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孩的歷史知識震驚馬伯庸,學歷史的好處原來這麼多

身邊總有家長在問,“為什麼讓孩子從小讀歷史?讀歷史真的那麼重要嗎?”

是的,很重要!

其實最近幾年,不管是家長還是教育界,都越來越重視歷史這門學科得,高考歷史佔分越來越大,《國家寶藏》等節目大受好評都是例證。

8歲女孩的歷史知識震驚馬伯庸,學歷史的好處原來這麼多

著名教育學家希利爾曾經說過:歷史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底蘊與基石。

從小被歷史喂大的孩子,見識更廣,眼界更寬,格局更高,思辨和判斷能力也更強。

在日常的談吐舉止中,也會高出同齡孩子一截,往往能夠展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氣質。

著名作家馬伯庸,就曾經被一個8歲小姑娘所展現出的歷史素養而震驚到。

在歷史博物館中看完葡萄紋銀花鳥香囊之後,小姑娘竟然和他侃侃而談馬嵬坡的故事,甚至還知道“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的八卦。

這讓馬伯庸不由直呼:懂歷史的孩子可真不得了!

秦始皇陵博物館的一級講解員韓東紅老師,曾經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她在畢業後懵懵懂懂地考進了博物館,當時只覺得是一份工作罷了。直到培訓時,她看到了兵馬俑。

8歲女孩的歷史知識震驚馬伯庸,學歷史的好處原來這麼多

那一刻,她什麼都聽不到了,耳邊嗡嗡的,看著眼前成千上萬的兵馬俑,她不知怎麼竟突然湧出了眼淚。

這種莫名的悸動一直持續了一個月,她才慢慢平復下來,可以開始平靜的講述兵馬俑的歷史。

幾年後,美國強生的CEO來參觀兵馬俑。韓東紅負責接待,她把人領到了2號坑的看臺邊上,還沒開始講解,那位CEO竟然已經眼眶通紅。

他用英語說到:“讓我平息一下,這太不可思議了!”

韓老師說,那時她才明白,原來每個人都會對歷史感動,因為它實在太偉大了。

那麼讀歷史,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1.塑造孩子的世界觀

大歷史學家錢穆在《國史大綱》的開篇便做了闡釋,再有知識的人,如果不瞭解本國的歷史,那最多也只能是一個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作一個有知識的中國人。


不懂歷史,在未來就會面對一個很大的問題——愚昧。

現在很多網絡上的鍵盤俠,都是未成年的小孩,互聯網給了他們發聲的途徑和機會。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屬於自己的這份權利,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愚昧造成的。

瞭解本國曆史,並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懷有溫情與敬意的人,能夠明白不同朝代“治亂盛衰”的緣由,知道國家民族個體精神文化上的寄託。

這樣的孩子,至少不會用上帝視角狂妄而隨意地批判過去的得失。將現在的不足全怪罪到古人身上,如果不能做到這些,我們最終會遺失掉自己本國的文化,迷失自我。、

2.讓孩子保持思考的習慣

幾千年來,中國並不是沒有遭遇過天災人禍,但我們依然安安穩穩地過活了幾千年,到底是什麼,讓華夏文明延續至今?

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不同的孩子可能會發現各種答案,也許是從歷史故事中,那些他們喜愛的人物身上,也許是令他們印象深刻的典故中,他們都會漸漸尋找到支撐精神的力量在何處。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在人生早期階段學習中國歷史,能夠提前為人生備好經驗,開闊格局,拓展視野,從容面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未知世變。

歷史的魅力就在於所有荒誕奇妙的故事都真實地發生過,那些成為傳奇的人物都切實地存在過。

讓孩子潛移默化地以古為鑑,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中獲得認識、分析事物的因果關係,在他的心中留下一個概念:每一種“結果”,都會受到曾經的“選擇”帶來的影響,需要自己去承擔這份責任。


3.培養嚴謹的思維能力

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也能發現決定事物走向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也很複雜。

學會下判斷前需謹慎思考,就能慢慢地讓孩子具有全面瞭解信息,思考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那麼如何讓孩子有趣地讀史呢?

現在國家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不論是小升初、高考還是高考,對孩子的知識面要求都非常高。

孩子越熟悉歷史,肚子裡的知識、典故和素材也就越多,應對文科考試中的閱讀、寫作題都更有優勢。

還有,讀歷史能培養孩子全面分析事件、理性看待事物的思辨能力。

而這種能力恰好是學好理科知識的基礎能力。所以啊,世界上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歷史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