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娃,孩子會更愛你

“我是從哪來的?”是每一個孩子都問過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網絡上爭論不休,90後

們小時候聽到的大都是“垃圾箱撿來的”或者“石頭縫裡面蹦出來的”這樣的答案。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娃,孩子會更愛你

到了今天,部分90後已經成為父母親,該對孩子做出怎樣的回答呢?

問出這個問題的大都是3~5歲的孩子,因為這一年齡的孩子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好奇,而這種好奇正是開始“性教育”的良好開始。

其實對孩子來說,他們問這些問題僅僅是出於好奇,並沒有什麼尷尬的想法,但是我們中國的父母往往會覺得談論這樣的話題很尷尬。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娃,孩子會更愛你

那麼“性教育”對於兒童到底有必要嗎?

  • “性”是身心健康的基礎之一

精神分析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性,是一種本能,它決定了我們的性別角色和社會角色,也是人類探觸外在世界的方法之一。

在兒童成長的每個階段,幫助兒童對其生理的各部分器官及變化有正確的認識,並樂於接受這些變化是性教育的目的。

當大人們“談性色變”時,孩子便會對於自己的身體性本能產生困惑、不解甚至羞恥感,無疑,這種不解感甚至羞恥感對兒童的成長產生了傷害

當孩子對“性”產生不合理的認知,成年後,無論是他們的異性交往還是婚姻生活,都會受到這種不合理的性認知損害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娃,孩子會更愛你

身為父母想讓孩子擁有科學的性認知,性教育該如何進行?

1、態度從容,不隨便“比喻”

隨著“性教育”熱潮來臨,面對孩子不經意的問題,有些年輕父母會用“比喻”法來回答。

比如,把受精卵比作“小蝌蚪”,把隱私部位叫成“小雞雞”。

其實這樣的叫法更會引起學齡前兒童的困惑,他們可能會問這個小蝌蚪也能變成青蛙嗎?小雞雞也會下蛋嗎?所以,這樣反而更加說不清楚,加深幼兒的疑惑。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娃,孩子會更愛你

作為大人,面對幼兒僅僅是出於好奇的問題,我們就用該用的名詞來回答,這反而會讓他們覺得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同時,幼兒除了從語句中獲取信息,往往還會觀察父母的語氣表情來獲得信息。

哈佛心理學家傑羅姆建議:和孩子談話時要注意不慌不忙,冷靜從容,而不是言詞躲閃。

採取這樣的談話態度,孩子才會把“性”當作一件自然的事情,而不認為這是不能拿到檯面上討論的尷尬問題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娃,孩子會更愛你

2、注重隱私教育

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家庭開始需要對孩子進行隱私教育,家長要教育兒童除了父母和醫生,私人部位不能被別人,並且醫生只有在檢查身體時才可以碰,如果有人提出越界的要求,一定要拒絕並及時告訴父母。

當孩子因好奇或無知做出不當行為時,父母也應及時制止,並嚴肅告訴孩子:這樣的事情不能做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越界行為不以為意,認為他們只是小孩子並非

惡意,其實正是因為他們不懂才需要大人來規範他們的行為,讓孩子明白男女有別。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娃,孩子會更愛你

3、科普讀物,父母的得力助手

由於“性教育”近些年才受到重視

,所以父母們常常覺得無從下手,甚至自己都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更別提根據不同的年齡對孩子進行引導了。

此刻,科普繪本就是父母進行性科普的得力助手,在給孩子講解之前,父母可以提前閱讀,瞭解孩子在性問題上的普遍瞭解程度,做好語言心理上的準備。

對於父母也不知道答案的問題,我們千萬不要有“糊弄”的心理,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查書、查詢網絡資料,給孩子一個科學的答案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娃,孩子會更愛你

很多父母會在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時候,出現羞於啟齒的狀態,而繪本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普及方式,麗麗推薦2套適合中國兒童的《幼兒自我保護性教育啟蒙繪本》和《兒童習慣繪本》。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娃,孩子會更愛你

其中能夠讓孩子瞭解了性教育知識,才能有防衛意識!不要等到孩子被陌生人、被怪叔叔親和摸的行為出現了才後悔!針對2-8歲的兒童,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學習內容。從認識性別開始、然後到安全教育、隱私教育、最後到認識生命。由淺到深的為兒童普及性教育知識!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娃,孩子會更愛你

每一冊的內容都非常貼近真實的生活,通過繪本故事讓孩子瞭解性別、身體。學會引導情感,表達!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有拒絕的方法!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娃,孩子會更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