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南派三叔笔下的旱魃是谁?身世悲惨唏嘘

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系列兴起一股盗墓热潮,其之所以受欢迎,一是源于作者精湛的笔法描绘,其次则是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专门的盗墓队伍。虚实结合之下,盗墓笔记受热捧。

盗墓笔记:南派三叔笔下的旱魃是谁?身世悲惨唏嘘

在系列作品中,最常见的主角之一莫过于棕子,俗称僵尸,指人在去世后,尸体没有腐化,反而在逆向生长,虽然肌肉僵硬,但却有攻击力。

僵尸的老祖宗叫旱魃,山海经中记载,旱魃为帮助皇帝战斗从天而降,战斗力非凡,在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但旱魃所到之处,往往赤地千里,不见半滴雨水,引起非常广泛的旱灾。

盗墓笔记:南派三叔笔下的旱魃是谁?身世悲惨唏嘘

民间传说中,关于僵尸的描绘颇多,到了明清时期,僵尸所带来的干旱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恐惧和惊悚。

中国人历来讲究入土为安,落叶归根。古代更没有火葬的意识。相传,在去世的人埋入土中一百天之内,如果没有腐烂,并且坟头寸草不生,有渗水趋势,必有尸变。

盗墓笔记:南派三叔笔下的旱魃是谁?身世悲惨唏嘘

据《大清律例·贼盗·发冢》的记载,清嘉庆九年,高密久旱不雨,有人发现年初病故的村民李宪德坟土潮湿,便纷传李死后变成了旱魃。各村民众不顾李家阻拦,刨坟开棺,见李的尸体尚未腐烂,更加确信李就是旱魃,不由分说将尸体烧毁。

盗墓笔记:南派三叔笔下的旱魃是谁?身世悲惨唏嘘

不论是数千年的“零口女孩”,还是汉代的辛追夫人,甚至是近代以来的清朝官袍僵尸。都是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所保留下来的遗迹,然而,由于当时人们对科学认知不足,误以为尸首不腐必有妖。对往生的人尸首随意破坏,甚至过度渲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