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鼓励,增强“心理弹性”避免孩子成为“玻璃心”

幼儿园老师曾经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在一次美术课上,有几个孩子把颜色涂到了外面,老师就对孩子们做了提醒:“眼睛看着自己的笔尖,慢一点儿涂,这样就不会涂在外面了。”老师说完后,有两个孩子开始按照老师提示的方法涂色,另外两个孩子被老师提醒后,很不高兴,其中一个孩子居然哭了。老师也觉得很纳闷:“我只是做了提醒啊,也没有说严厉的话,这个孩子简直就是‘玻璃心’哪!”

什么是“玻璃心”,指那些容易受到打击,心理承受力不强,过分脆弱的人。如今似乎越来越多的孩子也有着一颗易碎的“玻璃心”。

用对鼓励,增强“心理弹性”避免孩子成为“玻璃心”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有“玻璃心”


第一,孩子的个性气质。气质有一个维度是敏感性,是说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敏感度,敏感的孩子能觉察到别人觉察不到的事情,容易对别人话语和行为产生更激烈的反应。别人不经意的表情和语气都会引起敏感孩子内心的波动。

另外,敏感的父母也容易养出敏感的孩子,孩子从父母那里容易遗传敏感的基因,二是敏感的父母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容易把小事放大,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会受影响。

第二,父母的过度保护,容易造成“玻璃心”。有些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过度照顾,过度保护,舍不得孩子做一点事情,舍不得孩子受点委屈,总觉得孩子小,替孩子一手包办,让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也容易造成孩子的“玻璃心”。

第三,对孩子过多的赞扬也会造成孩子的“玻璃心”。很多家长喜欢对孩子说:“你最棒”“你是第一。”这样的夸奖和赞扬会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过度膨胀,一旦他发现自己不是第一,不是最棒的,不接受现实就容易造成“玻璃心”。

用对鼓励,增强“心理弹性”避免孩子成为“玻璃心”

玻璃心的孩子需要增强“心理弹性”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Riehardson”,中文的意思是“心理弹性”,简单的说就是人对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

听起来很绕,说白了就是,我们人的心理是否能像弹簧一样,面对压力、挫折的时候,回弹到原来的状态。相当于“心理韧性”或“复原力”。

前几年新闻报道,有位学生上课偷看小说,老师发现了,批评了他,并让他罚站。谁知道学生从老师办公室出来后,直接从4楼跳了下去,老师顿时吓傻了。

这就是玻璃心的孩子,心理弹性弱,面对“玻璃心”的孩子,我们需要帮助他增强“心理弹性”。心理弹性强了,孩子面对批评或困难,就不会承受不了,更不会轻率地拿生命开玩笑。


用对鼓励,增强“心理弹性”避免孩子成为“玻璃心”

以前家长们总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一旦孩子犯错了就会进行重罚。虽然这样的做法如今很多人已经不认同,但是大多数家长还是觉得“该批评批评,该教育教育”的理念。

但是,当新闻上不断有学生动不动离家出走、跳楼的事件时,家长们害怕了,他们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对孩子说重的话,因为他们越来越觉得孩子其实也非常敏感,担心自己言语不当给孩子造成伤害。

那批评孩子难以接受时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改善孩子玻璃心呢?


用对鼓励,增强“心理弹性”避免孩子成为“玻璃心”

善用鼓励和表扬,增强孩子“心理弹性”,改善“玻璃心”
1、父母要鼓励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项著名的实验:研究人员抽取了400名学生,请他们分别完成一个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所有孩子都出色完成了。学生随机被分成2组,一组被评价为,通过努力出色完成任务,另外一组被评价为很聪明。

第二、第三轮实验中改变规则,让孩子自行选择任务。实验结果显示,被夸奖聪明的孩子都不喜欢接受艰难的任务。因为这些孩子清楚,只有获得好成绩才可以得到表扬,而艰难的任务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这个调查说明,随意地表扬孩子,反而取得了相反的效果

实验人员解释说,被鼓励“努力”的孩子,会产生自己可以掌控结果的感觉,他们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被表扬“聪明”的孩子,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与否不在自己的掌握中,而在于天赋。在后期长达20年的追踪中,这些孩子形成了这样的推理模式:我很聪明,所以我不需要那么努力用功。

由此可见,不同的评价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用对了鼓励就能给到孩子信心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坚持不懈努力的毅力,不会因为一次的失败、一点小事、一句别人的指责否定自己。


用对鼓励,增强“心理弹性”避免孩子成为“玻璃心”

2、运用正确的鼓励方法鼓励要注重过程,少评价结果

父母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眼睛不要总是盯着孩子没做好的事情,要看到孩子的努力。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的演出中出了错,妈妈可以说:“妈妈看到你一直在努力跟着节拍,连配饰掉了也没有看一眼,更没有慌张,如果继续多练习,你会跳得更好的。”

这需要父母有积极的心态,欣赏的态度,在不满意的事情中发现值得表扬的方面。孩子洗碗把碗打碎了,父母可以告诉他:“你能帮妈妈洗碗说明你是个勤劳的孩子,碗湿了水很滑,下次你可以试试两个手拿。”这对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也很有帮助。

鼓励表扬要落到具体的细节上。这就要求父母细心观察,少说不走心的表扬话。

孩子用积木搭起了一座高楼,父母可以说:“哇,我发现你的高楼的设计很细心,上面有窗户、避雷针,还有一个露天阳台,真的很特别哦!”


用对鼓励,增强“心理弹性”避免孩子成为“玻璃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