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客常說“普洱茶是喝茶人的終結,是茶人的最後一站”為什麼呢?

景素韻味


我喜歡這個問題,給大家回答一下

正常情況下我們會把茶葉區分開,根據產地分佈和種類大致可以分成這麼幾類

1.綠茶

2.紅茶

3.白茶

4.黑茶

5.烏龍茶

6.黃茶

7.花茶

……

根據產地分佈中國從南向北一直到北緯43度都茶葉產區,各個產區都有自己的特色茶葉,不一一講述

為什麼說普洱是喝茶的最後一站,中國的茶是一種道,一種文化。

綠茶,花茶,黃茶,烏龍可以分為一類,一般當年茶當年喝,存放週期很短,時間長了就不好喝了

紅茶算是一類吧,小種,滇紅,金俊眉等可以存放兩三年,當然當年喝最好

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湖南,廣西,湖北,四川都有產地

白茶,福建福鼎白茶算是個標杆,純生曬出來,可以長時間儲存,分為白毫,牡丹,貢眉,壽眉

剩下的就是普洱了,分為生茶和熟茶,生茶沒有發酵,熟茶經過發酵,都可以長期存放,又分為臺地,大樹,古樹茶。時間越久,茶越香。

簡單點講,什麼是文化?

文化就是歷史,就是時間,綠茶只有當年喝,一年一個味道,普洱每一年的味道都不一樣,每個品類的味道也不一樣,甚至每個山頭的茶葉都有差別。

而且存放的時間可以很久,時間就是歷史,每一餅茶都有故事,有歷史有故事就有文化,越研究發現發深奧,所以普洱是喝茶人的最後一站,因為可以研究一輩子。

熱愛才有價值,炒作的不是茶,是文化

普洱茶文化也有歷史



卓越前程獵頭


原來是一個不愛喝茶的人,但有一段時間朋友說熟普早上喝能刮油,因為確實肚子太大了,所以那段時間開始接觸到普洱茶,喝了一段時間的空腹熟普以後覺得還不錯,效果挺好,胃也挺舒服,慢慢喜歡上了喝茶。但過了一段時間周圍的朋友慢慢改喝生普了,我也就跟著喝上了生普。生普的香氣和口感確實比熟普來的更加精彩,這時候就迷戀上了生普,而且也開始自己存茶了。一天不喝就感覺少了點什麼。普洱生茶對胃不好的人還是蠻刺激的,特別是年份比較輕的,不能多喝,一定要飯後,最好喝年份老一點的。最近這兩年也接觸到福鼎白茶,老婆非常喜歡白牡丹,所以經常晚上下班回來泡上一壺白茶兩人聊天喝茶。在單位我就拿巖茶肉桂招待客戶,因為肉桂的香氣大部分人還是很喜歡的。綠茶,黑茶也接觸過,但不是很喜歡。其實某一個人迷戀一種茶是很正常的,但也可以多接觸一下別的茶,都經常輪換著喝,我覺得這樣更加精彩。


你想要的我做不到


這個問題非常好。也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小時候,大人們經常喝茉莉花茶,聞一下,確實非常香。看著他們愜意的樣子,應該算是美味了。

長大後,同事們喜歡喝毛尖,也有領導喜歡龍井茶。看著幾片茶葉在杯中懸浮搖曳,品入口中,沁人心脾。這都算是一種工作之餘的享受。

而立之年,胃也讓酒喝壞了。綠茶基本不喝了,開始喜歡鐵觀音、烏龍,偶然也喝一點滇紅、大紅袍。這些都隨著胃口的感覺走,談不上喜歡與否。

不惑之年,奉調雲南工作。親朋好友送別時,讓我帶點好普洱茶回來。在我印象中,普洱茶都是幾百幾千的貴族茶。至於為什麼,我完全沒有概念。迷上普洱茶,是在喝過60年出口馬來西亞的迴流老茶之後,食髓知味的感覺讓人難忘。總結一下,對普洱茶的感覺如下。

1、普洱茶是後發酵全發酵茶,有暖胃驅寒的效果。

2、普洱茶不同山頭不同口感,苦澀香甜韻皆不相同,但總有一款適合你。

3、普洱茶經久耐泡,滋味濃郁,雖然價格相差較大,其實,性價比是很高的。

4、普洱茶如果保存合理,越陳越香,越陳越厚。品普洱茶能從時光流逝中找到愉悅感,其收藏價值是其他茶品不具備的。

5、品普洱茶追求茶道精神,要有恭敬心,能有獲得感,讓你找到先苦後甜的人生感悟。

正如人的一生,從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到小有所成,功成名就。品普洱茶正是人生體驗的自我回味。









正源居古茶坊


一直喜歡喝茶,喜歡鐵觀音,喜歡肉桂,喜歡金駿眉,還有一段時間喜歡碧潭飄雪一類的花茶,但對於普洱沒太多好感,之前喝過熟普,味道完全沒有吸引力。五年前,因為樓下開了家普洱茶館,開始真正接觸普洱。

為了招待朋友,在茶樓存了一餅熟普,只是作為應酬需要才來喝一點。直到有一天,廣西的兄弟送我兩餅茶,還有一個塑料袋,裡面裝了大約四泡散茶。

馬上約了懂茶的朋友開喝,就是這四泡散茶——明前古樹班章,讓我喜歡上普洱!

沒想到普洱生茶如此好喝,香氣霸道,回味悠長,既有綠茶的苦澀生津,又有花茶的滿屋飄香,重要的是,從第一泡到第十泡,味道不減還有悄然變化,如果是綠茶花茶,三泡之後就等同白水了。

以前一直沒喝過生普,總聽說生普要放幾年才好,這次算是重新認識普洱。一起喝茶的朋友也懂胃口,過了兩天又一起約茶,帶來了他存放兩年的純料班章生餅,這一次,讓我徹底愛上普洱!

存放兩年的普洱香氣依然濃烈,口感更加醇厚,生津,回甘,感受後背發熱,微微出汗,渾身舒泰,朋友說是茶氣足的表現。

從此先找班章,找大白菜,找八八青,找九二方磚,找老生普號字茶,每一種知名的普洱都想嘗一遍。後來花費太高了老婆有意見,又改追冰島,追薄荷塘,追昔歸,追那罕,不同的山頭又有不同的味道,每找到一款好茶,就會杯不離手,心生歡喜。

題主問為什麼說普洱是最後一站,我想,大概因為普洱茶的口味帶來的豐富體驗,以及藏茶帶來的感覺的提升和等待生茶更佳轉化的樂趣。觀湯,聞香,生津,回甘,喉潤,每一泡茶,從第一道到最後一道,感受都有不同。

每個人喜歡的口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普洱茶有生普和熟普、老茶和新茶,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喜好。也不是越貴越好,有些老茶很貴,我卻不喜歡。

可能是因為班章的香而入道,朋友都說我起點太高,現在的珍藏茶是多款班章,口糧茶是十年的景邁生普和昔歸生普新茶。景邁口感順滑回甜明顯,存放十年茶湯醇厚飽滿。昔歸的香氣濃郁不輸班章,雖沒有那麼霸道,喝起來也如沐春風。

如今,老婆也被我帶著喜歡上了普洱,尤其喜歡香味的生普新茶,每晚泡上一壺,邊聊天邊喝茶,不亦樂乎。

如果你也喜歡茶,一起聊聊吧








vista營養師


終結我理解的含意是專業會喝茶的人,把不會喝的PK下去。因為我對茶葉就是小白,不會品茶,品不出茶的精華。我外地朋友經常會帶茶葉來,西湖龍井,正山小種,金俊眉,小青柑什麼的,喝著還可以,小青柑也屬於普洱吧。我兄弟從雲南大理給我捎來的普洱茶,我真喝不習慣,像個窩頭一樣大,挺硬,還弄不開,口感也不習慣。讓我送人了。這說明只有老茶客才會煮普洱茶,才能喝出裡面的精華,文化。把我們這些小白都給終結掉了。不知這樣理解對不對。





山東龐哥



墨啜同學


普洱茶是喝茶人的終結,是茶人的最後一站,這句話不夠嚴謹。

不嚴謹之處在於,喝茶的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江南的人就喝慣了龍井、碧螺春之類的綠茶,很多人一輩子走到哪裡都好這一口綠茶。普洱茶,他們反而覺得不夠細膩。

然而,這句話讓很多茶人認同。

則在於,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喜歡香氣豐富,口感強烈可以選擇生茶;喜歡湯感順滑,可以選擇熟茶。

普洱茶也有新茶、老茶之分,喜歡茶清香、新鮮,有新茶可選;喜歡茶的變化,感受不同時間的轉化,有老茶可選。

因此,如提問所說,雖不夠嚴謹,但也是對普洱茶的一種認可,口感豐富,也可以感受時間轉化的味道,選擇自己喜好而已。


拙閱


如果要稱“老茶客”,我認為我是一個典型的“老茶客”!從小到大都喝茶的“老茶客”!

做為南方人,在水質不太好的時代,每家每戶都會用壺燒開水,壺裡放入茶葉泡茶喝。只是茶葉是當地農村的細茶,有些放了香草香,有些烤了松木香,有些煙燻楓毛球果香……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

至於提問者提出的“普洱茶是喝茶人的終結,是茶人的最後一站”,我認為這是明顯地帶人入“圈套”,讓好普洱茶的人沉底不起,沉迷不已,也讓不愛普洱茶的人趨之若鶩,幻想不斷。

實際上,就喝茶的我而言,如果以2000年前後作比較,以2010年至今作對比,就會有不同的認同。

1995年2000年以前,對龍井茶,碧螺春,岳陽毛尖,君山銀針等毛尖類茶非常喜歡,經常與人分享,經常換著泡茶喝。

2000年至2005年之間,大紅袍,鐵觀音,人參烏龍茶,臺灣烏龍茶等半發酵茶比較喜歡喝,還有很多人特別追求人參烏龍茶。但是我只喜歡鐵觀音茶葉。

2006年至今,由於物質豐富多彩,吃香的喝辣的,吃飽喝足的人多了,肚子肥胖了,加之臺灣人在大肆宣傳炒作普洱茶,泡普洱茶的人越來越多,消費量也越來越大,一時間,普洱茶概念深入人心,追求普洱茶的人也越來越多……當時還有很多人自稱高端消費者,不是普洱茶不待見,還美其名曰“茶至普洱止!”與題主的話有些相似。

但是,至今我不覺得普洱茶有何不可或缺,喝過一段時間的普洱茶後,我還是認為鐵觀音茶葉的香濃,清爽,最合我的口味,以至於現在我的慣用茶就是“鐵觀音”,天天必喝不可少。

“千茶千樣,百茶百性。”,“各茶有各味,各茶適各性,各茶入各眼”。我認為,真正的“老茶人”一定是一一不單純的附和別人的宣傳,不簡單的認可別人的追求,不懷疑自己口感……的人。

只要記住一一茶無上品,適口為珍!您就是一個“老茶人”!

一一喜茗堂龍新久

2020年3月13日

生活中有茶,茶中有健康!


喜茗堂


1,持久性——茶氣足。其他茶類,哪怕再好,一般泡到七八泡十來泡就沒味了,而好的普洱茶尤其古樹茶一般都能泡二十道以上

2,層次感——茶味重。其他的茶類,一般精華部分就是中間那兩三道,首尾水味都比較重,而普洱茶的精華部分明顯多,有嚼勁,每一道味道都在變化

3,豐富性——茶韻好。其他茶類無論從香型,還是茶湯口感均比較單一、平緩,而普洱茶具有活性,茶湯彷彿在口腔裡遊走,難以捕捉停留

4,多樣性——物種廣。其他的茶類,產區都有限,比較集中,所以味道差別不大,雲南是植物王國,氣候多樣,所以十里不同天,而普洱茶圍繞瀾滄江流域每個山頭有每個山頭的特點、不同的樹齡有不同的口感

5,不可確定性。其他茶類基本都是成型產品,而普洱茶是後發酵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普洱茶(生茶)永遠都屬於半成品

換句話說,其他茶類很容易全部喝懂學會,而普洱茶如此豐富,又難以琢磨,還有那麼多未來期待,它有足夠的神秘和未知等你去了解和探索,就像一個攀登愛好者,山包、山頭只是路過,他的最終歸宿肯定是珠峰



自蘭希


因為這個問題,我在頭條號那邊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為了衝優質,因為問答不算髮文,汗ing

這句話我聽很多朋友說過,後來翻閱某大師的著作和文章,也都提到了類似的話,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所謂事無絕對,本人從來不喜歡一刀切一面倒的狀態,好的東西美的東西有很多,陰陽轉換,福禍相依。

最近勢頭很猛的白茶,在產品上做足了功課,簡單的製法,優質的原料,香高茶甜,如果在原材料的把控上精益求精,一定會出現性價比高的真正好茶。也許會成為某些人的終站。

普洱茶興盛的初期,說到底還是性價比,好喝但是不貴,可以讓愛茶的朋友當成口糧茶替代花茶綠茶等,就像鐵觀音、大紅袍,真正優質的好茶絕對經得起市場的檢驗,至今也都有各自的擁躉。

但是市場的發展慢慢還是會進入無序的狀態,在蓬勃發展的時候,倒也是可以接受的情況,相信隨著市場的覺醒,優勝劣汰,一些產品會被淘汰,市場最終還是會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不太想去追炒所謂的古樹茶,因為它並不是市場的主流,就像某款名酒一樣,早已經不是尋常百姓的消費了,最終還只是少數人的壟斷。

八十年代的臺地茶,現如今也有三四十年了,好的臺地茶,不是過度採摘的話,前五泡和一般的古樹茶的差距,不是老茶客,未必能分辨出,但是十分之一價格,反而是大家都還能接受的價位。

做好茶,不一定就得是老班章冰島彎弓拔瑪,偌大個雲南,找出最適應市場的茶不是更好?守著幾棵掛著金蛋的古樹,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土的很。

最終,不免俗的,引用一下本人的文章:

“普洱茶具備了幾個重要的屬性,讓它最終成為了很多喝茶的朋友的最終選擇:

1. 有大量原生態的茶葉原料供應,雖然口感有好有壞,但是價格品質區分也比較明顯,價格品質越高,滋味越好,可以滿足各個消費群體的要求;

2. 因為古樹茶資源比其他任何茶類都豐富,所以頂級普洱茶的種類很多,特點鮮明,可以滿足不同口感的消費群體的要求,不管是商家還是最終消費者;

3. 普洱茶樹的生長環境,整體優於其他地區,高海拔、無汙染、陽光充足、雨水豐沛,溫度適宜,病蟲害少,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保障了茶葉品質的始終如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