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前的唐诗预言了今日的足不出户?——唐诗《春怨》赏析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首唐诗。


1000多年前的唐诗预言了今日的足不出户?——唐诗《春怨》赏析

《春怨》


如果这首诗是今人所写,我们完全可以这么翻译:

【不正经译文】

窗外的太阳落山了,天都快黑了,家里都没余粮了,晚饭咋吃呢?

我住着寸土寸金均价十万块每平的高端小区,家里却只剩下最后一颗土豆,连青椒都没,如此之惨状让人不禁泪流满面。不过突然想起来,我就是一个单身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幸甚幸甚!转身拿起了一包方便面,没有鸡蛋。

向窗外望去,平日里喧哗热闹的小区,现在空空荡荡,连一个鬼影子都没有。春天美丽的景色还没来得及欣赏,却仿佛马上就要结束了似的。

小区路边的那几颗梨树开满了白色的梨花,地上洒落了无数的花瓣,但是我却不能开门出去融入这明媚的春色,因为我要响应号召,没事儿不要出门。

这么一解释,是不是像极了我们防治疫情不得不宅在家的情形?这首1000多年前的唐诗简直就是为今日量身定做一般。

1000多年前的唐诗预言了今日的足不出户?——唐诗《春怨》赏析

没事儿就宅在家


1000多年前的唐诗预言了今日的足不出户?——唐诗《春怨》赏析

出门一定要戴口罩


当然,以上只是笑谈,现在我们来认真解读一下这首古诗。这首《春怨》是唐人刘方平所写,也被清代的蘅塘退士编选进了我们熟悉的《唐诗三百首》。

【正经译文(一)】

窗外,太阳西坠,黄昏渐近;

房内,暗自垂泪,四顾无人。

院里,春意迟暮,寂寞难掩;

地上,梨花落尽,无人共赏。


【正经译文(二)】

纱窗外,太阳渐渐落下,黄昏已近;宫殿虽然华丽堂皇,但却无人看到我悲痛伤心的泪痕。

庭院深深,春意将尽,难掩寂寞之意;梨花如雪落满地,我却没有心思开门。


1000多年前的唐诗预言了今日的足不出户?——唐诗《春怨》赏析

梨花如雪


【赏析】

首先,这是一首春怨诗或者说是宫怨诗,主题便是宫人失宠,思春不得而怨春。

第一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日映纱窗,金乌西坠,日影越来越长,黄昏渐渐来临。屋内日色渐暗,更添凄凉萧索之意。《红楼梦》中有诗云:“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深得其中三昧。苏轼《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说:“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皆是借纱窗之景言思念之情,此刻之冷落与彼时之长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孤苦。

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直接揭开了主题。

“金屋”即“金屋藏娇”之“金屋”,出自出自魏晋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并非正史。

话说刘彻乃汉景帝第十子,景帝共十三子,长子刘荣乃栗姬所生,并非嫡子,但依照“立长”的传统被封为太子,并在立储当天,刘彻为封为胶东王,时年四岁。

馆陶长公主原想把女儿陈阿娇许给刘荣,将来就是皇后。但是栗姬秒拒,于是长公主把目光转向了刘彻。

《汉武故事》中记载:长公主问刘彻是否愿意娶阿娇,当时仅仅四岁的刘彻便直接说道:“若得阿娇,必以金屋贮之。”

后来,金屋便代指宫殿或者嫔妃的住所。

本诗首句“纱窗日落渐黄昏”便渲染了孤苦离索之情,而第二句中的“无人”二字更是进一步揭露了诗中人的凄凉孤怨。

“金屋”二字说明诗中人原先深得宠幸,而今风云变幻,年华已逝,黄花不再,已经失去了帝恩眷顾,所以只能黯然神伤,以泪洗面。

一人独处一室,“金屋”再富丽堂皇又如何?当年谁为我“当年拚却醉颜红”?我为谁“素手破新橙”?当初你说一辈子为我画眉,如今我却只能“可堪明镜里,独自画蛾眉”,“银汉红墙入望遥”;当初你说“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今日我却独自一人 “含愁拭泪坐相思”。

此处“泪痕”二字说明诗中人已哭泣多时,泪痕浸染,也不愿自己拭去,孤单怨恨之情扑面而来。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屋内孤身一人,屋外院落空阔寂寥,孤身对寂寥,更显孤苦。

“掩凄凉、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摸鱼儿》宋·程垓),“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蝶恋花》宋·欧阳修),春意留不住,总被风吹雨打去,借景抒情,凄苦离索再也掩盖不住。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承接第三句,是其补充和延伸;同时遥相呼应第二句。


1000多年前的唐诗预言了今日的足不出户?——唐诗《春怨》赏析

落花满地


春意浓了又残,诗中人坐看春去秋来,云卷云舒,却再也等不来那个人来陪自己赏春风冬雪,看花开花落,“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今日“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一剪梅》明·唐寅),想当年“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虞美人》宋·陈亮),“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绮罗香》宋·史达祖),而如今“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眼儿媚》宋·王雱)。

此诗读来简单平淡,但却让人充满了画面感,从“纱窗”到“金屋”,从“空庭”到“门”,景色层层递进,情感也不断重叠渲染,将诗中人的孤苦哀怨之情烘托到了极致。

每个人都有“黄昏”,美人迟暮,将军白头,时光如刀,时不我待。珍惜眼前人,做好身前事,防治疫情,人人有责,与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