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寫作技法:巧用句式,讓素材運用精煉、生動

巧用句式,讓素材運用精煉、生動

程必榮

議論文運用論據(素材),目的是為了精煉地證明論點。那麼,怎麼精煉,怎麼讓抽象的文字變得富有文采?我們可以巧用句式,讓素材運用不但精煉而且生動。

巧用句式,是指在素材運用時,根據表達的需要,靈活運用各種句式(比如,單句或複句,主謂句、是字句、假設句、因果句等),並取得較好表達效果的一種方法:內容極度濃縮化,能夠在最短的文字裡,融入了最多的內涵,容量大,讓論證具有不可辯駁的說服力。文采斐然,閱讀朗朗上口,有氣勢,有韻味,可以形成極強的視覺衝擊力。

一、巧用句式,“單例”剖析,深入開掘,具有可讀性。

“單例”,是指作為例證的論據(素材)有時要詳寫,通過深入開掘論據,才能恰到好處的起到證明的作用。一般採用“單例”成段的方式,即一個段落只用一個事例,用概括的筆墨,把形象的文字、生活的細節、豐富的感情流暢地表達出來以證明論點,這樣深入開掘,能讓讀者獲得新知識,增強文章的形象性、可讀性。

以2019年高考作文江蘇卷滿分作文《觀點不同,是否強融?》為例:(節選)

在不違背原則,不觸碰底線的情況下,水不妨欣賞鹽的有味,而鹽不妨認同水的至淡,兩者融合不但突破了水與鹽各自的侷限,還會生成新物質的水,何樂而不為呢?享譽世界文壇的泰戈爾,便是熔東西方文化於一爐的典型。他基於印度傳統文化思考世界,又以東西方文化相互參照反思世界;既有東方文化的空靈含蓄,又推崇西方文化的個性主義和生命至上之精神,這就使得泰戈爾的作品別具一格。

上述語段闡述的觀點是“物各有性,有時兩者可以融合”。作者用泰戈爾取得成就的典型論據加以論述——巧用句式,將泰戈爾作品之所以能別具一格的事例深入開掘,而後濃縮在兩個並列複句“基於……又……、既……又……”中,文字精煉,但容量豐富,讓讀者深入瞭解了泰戈爾成就所在;句式整齊,兩兩相對,凸顯了語言亮點,使得泰戈爾“熔東西方文化於一爐”這一觀點深深刻印在讀者心裡。

二、巧用句式,“多例”概述,增強氣勢,很有感染力。

巧用句式,更多的是“多例”概述。所謂“多例”,是指對讀者熟悉的多個事例組合成段,每一個事例都簡略敘述,採用排比的方式或整散句結合等方式來展現。好處是事例敘述簡潔但容量豐富,句式整齊或多變,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以2019年高考作文天津卷滿分作文《以己之心花,奉灼灼之國華》為例:(節選)

視之今,愛國之心花,是任正非以針釘鋼板之精神破得重重壁壘;是南仁東以天眼破曉了寰宇萬象,成就浩渺深處的那一道紫電青霜;是張黎明以奉己而燃起的萬點燈火闌珊;是葉嘉瑩的詩書之情;是黃大年歸國的赤子之心。他們以奉己之心,做一朵小小浪花奔騰,投入歷史發展的洪流中,投入亙古詩篇的綿延處。他們踏香而行,成大國之榮嘉,至前路深處,灼灼其華。

用排比句的形式列舉一組素材,讓這些事實“勝於雄辯”,除了可以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外,還可增強語言的氣勢和感染力,為讀者營造出進一步調動生活積累、協助作者再造氛圍的藝術效果。它不僅可以“壯氣勢”,還可以“廣文義”,增大文章的信息量,使文章有更加豐富的內容。上述語段從任正非到南仁東,從張黎明到葉嘉瑩,再到黃大年等人,一個個看似獨立的人物在作者筆下有機結合起來,用“是字句”:“是……是……是……”,一句句以驚天動地之氣冠絕全場;加上“以字句”:“以……以……以……”,一串串以摧枯拉朽之勢征服讀者。簡潔的概述,飄逸的文采,在充分論證“視之今,愛國之花”的同時,也彰顯出作者豐富的素材積累、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語言功底。

再如, 2019年高考作文上海卷滿分作文《在比較中探索》節選:

倘若史懷哲沒有更多地關注非洲的病情,他就不會認識到自己內心追求的“敬畏生命”而放棄哲學去從醫,給非洲的人民帶來生的希望;倘若木心沒有虛心接受朱敦儒大師的教誨,博覽先賢們的著作,他就不能認清自己,而去推翻先前的詩作重來創作自己的風格,最終成為一代大師;倘若任正非沒有注重基礎科研,大力聘請各國專家研究人員,他就不會帶領華為領跑5G領域……可見,缺乏了對外界的兼容探索與比較,就算是自己再優秀,也無法真正變得偉大。

上述語段通過三句“倘若……就……”假設複句,濃縮了“史懷哲、木心、任正非”三個生動事例,從不同的角度形成排比句式,將假設、排比、用例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夾敘夾議,深刻論證了“‘比較認知取得成功的必然性”的觀點,侃侃而談不流於表面的詞藻修飾,議論深入而富有文采,語言流暢又飽含哲理,結尾“缺乏了對外界的兼容探索與比較,就算是自己再優秀,也無法真正變得偉大”,正是在前面素材運用基礎上的點睛之筆。

又如,2019年高考作文全國卷I滿分作文《勞吾筋骨,方能壯吾家國》節選:

勞動,是默默無聞的低頭奮進。池塘田野裡,勞動人民的辛勤耕耘才有了飯桌上的“五穀豐登”;風吹日曬中,外賣小哥們的繁忙穿梭才有了足不出戶的便利;高樓林立間,建築工人的辛勤汗水才有了我們的溫馨家園;生產車間裡,大國工匠的精益求精才有了今天的中國製造。如果沒有每一個勤勞奮鬥的你,中國不會這麼了不起。勞動人民勤勞的雙手,正成為中國前進的內驅力,推動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在議論文中,對稱句既可用來說理,又可用來舉例。因為它要求用大至整齊的句式、對稱的結構來證明論點,所以考生有意識地運用對稱句,不僅讓論據簡潔,還可彰顯考生對事例的高度概括能力。上述語段中間幾例是素材運用部分,或寫田野裡農民,或寫日曬中外賣小哥……兩兩相對,經緯分明,不僅句式整齊,概括簡潔,而且長短句參差錯落,令人讀起來跌宕起伏,稱得上融聲美、形美、意美於一爐,既給人以美的享受,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三、巧用句式,“敘例”精煉,“議例”昇華,極具說服力。

舉例只是議論的手段,說理才是議論的目的。巧用句式,可以在濃縮事例的敘事文字的基礎上,增大議論文“議例”部分分析說理的空間,對事例進行解讀和剖析,揭示論據所蘊涵的道理,使論點和論據水乳交融。

以2019年高考作文天津卷優秀作文《奉獻自我,築夢中華》為例:(節選)

奉獻自我,是個人內心的召喚。呂保民,見義勇為阻止小偷持刀傷人,謹記自己曾經是名軍人,放不下心中的責任;馬旭,雖離開家鄉幾十年,但為了精準扶貧無怨無悔向家鄉捐贈全部一千萬元的積蓄,抹不去對家鄉的眷念;劉傳建,臨危不懼駕駛失控的飛機平安降落,全機乘客無一人傷亡,忘不掉肩上生命的重任。(敘例)呂保民、馬旭、劉傳建之所以能夠做出驚人的壯舉,正是因為他們有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以最真摯、最熱切的渴望,謹記使命,奉獻自我,犧牲小我,以成大我。(議例)

上述語段,前面“敘例”運用主謂句形成排比分別概述三人事蹟,簡潔精煉,為後面“議例”的議論分析騰出了更多的空間;“議例”在“敘例”的基礎上,運用“因果複句”昇華了文段的主旨,彰顯了三人的品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