了老百姓的負擔,減緩了明末農民起義的時間。在軍事方面,張居正啟用戚繼光和李梁成等名將,震懾女真和蒙古軍隊,保住了大明北部邊疆的穩定。

在經濟方面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將原來繁瑣的稅收統籌到一點,避免了稅收經手的人過多,給官吏們中飽私囊的機會。一條鞭法施行後,明朝百姓繳納稅賦的方式更加的透明,也間接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同時還增加了明朝朝廷的收入。


同時張居正還重新丈量了全國的土地,減緩了土地兼併的現象。在張居正的治理下,明朝的國力逐漸恢復,出現了萬曆中興的局面。一直到張居正去世,明朝的國庫都十分充足,從沒有出現過崇禎時期拿不出錢來的情況。

張居正為大明朝做了很多好事,然而張居正變法也觸動了萬曆皇帝的核心權力。在張居正掌權之前,明朝從來沒有出現過大臣專權的現象,萬曆皇帝對於張居正專權非常的不滿。


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將張居正抄家,張居正變法的成就也被萬曆皇帝破壞。後來萬曆皇帝連續數十年不上朝,明朝的國力再次衰落,最終一步步走向了滅亡。

很多人指責張居正,主要是因為在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為了打擊報復張居正,破壞了張居正變法時期的成就。一些人以此為依據認為張居正過於專權,導致了萬曆皇帝的反感,以至於變法的失敗。


實際上張居正不專權,萬曆也是一個腐朽的皇帝,變法最終也不會成功。如果沒有張居正的幫助,萬曆中興不可能出現,萬曆皇帝不上朝的時間可能還會更長。


歷史總探長


朱由檢上吊自盡之前故意在衣襟處寫了一句話:“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清朝人所修《明史》也在神宗本紀中說:“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

所謂的“明史專家”更絕,明非亡於崇禎,實亡於張居正之手,不過,這個專家是誰,倒是沒有檢索出來。

反正,明朝絕對不是朱由檢玩完的,他已經這麼勤快,這麼努力了,雖然他沒本事,雖然他加速了明朝的滅亡,但是他真的已經努力,所以,絕對絕對不能將明朝滅亡的責任推到他的頭上。

很多人一直在為朱由檢洗白,一直想將他的鍋甩給別人,朱由檢自己將鍋甩給了他嘴中的“諸臣”,清朝人甩給了明神宗朱翊鈞,也有人乾脆甩給了為明朝續了命的張居正。

因為,張居正給患了病的明朝下了一劑猛藥。

張居正改革有錯嗎?改革當然沒有錯,但是他改革的方式卻存在一定的錯誤。

他一看明朝政府窮得叮噹響,但是一部分手中卻富得流油,他不用想也知道原因所在,所以為了給明朝增加財政收入,為此他強勢地推行了一個政策——“一條鞭法”。

這個一條鞭法首先便是清丈出被一部分人隱瞞不報的土地,土地多了,政府所徵收到的稅自然也多了不是?爽呀,錢真的是嘩啦嘩啦的進口袋。此外,一條鞭法還統一了賦役,好處是官吏很難再從中榨取油水了。

可是,一條鞭法的弊端也很明顯,官府收稅只收錢,想繳稅?你自己賣了農產品換了現錢再來!這麼一來,百姓不得又被商賈坑了?再一個,統一賦役之後,別管是田賦還是勞役,統統給現錢,百姓到底是願意服勞役還是願意給錢,或者給不給得起錢,官府可不管,反正不管怎樣你得按時按法給錢。

可見,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有待改善,這或許也是所謂的“專家”將明朝滅亡的鍋甩給張居正的一個原因。

但是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是實實在在地增加了明朝的財政收入,充盈了國庫,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沒有錢的話明朝會亡得更快。

為了解決冗官、官員尸位素餐的問題,張居正特意推出了“考成法”。

說實話,張居正的考成法挺好,但是卻又很壞,壞便壞在他竟然想著去用“數據”考核官員們的政績,所謂“立限考事”和“以事責人”,即各級官員們想處理什麼事務的話得限定一個期限,如果到期還沒完成的話,追責當事官員的責任。

這個考成法的好處很明顯,策動了官員辦事的積極性和效率,即便是被動的。

實際上,考成法的“立限考事”也沒什麼不妥,放到現在,不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在啟動一個項目之前,誰沒有一個預期?關鍵還是在於“以事責人”,這個處罰太過於絕對了,畢竟不排除有些事確實會遭遇意外而導致沒辦法在期限內完成。

所以,考成法可以說真正地將多數官員推到了張居正的對立面,所以,張居正一倒,一個個跳出來落井下石,否定了他的改革,從而打亂了官場秩序,官場秩序亂了,明朝還能穩定?這是張居正被背鍋的另一個原因所在。

說白了,當時的官員們是在怕考成法,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

不論是一條鞭法也好,是考成法也罷,張居正的改革雖然對百姓也會有所影響,可是說到底還是動了既得利益者們的蛋糕。

他推出一條鞭法,各級官員們不僅少了能撈油水的機會,弄不好還得吐點好處出來,張居正這一皮鞭打下來,打著“為官只為為財”想法的人哪能受得了?

各級官員們原本可以安安心心地當自己的貪官、庸官和昏官,這考成法一出來,簡直要了他們的老命!還讓不讓人好好當官了?

此外,張居正還以相權壓皇權,萬曆皇帝犯點小錯也能被他罵個狗血淋頭,所以張居正一死,萬曆皇帝直接帶頭清算張居正,“皇帝效應”之下,誰會錯過這個向張居正潑髒水的千載良機?

所以,潑向張居正的髒水是一盆接一盆。

雖然不可否認的是,張居正的改革之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可總體而言還算是利多於弊,否則萬曆皇帝哪來的本錢玩了幾十年?

所以,說張居正為明朝續命並不為過,又豈會是“明亡於張居正”?

實際上,明朝到了朱由檢手上的時候還遠遠沒到不可救藥的地步,這是事實。

朱由檢之所以亡國,說到底只能怪他自己能力平平,識人不明,用人卻又疑人,用誰殺誰,這誰敢給他賣命?

他想要復興明朝,張居正雖然下的是猛藥,可好歹也是對症下藥,朱由檢這個蠢貨倒好,完全是胡亂下藥,該用的人和能用的人他不用,反倒一個接一個的殺了,然後轉頭腆著臉去用不該用的人,為此不惜跪舔。

沒錢用了,哭著求著問手底下的人借,手下人不借,他便軟趴趴地接受這個事實了,這像樣嗎?

所以,明亡於崇禎不僅是一個客觀事實,即便溯本追源也是如此,別甩鍋了。


史不知味


張居正為大明攢了雄厚的家底,但是萬曆皇帝這個敗家子揮霍光了。委實怪不得張居正,硬要怪的話,也只能怪張居正沒有來得及選好接班人,就匆匆辭世了。

張居正是有手段的鐵腕政治家。事情得從張居正的老闆明穆宗說起。

1566年,30歲的明穆宗(隆慶帝)繼位。繼位前,隆慶帝資質平庸、寬厚待人;繼位後,立馬就英明果敢。


對外解決“南倭北虜”問題,即北與蒙古議和、開市,南開海禁、剿滅倭寇;對內減輕民間負擔。敢於啟用有爭議卻有能力的人,且不加掣肘。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三個大佬,都是出於隆慶帝麾下。

隆慶帝繼位後,大明一直在改革、奮進,但是這位隆慶帝卻非常好色,被美色掏空了身體。還服用了過多的“媚藥”,36歲就死了。(據說隆慶帝曾經因為和一個妃子恩愛過度,事後臥床不起兩個月。)

隆慶帝臨死,給兒子萬曆皇帝留下了“精挑細選”的人才:高拱、張居正。這兩人都是猛人、狠人,沒有一個省油的燈。不論誰主政,都是會鐵腕改革的。

湖北人張居正幹掉了河南人高拱

(我們河南在明朝兩個大神:禹州的馬文升、新鄭的高拱。河南人在明朝很少做大官,只有他們兩個在中央舞臺上比劃了一番。)隆慶帝之所以敢大膽的追求別具特色的個人生活,完全是有高拱可以信賴。隆慶年間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是從高拱主政開始的。

隆慶帝全心全意的信賴、支持高拱,臨死還拉著高拱的手託孤:“以天下累先生。”

隆慶帝之死,高拱很傷心,也準備大幹一場報答知遇之恩。然而高拱還沒有走出悲傷,便被剛登基的萬曆皇帝罷官趕回老家去了。

高拱雖然與上古的黃帝都是新鄭人,卻絲毫沒有黃帝的寬厚、大度。高拱有王佐之才,卻也是個真小人。他做事,沒有傳統道德的束縛。他明言:“苟出乎義,則利皆義也;苟出乎利,則義皆利。”君子言利,還如此的站在道德頂峰振振有詞。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和後來的張居正有些類似。

不僅如此,高拱對待官員,和張居正一樣不講情面,“鐵面無私”。史書記載:高拱“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鬚忍,有所忤觸之立碎。”

也正是高拱的這種性格得罪人太多,造成了他的悲劇。

高拱不僅把同僚們懟個遍,還對大太監馮保不滿,一直想除掉他。隆慶帝對高拱的託孤,讓馮保恐懼不已。為保命,馮保與想主政的張居正聯合。在李太后面前說了高拱的壞話,李太后於是讓萬曆皇帝下旨,把高拱趕回老家閒居。

1577年,張居正從北京回湖北,途經河南。居然拐到新鄭的高拱家中,虛偽的裝好人、掩面而泣。把性格偏狹的高拱氣得七竅生煙,大罵張居正“又做師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

高拱臨死前,在病榻上還寫了《病榻遺言》。痛斥張居正卑鄙無恥,以及奪走自己首輔位子的過程。為以後張居正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張居正獨攬大權,力行變法。

自古變法的都是掌握權力的猛人,張居正就是這樣的人。滿堂大臣正在慶幸人見人嫌的高拱被扳倒時,比高拱更猛的張居正來了。高拱只是對大明做局部手術,張居正則是要掏心掏肺、從根本上改變大明。

張居正對當時的弊病有正確的認識,痛陳道:“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瘝曠,曰吏治因循,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遺。”

事實也的確如此。國家府庫空虛,甚至連軍餉都發不足;因為缺錢、腐敗,導致了邊境的軍備廢弛;宗室多佔土地、欺壓百姓司空見慢;官員、豪強勾結的避稅、逃稅事件各地都在做;貧富懸殊過大,百姓負擔過重。

比如張居正的老師徐階擁有24萬畝良田,其它的商鋪、錢莊等價值更大。家族子弟觸犯了法律,居然能拿出3萬兩銀子(另一說法是3萬兩黃金)賄賂主審官戴鳳翔。而當時國庫存銀,只有區區100多萬兩。

張居正和當初的高拱一樣,以不講情面著稱,但他的改革比高拱更有章法。

張居正先打好與皇帝的關係,悉心的教萬曆皇帝讀書,陪李太后聊天。然後,開始逐步的推出改革。

一,整頓“吏制”。

1573年,張居正實行"考成法",先從行政班子開始下手。以內閣控制六科、再以六科控制六部。(頗有現代內閣制的樣子。)

有什麼政務,內閣可以迅速下達到相關的部門、官員。政務完成後,也可以迅速的給予相應的獎勵或者懲罰。官員們門因此不敢懶政,為了頭上的烏紗而努力的工作,效率大為提高。

3年後,張居正露出了“獠牙",對稅收這一塊下手了。他發佈“徵賦試”,在預定額的基礎上,官員完成額在90/100以下的,一律給予處罰。

當年年底根據完成的數額,立即對官員進行了處罰。僅山東一地,就被降職處分了17人,革職了兩個人。

官員們見張居正真格的給予處罰,無不兢兢業業,不敢造次。畢竟頭上的烏紗帽,都是經歷寒窗苦讀、在科場上的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不能不珍惜。把應收的稅款,分毫不差的足額上交。

1577年,稅務總收入435 銀萬兩,而隆慶年間的年收入是250萬兩。其間差距,快翻一倍了。

二,清查土地和稅務改革。

張居正並不滿足於現狀,1578年下令重新清查土地數額,於1580年清查完畢。雖然此處清查,地方上官員和富豪們玩兒了不少“大小步”甚至“虛步”的把戲,額田比清查前還是增加了300多萬頃。(此舉,壓縮了豪強們逃稅的空間。)

在土地重查的基礎上,張居正於1581年又推出了“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並不是張居正的首創,而是在張居正手裡發揚光大的。首次是1530年嘉靖年間,由官員桂萼提出的。

主要內容是:將田賦、徭役一起徵收,同時將部分丁役按田畝分攤。賦、役除必收的糧食外,一律折收銀兩;役戶可以出銀代役。具體的徵收地方由官員辦理,不再讓原來的“里長”參與。

此法能減少徵稅的環節,壓縮了地方上貪汙的空間。也順應了當時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有利於農民按自己的要求做出選擇。標誌著稅收的實物制向貨幣化的轉變,客觀上順應了生產力的發展。於國於民,都是有利的。

但是此法也有一定的消極意義:此法沒有觸動明朝宗室、高官、富豪們的特權,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社會的貧富結構。還在不久後,又產生了新的腐敗,出現了“火耗”之類的問題。另外,此稅法只適應於江浙一帶沿海經濟發達的地區,在內地推行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次年,“一條鞭法”就立杆見影。國庫存銀700多萬兩,太倉存糧足夠10年之用。



三,建樹頗多。

軍事上。

張居正派戚繼光鎮守薊門,李成梁鎮守遼東,又派人平定了南方的叛亂。又派人在長城上修“敵臺”3000多座,杜絕了蒙古的入侵。

然後,又與蒙古的俺答汗講和,開市貿易。

1579年,以俺答汗為橋樑,與西藏建立了良好的封貢關係。

水利方面。

張居正啟用水利專家潘季馴治理黃河、淮河、運河,以50萬兩白銀治理成功。造福黃河、淮河流域的百姓,也使得運河的漕運暢通無阻。

可惜的是正當張居正的改革初見成效,大明朝蒸蒸日上之時,張居正本人卻積勞成疾。在“一條鞭法”推行的第二年,張居正還來不及對新稅法做出修正就因病去世了。

萬曆皇帝的“敗家”行為

張居正去世的第四天,萬曆皇帝就罷了潘晟(張居正舉薦的),開始清算張居正了。結果,皇帝派人抄了張居正的家。堂堂的一個首輔,家人被逼自殺的、逃亡的、餓死的皆有,慘不忍睹。

張居正的新政,也被反對派們弄得面目全非。

沒有“恩師”張居正的壓制,萬曆皇帝終於可以親政。可以大手大腳的花錢,按自己的意思活著。萬曆皇帝送愛子去開封就封,僅良田一項就給了1萬頃。

更糟糕的是萬曆皇帝沒有政治天賦,駕馭不了朝堂上大臣,也沒有決策政務的能力。沒有多久,就對政務失去了興趣。



先是因為“立儲”與大臣們發生衝突,以“怠政”抗議。後來乾脆不再上朝,直接玩起“罷工”了。

在萬曆皇帝的操作下,稅收開始下降,國庫的存銀流水般花了出去。張居正打造的高效率行政隊伍,也重新開始“腐化”。

萬曆皇帝的“罷工”,導致行政系統出現了嚴重問題。甚至,官員的任命都會出現問題。1602年,南北兩京缺尚書3人、侍郎10 人,地方上缺巡撫3人、知府25人。如此的政府,其效率可想而知。

努爾哈赤從1583年開始起兵到1616年起兵反叛,歷經33年。33年內,努爾哈赤逐步坐大到不可收拾,明朝中央居然毫不知情。滿清入關,萬曆皇帝的“罷工”,是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

張居正、隆慶皇帝在九泉之下,目睹了萬曆皇帝的“神操作”,想必會痛罵萬曆皇帝“不肖”或者“敗家子”的。(本文原創,圖片源於網絡。)


德全不畏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是大明帝國萬曆年間的第一權臣。

隆慶皇帝的時候,首輔高拱一手遮天,使得朝政成為內閣的一言堂,張居正上位之後,甚至使得他自己的威信比起皇帝來說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大明王朝滅亡於1644年,崇禎皇帝的一生遺憾落幕,背上了大明亡國之君的名號。但是後來,有人指出其實起肇於萬曆,是張居正的錯。張居正究竟做了什麼?


高拱這個人的影響力始終是一直存在著的,強如張居正,都沒能立刻擺脫他的陰影。高拱是曾經退出過內閣,擔任過兩次內閣首輔的能臣,張居正擔任過徐階的二把手,也就是內閣次輔,這個時候的張居正不過才40歲而已,而在之後高拱奪權的戰爭裡,張居正不顧徐階對自己的提拔,反而站在高拱這邊,這也就是張居正能夠位居高位的原因之一。

萬曆皇帝即位的時候,張居正被提拔做了首輔,這個時候的萬曆皇帝不過才10歲而已,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所以張居正也就可以放開手腳去改變大明的朝政,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的話,就是放飛自我。

張居正最突出的貢獻就是改革,推出萬曆新政。當時那個年代,的確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事實上,張居正很多的新政都是為國家著想的,但是其中有一條卻最終葬送了大明帝國的未來,那就是後來為人詬病的“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最早的提出是在嘉靖十年的時候,不是張居正的首創,張居正不過是覺得這個政策好,然後藉助他手裡的權勢,藉機將這條法推廣到了全國。 根據《明史》記載,一條鞭法的內容差不多是:

清丈土地,擴大徵收面,使稅賦相對均平。統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於穩定。

乍看一下,這條政策非常的好,統一賦稅徭役,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稅收制度,但是明朝稅收的情況一直都是貪腐作祟、貪腐操作的,朱元璋是農民,大明農民的田稅非常的低廉,比起同時期的日本來說簡直就是低端,大明田稅百分之二十,朝廷徵收上來的稅款低的不能再低,崇禎時期就因為這個原因國庫空虛無法拿錢去撫慰招安的士兵,導致士兵大亂,改動稅款的徵收策略其實是件好事,可是那些貪腐的人卻因此再次收穫了大利,惠民政策始終無法運用到人民身上。

“一條鞭法”實施之初,因為張居正的存在,沒人敢撼動,但是張居正卻沒有留下一個靠得住的繼承人,萬曆十年,張居正一死,萬曆小皇帝終於擺脫了“叔大”的陰影,可以正式親政,張居正生前的那些變法開始搖搖欲墜。



因為清丈土地,使得一些地主官僚被迫繳納了他們隱藏多年的“黑田稅”,土地兼併更加的嚴重,如果張居正還在的話,這些變法不僅不會受到破壞,反而還會帶領大明走向繁榮,但是卻演變成了這樣:官場腐敗更加嚴重,土地兼併使得一些官員可以貪汙更多的稅款,真可謂是“貪腐良策”。

萬曆年間還好,國家國庫還比較充盈,還能夠撐的起“萬曆三大徵”,但是到後面呢?闖王李自成起義,遼東後金虎視眈眈,大鼠疫肆虐,朝廷國庫空虛,只好加派“三餉”,但是因為這,各種“鴨餉”、“牛餉”都跑了出來,大明也就因此變得千瘡百孔了。


歷來現實


張居正表示,這麼大一口黑鍋,我背不動,我全家加起來都背不動。

大明亡國,後來人找了不少“替罪羊”,有說大明亡於嘉靖的,有說大明亡於萬曆的,有說大明亡於東林黨的,有說大明亡於魏閹及閹黨的,有說大明亡於天啟崇禎的。

甚至有人總結說:“明,名亡崇禎,實亡萬曆,初亡嘉靖”。

說什麼“大明亡國,非亡於崇禎,實亡於張居正!”,我還是很少碰見這種說法。

大明亡國,非因一端,仔細琢磨,大概四個方面。

一、兵——逃兵極其嚴重,最多時,全國逃兵竟然達到120萬,戰鬥力可想而知。

明朝用兵最鼎盛的時候,不是明太祖,而是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

明朝實行的衛所制,地方各省道有衛所,京師有衛所,北方邊疆九鎮也有衛所。每衛平均5600人,京師的禁軍上十二衛,後來發展成二十六衛,不在其數。

在明太祖後期,全國共有衛所300多,全國總兵力達到180萬。到永樂大帝時,全國衛所增加到400多,全國總兵力達到了將近280萬。至於京師總兵力,更是達到驚人的八十萬。

“國初京營勁旅,不減七八十萬,元戎宿將,常不乏人。”

所以永樂大帝和宣德帝搞了好多次北伐,把蒙古各部揍得俯首稱臣。

明朝的兵主要分兩大類,一是世代軍籍的職業軍人,二是僱傭兵,比如戚繼光的三千戚家軍,全都是僱傭兵。

結果呢,職業軍人買通上司當逃兵,僱傭兵也當逃兵,逃到什麼程度呢?最嚴重的時候全國逃兵120萬,這是史學家吳晗統計的。

《明史·兵志四》記起吳元年十月到洪武三年十一月,軍士逃亡者四萬七千九百餘。到正統三年這數目就一跳跳到一百二十萬有奇,佔全國軍伍總數的三分之一。

士兵怎麼逃的呢?舉一個例子,要打仗了,朝廷徵召衛所兵出征,到半路上,這些人就僱傭人冒名頂替自己,等打完仗了,本人再回到本衛所,而那個被僱傭的人,半路逃亡,實際總兵力大打折扣,例如明英宗在王振忽悠下去大同打也先,號稱五十萬大軍,實則二十幾萬。

明朝防範北方蒙古和東北的滿清,原來有北方的九鎮,平時有戰事,一般都是京師的衛所出征,跟邊軍一起作戰。同時調集地方的衛所作補充,明成祖的時候,京師的衛所總兵力達到八十萬,到了嘉靖帝的時候,俺答圍攻北京城,兵部尚書一統計,京師衛所竟然只有39萬,逃了一半了。

到了崇禎帝時期,李自成圍攻北京城,一統計,京師衛所總兵力竟然五萬都不到,還都是些老弱病殘。

《明史》卷二六六《王章傳》記:“十七年(1644)王章巡視京營,按籍額軍十一萬有奇。喜曰:‘兵至十萬,猶可為也。’及閱視,半死者,餘冒伍,憊甚,矢折刀缺,聞炮聲掩耳,馬未馳輒墮。而司農缺餉,半歲未發。”

到了明朝末期,明軍稍微有點戰鬥力的,就數邊軍了,就說邊軍,也人數不足,逃亡太半。而京師衛所軍的戰鬥力,簡直是渣渣,甚至當時有邊軍嫌跟京師衛所軍一起打仗丟人的記錄,因為京師軍還沒衝鋒就逃亡了,連帶著有戰鬥力的邊軍也跟著逃。

就明朝末年這種軍隊,它能攘外安內嗎?

更可怕的是,明朝越到後期,僱傭兵越多,往往容易反戈朝廷。例如,朝廷在陝西的軍隊,因為得不到軍餉,竟然跟農民軍合流,攻取城鎮,劫掠百姓。

而張居正做內閣首輔的時候,曾經大力整頓過衛所,要不然所謂的萬曆三大徵,哪來的兵?又哪來的北方几十年太平?

張居正為國家做了好事,卻要背亡國的黑鍋,他九泉之下,也會欲哭無淚吧。

二、財——稅收、藩王、豪強兼併,朝廷無軍餉可用。

關於豪強兼併土地和稅收,正是張居正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他的一條鞭法,朝廷收入大大增加,如果明朝朝廷堅持張居正的改革措施,明朝何至於有如此嚴重的內憂外患?

關於藩王拖累國家財政,我只舉一個例子,明朝山西河南有幾個藩王,結果朝廷要給這些藩王的祿米,二省集全省之力都不能承擔一半。想想全國其他地方的宗藩,拖累朝廷有多嚴重。

天下之事極弊而大可慮者,莫甚於宗藩祿廩。天下歲供京師糧四百萬石,而諸府祿米凡八百五十三萬石。以山西言,存留百五十二萬石,而宗祿二百十二萬。以河南言,存留八十四萬三千石,而宗祿百九十二萬。是二省之糧,借令全輸,不足供祿米之半,況吏祿、軍餉皆出其中乎?

以至於,崇禎帝時期,竟然無軍餉饋兵,還發生軍隊反叛等惡劣事件。既然無餉饋兵,自然兵力大減,再加上逃兵,拿什麼攘外安內?

三、官——黨爭,宦官亂政。

東林黨後來成為明朝亡國的最大替罪羊之一,原因無非是文官集團過於強勢。

而我認為,如果說到黨爭亂政,閹黨比之東林黨有過之而無不及。

閹黨為打擊東林黨,做到什麼地步?非我即敵!無論你這個是不是東林黨,只要不是我閹黨,不是魏忠賢的孝子賢孫,就被殺,被整,被流放。

所以,崇禎剛繼位的時候,朝廷已經幾無可用之人。

明朝早期,曾有太監坐鎮邊軍的規矩,到了閹黨當政的時候,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於閹黨要徹底奪過邊軍軍權。

崇禎帝又剛愎自用,後來也這麼搞,這些太監不會打仗,卻掌握著軍隊的指揮權,明軍不敗才怪。

四、帝——萬曆廢張居正改革措施,天啟帝寵信宦官,崇禎帝剛愎自用。

按說明朝的國運,一敗於正統帝時的土木堡之變,京營大軍精英損失大半,二敗於嘉靖帝內閣亂鬥,朝政進一步廢弛,三敗於萬曆皇帝廢除張居正新政,四敗於天啟帝寵信宦官亂政。

而最終導致明朝滅亡的,除了兵、財、官的問題,還有崇禎帝本人的問題。

關於崇禎帝的問題,我比較同意郭沫若的看法,崇禎帝就是剛愎自用而又“朝四暮三,輕信妄斷”,果於誅殺,因此導致“中樞調度不當”。

通俗的講就是,崇禎能力有限,又不相信百官,搞不定內憂外患。

張居正的改革,增加了國家收入,清明瞭吏治,雖然沒有解決宗藩的問題和豪強兼併土地的問題,不能使衰頹的明朝起死復生,然而也不能把明朝滅亡的鍋甩在他頭上吧。


西堤君


張居正作為明朝第一名臣,最突出的貢獻便是他的改革。然而關於他的改革措施,褒貶不一,其中詬病最大的要數“一條鞭法”。用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的話來說就是”故條鞭之利於一時者少,而害於後世者大矣”。



1.“一條鞭法”的主要內容

據《明史•食貨志》記載:“一條鞭法者,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丁糧畢輸於官。一歲之役,官為僉募。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費,量為增減;銀差,則計其交納之費,加以增耗。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與存留供億諸費,以及土貢方物,悉併為一條,皆計畝徵銀,折辦於官,故謂之一條鞭。”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賦稅貨幣化,就是將平民百姓承擔的勞役折算成銀子,比如一個農民相當於五畝田的稅,他名下有十畝田,那麼他就按照十五畝田來交稅,把原本需要小吏運輸、各級官員盤剝的實物稅改成貨幣,提高了國家徵稅效率,減少官僚系統腐敗。

不過勞役還是與人頭數掛鉤,直到清朝“攤丁入畝”才真正實現賦稅平均攤入田賦中,不再以人為對象徵收丁稅。

2.“一條鞭法”利弊分析

“一條鞭法”簡化了國家徵稅流程,大大提高了財政收入,萬曆五年,歲入達435萬餘兩,比隆慶時每歲所入250餘萬兩之數,增長了74%。財政收支結餘85萬餘兩,嘉靖以來長期財政虧虛的狀況得到扭轉,這也是萬曆三大徵的資本。

明朝由朱元璋規定的極低稅制,但同時卻又大量的雜役,形成明朝特色的“苛政猛如虎”,張居正既瞭解民間疾苦,又深諳官場套路,推行“一條鞭法”,既順手清丈了土地,又提高了國家財政收入,何樂而不為?



但很可惜,張居正是湖北荊州人,南方商品經濟發達,經濟貨幣化程度高,將各種賦、役折成銀倆,讓商人、手工業者安心生產賺錢,而不用承擔雜役,國家收了銀兩再去僱人幹活,拿錢好辦事,工作效率提高,一舉兩得。這也是海瑞在南直隸深受歡迎的原因。

但這在經濟貨幣化程度低的西北內陸地區卻行不通,由於國家收貨幣,意味著農民需要將糧食作物賣給商人,換成銀兩再交給國家,一旦遇到災年,糧食不夠吃,農民就是賣妻鬻子都交不上規定的稅額。



即便在豐年,農民把糧食換成銀兩,但畢竟銀子不能當飯吃,到頭來還要從糧販子手中買糧食,農民大哥一琢磨,吃虧了,甚至還要捱餓,橫豎都是死,還不如造反得了。山東官員在奏章裡面就說:“所謂便民一條編,其實是殺民的一把刀”。後來的李自成、張獻忠有這麼多追隨者,原因在此。

3.張居正的陰影

有人尊崇張居正,說他為大明朝延續了三十年國運,這句話不假,畢竟嘉靖時期的南倭北虜早就讓明朝感到身體被掏空。正如上文所說,張居正在做出卓越貢獻的同時,他的一些缺點在當時那個時代也被無限放大了。

例如他將他的三個兒子,全部高中進士,用《明史》的話來說就是“自居正三子連登制科,流弊迄今”,內閣首輔公然為後代走後門,從此天底下再也沒人相信科舉的公正性了。



又如他不讓小萬曆大興土木,自己卻住著豪宅,不讓皇帝亂添置宮物,自己卻坐著32人抬的大驕子,實打實的欺君之罪。

不過這都是他的個人作風問題,比起後來東林黨人訕君賣直,算是小巫見大巫了。要知道就連張居正“奪情留用”也是皇帝下的指令,並沒有真的禍國殃民。真正導致亡國亡天下的,是理學士大夫的集體沉淪,罔顧國家危亡,對江南大商人士紳少徵甚至不徵稅,對農民加徵“三餉”,無視遼東戰禍,避免武將勳貴掌兵,用錢砸了個面子工程“寧錦防線”,結果確實明朝滅亡了它也沒被攻破,可是天下都丟了還要那幾座關外小城幹什麼???



所以天下之亡,決不能怪到張居正頭上,實行一條鞭法確實在大明捉襟見肘的財政創傷上撒了把鹽,治好了稱為消毒,治不好就說是殺雞取卵,豈不是很怪?


春秋正義


大明王朝從1368朱元璋開基,到1644年崇禎朱由檢煤山上吊結束,一共經歷了276年,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的贏得天下,當朱姓天下穩固以後,太祖朱元璋的後代們開始享樂,以至於荒廢大明的事業。

明朝以崇禎自縊結束,明的滅亡,很多學者認為不是崇禎的原因,實際滅亡的根源來自張居正。大家知道張居正是萬曆的老師,也是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權傾朝野,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萬曆新政‘’。張居正的改革讓走向衰落的明朝重現生機,國家出現了興盛的景象,歷史也稱‘’萬曆中興‘’。

要說明朝滅亡是張居正造成的,這未免有點言過其實,我也看過很多人寫的文章,也有說其實明朝滅亡在朱元璋時期就有埋下伏筆,因為朱元璋殺戮太重,分封諸王。有充分證據的說法都是有道理的,要說張居正一點責任都沒有,那也是說不過去的。

張居正作為萬曆的老師,有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加上與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的結盟,內外都能兼顧,馮保是萬曆的大伴,一直陪伴萬曆成長,可以說對萬曆的一切都瞭如指掌,所以他們很輕易的扳倒了內閣首輔高拱,張居正理所當然的成了

首輔,張居正與馮保的合作是完美的。他們實際上控制了當時大明的全部權力。

張居正並不是一個只會玩弄心機的人,他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所以在成為內閣首輔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的改革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整飭吏治,而是是梳理經濟,三是加強邊防。

吏治方面推行考成法,制定考成制度,對所有的官員政績進行考核,考成法加強了對官員的管理。當然考成法也有不足,那就是比較呆板僵化,靈活度有限。由於總監督是內閣首輔,這肯定讓內閣走向了官員的對立面。而且很多基層官員為了完成考核,做些危害老百姓的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任何改革的初衷都是好的,只是

堅持下去太難,從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以及張居正改革來看,沒有頑強的毅力和長久的堅持是很難成功的,張居正的變法開始效果不錯,只是在張居正去世後,沒有人延續他的改革路線。萬曆直接把張居正的改革否定掉,萬曆的無知讓大明王朝政治經濟狀況急劇下滑,衰敗之像已經出現,這也許就是大明走向滅亡的開端。

經濟上實行一條鞭法,真正的精準掌握土地數量,勞役賦稅,攤丁入地。用

銀兩折算所有的費用。這跟秦始皇統一貨幣有類似之處,簡化繁瑣的流程,辦事效率明顯提高。雖然一條鞭法沒有一直走下去,但我們不能否認它的效果。嘉靖後期明朝國庫已經空虛,隆慶元年,國庫的銀兩已不夠維持正常開支,拖欠軍餉、拖欠工資,運行舉步維艱。但在張居正改革之後,納稅土地多達近800萬公頃,糧食儲存超1000萬石,可以維持10多年的供給,國庫銀兩有6千萬。國家是富了,但由於將全部的賦稅都轉換成了銀兩,如果出現災情和物品價格變化,就苦了老百姓。張居正去世後,萬曆也沒有足夠的用心去解決這個問題,民怨越積越深。

在軍事邊防上,張居正重用了戚繼光和李成梁,這兩個人都是非常厲害的角色,有他們把守,大明的邊防穩定。可凡事有利就有弊,李成梁本想好好利用努爾哈赤,沒想到努爾哈赤的夢想是整個中原,最後他的後代實現了這個夢想。

說到這裡我倒覺得,所有在大明歷史上留下輝煌一筆的人,都為大明王朝做了應有的貢獻,他們所有的付出都會影響到大明的運行,因此他們也都要為大明的滅亡負責。也許一個朝代的興衰是一個歷史的規矩,一個封建王朝的更替與滅亡也是自然的事情。要說明朝滅亡的主要責任是誰?我的答案是‘’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