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藩鎮割據,皇帝沒有自己直屬的軍隊和控制區域了嗎?

楚之南風繁花盛開1


唐朝早期使用的是府兵制

中央統一集權掌控軍。

大唐疆土遼闊,四處征戰的需求。

唐朝中期,採用募兵制。

地方政府有權利招募士兵。

漸漸的

壯大的地方的軍事勢力。

削弱了中央的軍事勢力。

長此以往。藩鎮勢力越來越嚴重。

中央控制力越來越弱。

也受到了西域各國的挑戰。

最後爆發了黃巢起義

成為唐代滅亡的導火索。

黃巢舊將朱溫。歸降唐朝。

最後視力越來越大。

弒殺唐王。唐代滅亡。

進入割據的五代十國時代。


老常雜談


首先唐朝前期是個高度集權的封建大一統王朝!

藩鎮割據是從李隆基時期開始的。

自唐睿宗時起(公元684年),為了適應邊防軍的需要,開始設立節度使,由統領當地軍隊的都督兼任。這時地方州郡仍由朝廷委任的各道按察使監督,不隸屬於節度使。

唐玄宗時,節度使增至八個,它們分別是:安西(駐今新疆庫車)、北庭(駐今烏魯木齊)、河西(駐今甘肅武威)、范陽(駐今北京)、平盧(駐今遼寧朝陽)、隴右(駐今青海樂都)、朔方(駐今寧夏靈武)、河東(駐今山西太原)。他們的權力也大大擴張,一般不僅兼任駐區的都督、刺史、且兼任一道的採訪處置使,握有監察地方官吏的大權。同時,他們還兼屯田、水陸轉運等有經濟權的使職。這樣,節度使們就集地方軍、政、財權於一身。

唐代的節度使,實際上有三種不同情況:

(一)早期的節度使,是統轄邊防軍隊、駐守國境,是比較固定的軍事首領。

(二)安史之亂後,軍閥佔據地的節度使,形成了半獨立的政權,即使表面上聽命,也始終是唐朝政府力量所不能控制的地方割據軍閥。

(三)一般地區所設的節度使,其性質和魏晉南北朝的都督、刺史相似,以節度使兼任所在的州刺史。這類節度使多設在中原及東南、西南地區,由中央任免,大多數是文人擔任

藩鎮割據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亂以後,外地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續百多年直至唐朝滅亡.其發生是由於唐朝在 安史之亂後添了許多 節度使,而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唐朝中央政府本以為,可以通過藩鎮來平定一些叛亂,不料藩鎮就是導致唐朝混亂乃至滅亡的總根源.故唐朝藩鎮割據局面開始於安史之亂後。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藩鎮割據,皇帝除了都城周邊對各藩鎮的實際統治力已經微乎其微了!



縱情山海間


皇帝有自己的御林軍,但是根本無力抗衡藩鎮。


因為:

安史之亂平息後,藩鎮數量激增。當時眾多在平叛過程中立有戰功的將領需要封賞,於是朝廷任命了一批節度使。這樣委任的節度使很多,以致“方鎮相望於內地”。


同時一些已經歸順的安史舊將需要安置。朝廷擔心他們降而復叛、戰端重開,因而對他們採取了姑息政策,任其為節度使。將這些反覆亂臣、悍將安插在朝廷鞭長莫及的河朔三鎮,並委以節度使重任,後患無窮,種下了日後長期動亂的禍根。


藩鎮的問題主要出在權力過重,沒有制約,朝廷失控。唐初藩鎮僅僅掌管所屬地區軍隊。朝廷另委刺史掌管行政,兼管一部分軍隊;同時委派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分別負責考察官吏,視察戰亂或受災地區,管理財政,主持屯田,調運糧食等。


不久,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都由節度使兼任;不但如此,節度使還管轄所屬各州刺史。於是,境內全部軍隊都歸節度使掌握,並握有政權、財權等各項權力。他們在境內任意擴充軍隊,任命官吏,徵收賦稅。不向朝廷報戶口,不讓朝廷在其轄區委派官吏,徵收賦稅。


這個時候藩的兵力遠遠超出了唐朝皇帝手上的兵力,所以為唐王朝滅亡埋下了禍根!


好印象影視策劃


唐朝是有自己的軍隊的,他叫做控鶴軍。唐朝藩鎮割據完全無法克服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唐朝的經濟中心在當時已經轉移到了開封一帶。

而唐朝經濟中心全線東移到開封一帶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中國的鋼鐵冶煉科技產生了翻天覆的變化。當隋末唐初的孫思邈發明了火藥,而火藥在唐朝中後期被全面應用於露天煤礦的開採。而中國的露天煤礦的富集區就在開封一帶,那麼煤炭鍊鐵業在開封一爆發性發展。最終成為中國的鋼鐵生產中心,全線性代替了之前的以南陽盆地的炭鐵冶煉。

唐朝中央政權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愚蠢的認為洛陽長安形勝甲天下的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