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導讀:

歷史上有一個北方遊牧王朝,他的名字叫做遼,這個王朝的主體民族是契丹人,他們最早在唐代武周時期就已經在北方生存發展,在唐末的時候開始建國,與北宋又打又和、相愛相殺和睦相處了一百多年(檀淵之盟),在遼國的統治者看來,他們與南方的北宋王朝的皇帝乃是兄弟,因此遼國與北宋有兄弟之國的稱呼。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檀淵之盟

但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不可能一直友好共處,尤其是北宋一直對遼國非法佔據的燕雲十六州很感興趣,於是面對遼國陷入危機(女真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時候,北宋馬上背棄了曾經的兄弟誓言,選擇與女真進行海上之盟,約定共同討伐遼國——聯金滅遼。

對於歷史悠久的遼來說,這無異於一場災難,數百年的國祚似乎就此付之一炬,然而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儘管遼國很快在北宋與女真的夾擊下走向覆滅,但是遼國的國祚居然以另一種方式得到了延續,並且意外的改變了遠離故鄉的異國地區的命運。而造就這一切的,卻是一個越獄大師,他的名字叫做——耶律大石。

耶律翰林:一位通曉漢文化的遼國契丹進士

遼國與宋國之間的相愛相殺的往事大家基本上都耳熟能詳,但除了軍事上的關係,他們的各種文化交流在檀淵之盟之後變得更加頻繁,漢文化越來越被遼國貴族們所接納,他們不再對漢文化抱有敵視態度,甚至還會主動學習漢文化,乃至就連他們遼國的皇帝耶律緒隆都極為注重漢文化的學習,甚至以契丹文翻譯《白居易諷諫集》。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遼國皇帝耶律緒隆

在這種大環境薰陶長大的遼國貴族們往往都對漢文化頗有了解和研究,作為宗室子弟的耶律大石也不例外,他自小就對漢文化頗有研究,不但將漢語學得爐火純青,還將科舉考試要求的內容學得純熟,在他成年後,如果不是因為契丹貴族獨有的髮型,幾乎沒有人能將他和普通漢人士子區分的開。

更難得可貴的是,如此飽學的耶律大石也沒有疏忽了作為契丹貴族必須要掌握的騎射本領,在當時很多契丹貴族奢靡無度以至於幾乎完全忘記了祖先的騎射本領的大背景來看,耶律大石堪稱能文能武。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耶律大石

因此耶律大石在參加遼國科舉考試之後,毫無懸念的成為了整個遼國曆史上空前絕後的第一位契丹族進士,這是極為不尋常的,也讓朝中契丹貴族極為刮目相看,所以他一被錄取,朝廷馬上讓他擔任翰林:在以往,進翰林院的都是飽讀詩書的漢人,如今終於有了契丹族的翰林,這是遼國貴族們的無上光榮,也足以說明如今契丹貴族們漢文化水平之高。

當然了,很明顯,這種翰林對於耶律大石來說,必然也只能是個起點,他的前途無量是可以預料到的。所以他成為了翰林院的頭一位翰林之後沒多久,皇帝就將他外派到地方委以重任——直接一上來就讓耶律翰林擔任地方區域性高級長官“刺史”和“節度使”。

官運亨通的耶律大石與國事日頹的大遼

耶律大石的起點比起同齡同族的其他耶律貴族們已經是很高了,而這種起點帶給他的最直接的就是官運的極大亨通,這一點很好理解,畢竟這種本族人才自然是要從上至下尤其重視的。所以耶律大石很快就擔任了地方區域性高級長官“刺史”和“節度使”,並在此之後又被朝廷委派為上京刺史。

與官運亨通的耶律大石比起來,此時的大遼狀態則很差,女真人的崛起幾乎要了大遼的老命,女真人的怒火幾乎使得遼軍一觸即潰,而女真人暴行也讓無數牆頭草的草原部族改換門庭。在女真人狂風驟雨的打擊下,國事日頹。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遼國中京南京示意地圖

彼時的皇帝是天祚帝,他在國事日頹的情況下,拋棄了部下和“中京”,一路向西逃往雲中一帶,女真人迅速擴大戰果,攻克大遼中京。中京失陷、皇帝西奔逃竄後,耶律大石被裹挾著逃入南京(當時遼國的南京就是現在的北京),他的命運開始發生改變——曾經的那個官運亨通的耶律大石,此時必須要擔負起拯救大遼的使命。

擁戴新帝、力挫宋軍

在三百多年後的明朝正統年間,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皇帝沒了(被俘),可眼下就是生死存亡的時候,該怎麼辦呢?答案其實也不復雜,擁戴一個新皇帝就可以了。但是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如果有一天那個沒了的皇帝再次掌權,擁戴之功轉眼就是階下之囚。

耶律大石在南京擁戴了天祚帝的堂兄弟耶律淳為帝,作為回報,耶律淳將耶律大石任命為軍事總統帥,讓這個耶律大石全權負責南京防衛。耶律大石上文已經說過了,他對漢文化比較仰慕,而且對於兄弟之國宋朝還抱有幻想,於是派遣使者試圖挽回宋遼關係。

然而耶律大石低估了宋朝統治者的好大喜功程度,或者說耶律大石高估了宋朝這個天朝上國的戰略眼光,宋人不但對他的示好不聞不問,反而一致認定這就是一舉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大好機會——天賜不取,必受其咎!

於是宋朝調兵遣將越過黃河,殺氣騰騰的撲向大遼的南京,據說足足出兵二十餘萬大軍。後世有人對宋朝的背信棄義做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評價,說這時候的宋代朝廷是典型的只聽得懂拳頭意思的統治思路,沒辦法和他們好好講道理的——見小利而忘命。

所以耶律大石極為憤慨,他被宋朝的虛偽所激怒,也對曾經的幻想感到羞愧,於是耶律大石親自披掛上陣,帶著殘軍重創來勢洶洶的河北宋軍,將宋軍據說二十萬的大軍殺得七零八落,遼軍一路追殺潰兵,於白溝河斬獲五萬餘級。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然而危機還沒結束,由於南京資源不夠,無法分發足夠的禦寒衣物,外圍的雜牌精銳“怨軍”(這是一支由遼東饑民組建而成的軍隊)很快鬧起了譁變,耶律淳對此極為憤怒,於是帶人前去彈壓,正在此時,女真部隊突襲殺來,遼軍一觸即潰,連丟燕雲六州之地(金軍乘勝佔領成、懿、濠、衛、顯、乾州)。

在此刺激之下,耶律淳一病不起,很快就去世了,而怨軍首領郭藥師害怕事後清查會給自己以及部下招致禍患,竟然抓住機會攜精兵八千、騎兵五百以及一州四縣降宋。宋朝統治者大喜過望,認定這就是一舉收回燕雲十六州的絕佳機會,由郭藥師選派精銳騙開南京城門,裡應外合之下宋軍一舉攻入南京,然而耶律大石親自組織發動巷戰反擊,宋軍在巷戰中再次被打得大潰而奔逃,耶律大石再次縱兵追擊,將宋軍殺到膽寒肝裂,遠遁百里。

逃獄大師的逃亡之路

宋朝統治者實在太想要燕雲十六州了,以至於看不清楚眼前的局勢,但耶律大石看得清楚,繼續在這個南京待著就是被宋金夾擊包餃子的下場,自己已經盡力了,守不住了。於是耶律大石帶著精銳在金軍發動下一輪來自東部和北部的進攻時,帶著人馬頭也不回的一路西逃。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轉進如風的耶律大石可能那時候沒想到,自己的一路西逃會帶來如何的蝴蝶效應,也不知道自己的這一路西逃,會給自己帶來一個逃獄大師的稱號。耶律大石想去投奔天祚帝在雲中大同一帶構築的軍事堡壘,但運氣不太好,與金國西征大軍剛好遇上,所以耶律大石被俘,他被俘的時候剛好是三月,第二年三月的時候,他逃了出來——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一年時間,他不但沒死,還在逃命路上又拉起來了一支大概八千人的隊伍。

耶律大石往哪兒跑呢?還是往西跑,畢竟天祚帝就在西邊。這一次耶律大石很順利,他很高興的找到了天祚帝的“青冢大營”,但是天祚帝很不高興,因為尾隨而來的還有金人的大軍,天祚帝認定是因為耶律大石做的帶路黨,再加上因為耶律大石自己曾經擁戴過其他皇帝,所以天祚帝完全找不到理由原諒這位耶律大石——天祚帝下令將其逮捕入獄。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耶律大石沒說什麼,當晚就再次越獄成功,砍死了說自己壞話的蕭乙薛、坡裡括二將,順帶著還帶走了兩百親兵,接下來怎麼辦呢?繼續跑唄——於是耶律大石繼續向西跑。

這次耶律大石不回頭的跑的很遠,一直跑到了大遼昔日邊陲可敦城,再往西就是荒漠無盡了,於是耶律大石搖身一變,自稱是大遼的王爺,輕鬆騙走了可敦城的守軍以及周邊畏服大遼威名的部族,隊伍再次從兩百人上升到了數萬人,耶律大石要幹嘛呢?他要繼續向西走。因為耶律大石很清楚自己的情況,要是繼續留在這裡,等待他的必將是女真人的追殺,熟讀漢文化的他知道,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迫高昌、收東喀喇、建西遼、謀復國、再西征

向西真的容易嗎?答案是否定的,遠的不說,單單西邊的東喀喇汗國和東邊的高昌國就不太歡迎耶律大石的到來,不歡迎的方式也很簡單——揍他。這支上萬人的隊伍一會兒被東喀喇汗國揍,一會兒被高昌國打,一路上損失慘重,差點一路潰敗到返回可敦城。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但終究人家耶律大石沒有返回可敦城,他還是站穩了腳跟——他甚至一次性直接掠奪走了東喀喇汗國兩萬七千戶的牧民,這些牧民到手之後,雖然日子還是難過,但實力對比就開始反轉,他極為擅長搞外交,在與高昌、東喀喇汗國的交手中,高昌與東喀喇汗國儘管佔據主場優勢,但總被耶律大石花言巧語所欺騙,反而日趨沒落。

僅僅兩年,攻守易勢——高昌率先宣佈臣服於耶律大石;在東喀喇汗國阿赫馬德汗死,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邏祿人叛亂,被迫邀請西遼出兵協助平亂。大石很快平定了康裡和葛邏祿,並把東喀喇汗國降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帶為西遼直轄領地。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有了自己的地盤(虎思翰耳朵)之後,耶律大石改元建制,國號依然是遼,史稱“西遼”,這是耶律大石的勝利,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實實在在的拯救了大遼的國祚。

西遼建立後,耶律大石馬上著手進行復國反攻,但是很遺憾,當年兩百人可以過去的大漠戈壁,如今數萬精銳卻因無法保證後勤而損失慘重(耶律大石指派手下大將蕭斡裡剌率軍七萬出征,因牛馬多死被迫撤回)。耶律大石明白再無東歸機會之後,便再度將目光轉向西方。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卡特萬之戰:塞爾柱帝國的榮光為耶律大石所滅

對於國勢日隆的這個西遼,周邊國家,尤其是西喀喇汗國對此極為忌憚,在西遼確實將軍力往西方調遣之後,西喀喇汗國試圖調遣馬赫穆德汗的軍隊進行抵抗,然而結果是徒勞的,況且在耶律大石的操作下,西喀喇汗國內部後方的葛邏祿人開始反叛,眼看大勢將去,於是西喀喇汗國開始向更西的國家,也就是正處在鼎盛時期的塞爾柱帝國進行求救。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塞爾柱帝國蘇丹桑賈爾本就正對擴張很感興趣,接到如此求援恰似瞌睡送枕頭,馬上帶著十萬人的部隊東進,正在後方鬧事反叛的葛邏祿人完全不是對手,紛紛向西遼耶律大石求救,耶律大石接到求救之後,馬上親自披掛,帶著精銳七萬人進行御駕親征。

桑賈爾並不瞭解這位耶律大石的過去,也不曾聽過大遼曾經的威名,作為蘇丹的他寫了一封信,要求耶律大石識時務的投降,並且宣稱自己手下的戰士甚至能用弓箭射斷耶律大石的頭髮。耶律大石對這種小把戲卻絲毫不在意,點起兵馬就尋求與桑賈爾的決戰:繼那一年大唐的怛羅斯戰役後,這也是歷史上第二次東亞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正面對決。史稱卡特萬之戰。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耶律大石戰爭經驗豐富,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提前在桑賈爾大軍到達之前抵達預定戰場,讓軍隊背靠達爾加姆峽谷進行安營,等到塞爾柱帝國大軍到達後,雙方在撒馬爾罕以北的卡特萬草原進行對峙。

對峙過程中,耶律大石發現敵軍數量雖然佔據優勢,但立足未穩,且老兵基本上都於中軍殿後安營,於是率先出擊——派六院司大王蕭斡裡剌、招討副使耶律松山等率兵攻塞爾柱帝國軍右翼,樞密副使蕭剌阿不、招討使耶律術薛等率兵攻打其塞爾柱帝國軍左翼,耶律大石親率部隊攻打老兵數量最多的中軍部分。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戰爭過程極為慘烈,戰爭的結果極為簡潔——桑賈爾的塞爾柱大軍敗逃,桑賈爾的妻子、左、右翼統帥均被俘虜,而《 遼史》記載塞爾柱帝國軍的陣亡者橫屍數十里。

歷史學家評價卡特萬之戰:歷史上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戰爭,在呼羅珊也沒有比這更多的傷亡.... 自此“塞爾柱帝國不可挽救的失去了阿姆河以遠的地區”。

卡特萬之戰後,塞爾柱帝國的勢力退出河中地區,西遼成為中亞霸主。耶律大石隨後率軍進入撒馬爾罕,立馬赫穆德之弟伊卜拉欣·伊本·穆海默德為桃花石汗,繼續讓其統治西喀喇汗國。耶律大石還派大將額兒布思出兵花剌子模,在該地燒殺搶掠,迫使花剌子模向西遼臣服並且每年繳納貢稅。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戰爭結束後,可能耶律大石都沒有想到,他的大名甚至陰差陽錯下被傳到了十字軍的耳裡——在當時的歐洲流傳著東方世界有一位神秘的約翰王,他是基督教的捍衛者,甚至有狂熱的基督教徒因此勸說教皇發動第三次十字軍東征,與約翰王東西共同夾擊異教徒。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而耶律大石的名字在這之後也成了西遼帝國的代稱,在耶律大石死後,金、西夏、南宋等國家對西遼的後代君主皆稱為“大石”,值得一提的是——俄語、 阿拉伯語、 拉丁語中 中國的發音類似於“契丹”,據說都是受耶律大石西征的影響。

總結:

耶律大石的一生無疑是極為具有傳奇色彩的:大遼耶律大石傳奇的一生——一個飽學的翰林,一個善戰的契丹貴族,一個擁戴皇帝的權臣,一個越獄大師,一個光復大遼的君王,一個意外終結塞爾柱帝國輝煌的東亞勢力。

耶律大石:一個越獄大師,他的逃亡最終終結了塞爾柱帝國的輝煌

讀史至此之時,常讓人思考,若是當年耶律大石於西域站穩腳跟之後,成功揮軍東進,能否光復彼時的大遼故地,又能否參與與金朝、南宋、蒙古。西夏等國的博弈呢?誰也不知道,但耶律大石已經用自己的傳奇一生告訴了我們,沒有什麼是徹底的失敗,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