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船變航母”-----“飛鷹”級小記


“郵船變航母”-----“飛鷹”級小記

1944年6月20日午後,馬里亞納大海戰已經進入尾聲階段,此前一直沒有發起攻擊的美第58特混艦隊終於在15點24分開始起飛艦載機。此後的10分鐘內,216架艦載機從11艘航空母艦上依次騰空而起,殺向目標。18點左右,攻擊隊到達日艦隊上空,其中的20架俯衝轟炸機從3000米高度急速俯衝而下,他們的目標正是本文要介紹的“飛鷹”級航母中的一號艦“飛鷹”號。眼見敵機來襲,“飛鷹”號一面集中全艦的防空火炮拼命射擊,一面全力機動規避。在兇猛的攔阻炮火面前,兩架美機還沒來得及投彈就被擊落,但是剩餘的美機絲毫沒有退縮,依舊一架接一架地俯衝投彈。終於,伴隨著一聲巨響,一枚炸彈準確地命中了“飛鷹”號艦橋後部,炸彈的碎片四處飛散,正在防空指揮所中指揮戰鬥的航海長和飛行長當場陣亡......。不過更糟的事情還在後面,果然,俯衝轟炸剛剛結束,6架“復仇者”式魚雷機又開始進入攻擊航線,並由機群中的6號機(隸屬於輕型航空母艦“貝勞伍德”號(CVL-24),由喬治.布郎海軍中尉駕駛)在200米的距離上投射魚雷取得命中。這一次,“飛鷹”號右舷輪機艙附近被擊中,一大股白色蒸汽從破口冒出,軍艦很快就喪失了動力,如同死魚般漂浮在海面上......。1個半小時後,全艦被烈火包圍,艦長只得下令全體離艦。19點32分,這艘建成服役還不到2年的航空母艦就帶著她的250名艦員一起消失在了太平洋的波濤中。

半道出家——郵船變空母

1936年,為了能與不斷在太平洋航線上投入新型郵船的英美等國的航運公司競爭,日本郵船公司(NYK)也決定建造兩艘新型郵船(預定用於橫濱至舊金山航線的運營,同時也將擔負運送來日參加第1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各國運動員及觀光遊客的任務),即大型郵輪“橿原丸”與“出雲丸”。這兩艘號稱“超優秀船”的豪華郵船確實是日本造船史上前所未有的作品,其奢華程度將令日本以往建造的所有郵船都無法望其項背。但是,以當時的情況看,單憑日本郵船公司自己負擔建造這樣的郵船是非常吃力的。好在政府(實際上站在政府背後的則是軍方)很快伸出了援手,依據昭和12年(1937年)4月頒佈的“優秀船舶建造助成法”(該法規定:今後只要日本國內的公司預定建造六千噸以上且航速超過十九節的客船或油船,都可以獲得政府的資金補助,這個方案一方面是為了促進國內造船業的發展,同時也具有明顯的軍事色彩,即一旦發生戰爭,這些受到建造補助的艦船都必須能迅速地被改裝成各種軍用船隻)NYK獲得了約佔造價總額60%的建造補助(NYK最早希望政府能負擔80%的費用,不過在審核時被大藏省降到50%,海軍介入後達成了補助60%費用的妥協案)。這樣一來,兩艘郵輪終於得以順利開工,首船“橿原丸”於1939年3月20日在三菱長崎造船所三號船臺動工;次船“出雲丸”則於1939年11月20日在神戶川崎造船工場四號船臺起工。

“郵船變航母”-----“飛鷹”級小記

日本郵船公司的宣傳海報,主角就是“橿原丸”

如前所述,由於受到了具有濃厚軍事色彩的“優秀船舶建造助成法”的資助,加上本級艦自身的優秀特質,因此海軍在設計建造時就特別要求一但戰爭爆發兩艦必須具備在三個月內被改裝成航空母艦的能力。同時對基本建造參數提出瞭如下要求:1.全長210米,寬25米;2.輪機最大輸出功率60000馬力,最高航速不低於24節;3.總噸位在26500---27000噸之間;4.預留必要的空間以備日後改裝;5.採用雙重船底並按照軍用船舶的標準劃分水密隔倉。綜合軍方的要求及各種客觀條件後,“橿原丸”級郵輪的正式參數被確定了下來:1.標準排水量28950噸,滿載排水量31915噸;2.全長206米,寬26.7米;3.輪機最大輸出功率56250馬力,最大航速25.5節,經濟航速24節(輸出功率為45000馬力時);4.旅客定員809人,其中一等客艙可容納220人、二等可容納120人、三等則為550人,最大載貨量為10415噸。對於這個正式參數,海軍方面表示基本滿意。

“郵船變航母”-----“飛鷹”級小記

“橿原丸”內部的奢華裝飾

客觀地說,“橿原丸”與“出雲丸”兩船開工後的建造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1940年11月,前者的建造進度已經進展到了鋪設上甲板的地步,後者的船體工事也基本完成了。然而此時的國際局勢已經趨於緊張,太平洋上也開始密佈陰雲。依據得到的情報,美國國會已經通過“第三次文森法案”,決定增建9艘大型航母,而日本方面與之對應的“丸三”與“丸四”計劃中只列入了3艘航母的建造預算。為了彌補這個差距,日本海軍宣佈啟動“出師準備計劃第一預定案”,正式徵用“橿原丸”級郵輪用於改造成航空母艦以備戰時之需。 改裝工作很快就在高度保密的狀態展開了,“橿原丸”與“出雲丸”被分別改稱為“1002”號與“1001”號艦。不過隨著改裝工作的深入,日本海軍發現,如果現在實行大規模改裝,則戰後重新改為郵船的可能性幾乎不復存在。於是在1941年1月21日,海軍正式以4836.4萬日元的價格(另支付2780萬日元的特別改裝費)買斷了兩船的所有權。至此,“橿原丸”與“出雲丸”兩船終於從豪華郵輪“變身”為日本帝國海軍的航空母艦。

“飛鷹”級概要

完成改裝的“飛鷹”級空母全長219.32米,寬26.7米,吃水8.15米;標準排水量24140噸,滿載排水量29471噸。艦體輪廓與其前身“橿原丸”型郵輪基本一致,為高幹舷(飛行甲板距吃水線13.64米)平甲板船型,艦首整體形狀為半飛剪式,抗浪性能較好。同時還採用了新型的球鼻首設計,有利於減少興波阻力和提高航速。艦首舷外兩側裝有消磁線圈並設有主錨,主錨為無杆式海錨,平時收於錨穴內,由揚錨機艙內的10噸電驅動裝置負責升降。艦首正面則掛有日本海軍特有的菊花御紋章,表明該型艦是具有正式艦籍的“軍艦”。艦尾部分則被設計成略帶弧形的高速形態,兩舷裝有螺旋槳防撞鋼撐,遮浪甲板上則放置有12米軍官用氣艇及12米摩托艇各兩條。

“郵船變航母”-----“飛鷹”級小記

“飛鷹”級線圖,可以看到本級艦的基本特徵

動力系統

雖然是改裝而成的航空母艦,但由於母型“橿原丸”是一款高速郵輪,因而繼承了母型動力系統的“飛鷹”級航母依舊具備了25.5節的最高航速(雙軸雙槳推進,螺旋槳直徑5.5米,每分鐘170轉,位於艦尾的一部半平衡電動油壓舵則負責保證軍艦的航向)及12251海里的最大續航力(18節狀態下)。“飛鷹”級的動力艙段位於艦體中部,艙段側面有厚度為45毫米的DS鋼(特殊鋼)保護,整個動力艙段被區分為:鍋爐艙,輔助電動機艙及輪機艙等幾個部分。位於動力艙段前部的是鍋爐艙,被劃分為四個區域,其中的兩個區域內各放置重油專燒鍋爐兩臺(“飛鷹”號為拉蒙特式,“隼鷹”號則為三菱式),另外兩個區域內各放置鍋爐一臺。鍋爐蒸氣壓力均為40公斤/平方釐米,蒸氣溫度為420攝氏度(為當時日本艦用鍋爐的最高水準)。位於動力艙段後部的則是輪機艙,共被劃分為兩個並列的主機室,每個主機室內各有一臺帶二級減速裝置的蒸氣輪機(“飛鷹”號為川崎式,“隼鷹”號則為三菱多級壓力式),單臺輸出功率均為28125馬力,雙臺合計為56250馬力,全艦載重油4100噸。

特色艦橋

“飛鷹”級最初的改造計劃中並沒有要求設置島式艦橋,但在改裝過程中恰逢列入“丸四”計劃的“大鳳”型航母需要安裝一種新式的艦島煙囪一體化(在此之前,日本海軍的航母都採用舷側下彎式煙囪,雖然很好地避免了排出煙氣對飛機起降的影響,但如果航母在作戰中受損產生橫傾,這種下彎式煙囪很容易讓海水通過煙道灌入艦體,從而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艦橋。為了試驗這種新式艦橋的可靠性,“飛鷹”級的改造計劃被相應修正了,加入了安裝此型艦橋的要目,這也使得“飛鷹”級航母在外形上顯得獨樹一幟。

“飛鷹”級航母的艦橋統一設在船體右側中部的一個突出平臺上(平臺與飛行甲板處於一個平面上),以保證不佔用飛行甲板的有效空間。完工時的艦橋共分為五層,各層之間則通過扶梯連接:第一層為一個櫃形的甲板艙(長度與平臺基本一致),內設:方位測定室,飛行員待機室,氣象室,信號旗庫等艙室,甲板艙前端頂部則裝有九四式4.5米高角測距儀和無線電方位測定儀,後端頂部則設有一座三角桅;第二層為下部艦橋甲板,設有:艦長室,軍官休息室,報務室等艙室;第三層為上部橋甲板,設有:操舵室,第一防禦指揮所,作戰室兼海圖室等艙室;第四層為羅經艦橋甲板,甲板前部為羅經艦橋和傳令所,後部則設有艦載機起降指揮所和對空了望所;第五層也是最上層為露天甲板,甲板前部為防空指揮所(備有12釐米雙筒高角光學望遠鏡,此種望遠鏡普遍裝備於日海軍各型航母,觀測效果甚佳,高素質的日本水兵都能熟練使用此種器材快速發現目標)其後為三角天線桅,最後部則為向右側外傾26度的煙囪(為了找到合適的角度,日本科研人員甚至製作了一個百分之一的模型並進行了風洞試驗)。上述就是“飛鷹”級航母完工時的艦橋構造,不過隨著戰局的變幻,“飛鷹”級艦橋上的配置也不斷增加。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雷達加裝工程,第一次加裝工程始於1942年,首先加裝的是“隼鷹”號,7月底其在防空指揮所內加裝了一臺21型對空搜索雷達(21型對空搜索雷達由東京電氣負責生產,是一款配有網狀天線的長波對空搜索雷達,設備全重840千克,發射機功率5千瓦,工作頻率200MHz,波長1.5米,測距精度1000-2000米,測角精度3度,對單機最大探測距離70千米,對機群則為100千米)。稍後,“飛鷹”號也接受了同樣的改裝。第二次加裝工程則在1944年進行,這一次是在三角桅上安裝13型對空搜索雷達(13型對空搜索雷達由日立電子負責生產,是一款配有豐字型八木天線的長波對空搜索雷達,設備全重110千克,發射機功率10千瓦,工作頻率200MHz,波長2米,測距精度2000-3000米,測角精度10度,對單機最大探測距離50-60千米,對機群則為100千米)以進一步加強對空探測能力。客觀地說,加裝對空搜索雷達後,“飛鷹”級航母的防空作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郵船變航母”-----“飛鷹”級小記

模型愛好者製作的“飛鷹”級航母精密模型,可以看到特色艦橋的各種細節

飛行甲板及相關航空設施

“飛鷹”級航母的飛行甲板為全通式,全長210.30米,前部寬15米,中部寬(最大寬度)27.3米,後部寬25.6米,前後端各有約15米的長度為鋼製甲板,其餘部分為木製甲板,甲板平均厚度為45毫米,從尺寸上看已經基本具備了中型航母飛行甲板的規模。其配屬的主要設施有:1.識別燈(含2盞艦首識別燈及數盞中心線識別燈);2.蒸氣噴口及標識線(用於在艦載機起飛前指示風向);3.空廠式1型滑行阻攔裝置(共兩部);4.起倒式擋風柵;5.吳式4型著艦攔阻索及附屬著艦識別燈(共九具,該索由吳海軍工廠電器實驗部負責開發,最大作用距離40米,最大攔阻速度30米/秒,可攔阻全重為4000千克以內的航空機,復位間隔12秒);6.空廠式3型滑行阻攔裝置(共2部,該裝置由航空技術廠本部負責開發,用於阻攔經攔阻索攔阻失敗的飛機,最大作用距離7米,最大攔阻速度15米/秒,可攔阻全重為4000千克以內的航空機);7.升降機(配置在中心線上,前後各一部,升降機頂部近似正方形,尺寸為14*14米,四周有可拆卸的防墜護攔,電動機驅動,最大載荷為5噸,從下部機庫到達飛行甲板平面大約需要15秒);8.起倒式無線電天線四根(平時豎起,戰時放倒);9.艦載機用吊車1部(位於飛行甲板左舷後部)。

“郵船變航母”-----“飛鷹”級小記

富士美出品的模型塗裝說明,從中可以清楚看到“飛鷹”級飛行甲板上的各種航空設施

據“舊日本海軍艦艇一般計劃要領書(空母卷)”記載,“飛鷹”級航母採用閉鎖式二段格納庫(雙層封閉式機庫),上層機庫以遮浪甲板為機庫甲板,下層則以第二甲板為機庫甲板。上下層機庫尺寸均為153*15*5米(長*寬*高),機庫內部又可分為三個區域,最前段是戰鬥機機庫,中段是俯衝轟炸機機庫,後段為艦載魚雷機機庫。完工時預定搭載零式艦上戰鬥機21型15架(含3架備用機),九九式艦載俯衝轟炸機11型20架(含2架備用機),九七式艦載魚雷機13型18架,合計常用載機48架,最大載機53架。但因機庫容量不足(主要是因為在機庫兩側與艦體之間設有居住艙室導致機庫寬度不足所致),其中的8—9架需要繫留在飛行甲板上。艦載機所需的燃料和彈藥則由航空彈藥庫和輕質油庫供應,兩者的側面及頂部均由25毫米厚的DS鋼保護(改裝後的“隼鷹”號航母還為航空汽油管加裝了混凝土防護罩,以免戰時航空汽油管遭受震動破損後洩露出油氣)。其中航空彈藥庫中備有:九一式改2型450毫米航空魚雷27條,800公斤航空炸彈54枚,250公斤航空炸彈198枚,60公斤航空炸彈348枚,炸彈和魚雷均通過2部電動彈藥提升裝置運送到機庫供整備員給艦載機掛裝。輕質油庫中則備有航空汽油300噸供艦載機使用。

“郵船變航母”-----“飛鷹”級小記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海軍裝備的主力艦載機,左為零戰21型,右上為九七式艦攻13型,右下為九九式艦爆11型

對空火力

“飛鷹”級航母的對空火力由高射炮和防空機關炮組成(建造完工時),高射炮計有雙聯裝6座(每門炮備23公斤高爆彈250發),均為八九式A1型40倍口徑127毫米高射炮,配備在遮浪甲板兩側向外伸出的炮座上(由2座九四式4.5米高角測距儀提供射擊諸元,後改為九四式高射指揮裝置),其中左舷前部2座,後部1座,右舷前部1座,中部2座。該型炮為擴展艦隊中遠程防空的大型兵器,由日本火炮技師畑千代吉主持設計,1932年正式列裝部隊。該炮在當時依靠高仰角(最大仰角90度),較高的可靠性(炮管壽命達到1000發),以及理論上的高射速(理論最大射速14發/分)被認為是可以值得信賴的武器.但在日後的實戰使用中,因有效射高不足(僅9440米),對高速目標反應較慢(與射控裝置性能不佳有關係)以及單靠人力裝填導致實際射速不足(約為6—7發/分)而遭到了不少批評。防空機關炮方面則選用日本海軍的通用裝備——九六式60倍口徑25毫米防空機關炮。該炮為法式哈乞開斯式防空炮的日本版,是一種平庸的武器,轉動及升降遲鈍,射擊時的振動也太過劇烈。另外,因使用15發固定彈藥架供彈,每次換彈時必須停止射擊,故實際射速僅能達到其理論值(每分鐘260發)的一半。“飛鷹”級航母在完工時裝備的是三聯裝型號,共計8座(每門炮備彈1600發),分為兩個火力群(由4座九五式1.5米測距儀指揮,每2座機關炮使用一部測距儀),即左舷中部火力群和右舷後部火力群,兩個火力群均配備四座三聯裝該型炮。隨著戰局的惡化,美軍航空兵對日本水面艦艇的威脅與日俱增,本型艦也和其他日本軍艦一樣,不斷進行對空強化工事,拼命加裝各型對空兵器。1943年,第一次強化工事開始,兩艦均被追加三聯裝防空機關炮4座;1944年,馬里亞納海戰前又進行第二次強化工事,增設三聯裝防空機關炮4座,單裝防空機關炮12座,使得防空機關炮總數達到28座;“飛鷹”號被擊沉後,“隼鷹”號又單獨進行了第三次也是力度最大的一次強化工事,共計有23座防空機關炮(三聯裝防空機關炮3座,雙聯裝防空機關炮2座,單裝防空機關炮18座)被加裝,使得全艦的防空機關炮總數達到空前的51座。另外,6座新開發的28聯裝120毫米近程防空火箭炮(該炮可發射重23.9公斤的火箭推進霰彈,彈丸內裝60個裝滿燃燒劑的鋼管)也被搬上了“隼鷹”號以進一步加強防空火力。

“郵船變航母”-----“飛鷹”級小記

這幅描繪“飛鷹”號的藝術畫清晰地展示了“飛鷹”級航母的防空武器佈局

“兩鷹”簡史

“飛鷹”號於1942年7月31日在神戶川崎造船工場完工後即被編入由角田覺冶海軍少將任司令官的第三艦隊第二航空戰隊。10月11日,第三艦隊由特魯克島向南太平洋海區出擊,旗下的第二航空戰隊將與第一航空戰隊形成雙鉗之勢,圍剿敢於在該海區出現的美軍航空母艦。但是,在進擊過程中“飛鷹”號卻突然發生輪機故障,不得不提前返回土魯克進行應急修理(後返航本土大修),從而缺席了美日航母編隊間的第四次對決——南太平洋海戰。1943年,完成修理的“飛鷹”號再度前往特魯克島,並將艦上所屬的艦載機轉移至臘包爾的陸上機場執行“伊號作戰”。在殘酷的消耗戰中其搭載的艦載機被損失殆盡,不得已只好再次返回本土整補。1944年月完成整補後的“飛鷹”號終於再一次與“隼鷹”號一起開赴馬里亞納海域,踏上了自己最後的征程。6月19日,馬里亞納海戰爆發,上午9點及10點30分,“飛鷹”號先後發出兩批飛機(第一批23架,第二批28架)參與第一和第二攻擊波。不過,這些飛往美國艦隊的飛機大多一去不復返,慘死於美軍兇狠的防空火力下,而在這期間,日軍艦隊中的“大鳳”號和“翔鶴”號航母則先後遭到美國潛艇的攻擊而沉沒。“飛鷹”號較之同伴也就多撐了一天而已,20日晚7點32分,這艘建成服役還不到2年的航空母艦終於走到了命運的盡頭。

“郵船變航母”-----“飛鷹”級小記

1944年5月開赴塔威塔威泊地的“飛鷹”號與“隼鷹”號

較“飛鷹”號早完工2個多月的“隼鷹”號則相對要幸運多了,其於42年5月3日竣工後被編入當時的第一航空艦隊第四航空戰隊,並與“龍驤”號輕型航空母艦一起投入了阿留申攻略作戰(AL作戰),負責為登陸部隊提供航空支援。最終,作戰順利完成,登陸部隊佔領了阿圖島與基斯卡島。但由於第一及第二航空戰隊在中途島海域遭到慘敗,這個勝利失去了應有的價值。阿留申作戰後,“隼鷹”號回到日本本土並與姊妹艦“飛鷹”號一起轉屬到新設立的第三艦隊第二航空戰隊。10月26日,南太平洋海戰爆發。上午7時14分,“隼鷹”號起飛了自己的第一攻擊波,計有零式戰鬥機12架,九九式俯衝轟炸機17架。攻擊隊命中美戰列艦“南達科他”號及防空巡洋艦“聖胡安”號各一枚炸彈,自身損失11架飛機。11時6分,第二攻擊波發出,計有零式戰鬥機8架,九七式魚雷機7架。在出發前,攻擊隊隊長對出擊隊員發出訓令:“第一目標是空母,第二目標是空母,第三目標還是空母!”這次攻擊的戰果是命中已經被重創的“大黃蜂”號航母魚雷一枚,使該艦橫傾達到十四度。在第二次攻擊波起飛後,隼鷹號回收了第一攻擊波,並從中挑出尚堪使用的零式戰鬥機6架及九九式俯衝轟炸機4架組成了第三攻擊波並命中了“大黃蜂”號一發炸彈,自身無損失。海戰結束後,“隼鷹”號與“瑞鶴”號一起回到了特魯克島。1943年這一年中,由於海軍實行“伊號作戰”,“隼鷹”號上的飛行隊和“飛鷹”號上的飛行隊一樣也被調至臘包爾陸上機場參與作戰,結果作戰不但沒有成功,還大量消耗了所剩不多的艦載機及配屬的飛行員。最終,形同空殼的“隼鷹”號航母只能返回本土進行補充並直到1944年的馬里亞納海戰才再次有了登場的機會。此次海戰中,“隼鷹”號與“飛鷹”號隸屬於第三艦隊的“乙部隊” (由城島高次少將指揮)。 6月19日上午,日軍先後發起兩波大型攻擊,第一波動用241架艦載機,第二波則動用了80架。不過由於美軍擁有極為優秀的對空兵器及大量的直衛戰鬥機,日機紛紛墜海,損失慘重。6月20日傍晚,此前一直沒有動作的TF58終於發現了日本機動部隊,併發起大規模反擊。“隼鷹”號在此次反擊中被命中兩發直擊彈,六發近失彈,航空作戰能力喪失。不過由於仍具備航行能力加之日暮迫近,得以逃過一劫。海戰結束後,“隼鷹”號返回國內並在完成修理後擔負起對馬尼拉方面的物資輸送工作。12月9日,自馬公返回佐世保的途中,遭美潛水艇“馬鮫魚”號攻擊,右舷機械室和艦首被命中,進水達5000噸,只好以單車勉強開回佐世保並再次進入船塢大修直到戰爭結束。戰後於佐世保船廠被解體。

結語

作為日本民船轉軍艦的典型案例,日本海軍對於“飛鷹”級曾寄予厚望,認為其基本具備了一級中型航母的作戰效能。由於在中途島海戰中損失了2/3的主力航母,“飛鷹”號與“隼鷹”號遂於1942年7月14日一同被編入新設立的第三艦隊第二航空戰隊,成為了太平洋戰爭中後期日本海軍的主力航空母艦,活躍於各戰場。但是由於畢竟是民船的底子,較之軍艦還是有著先天的不足,不過兵力日漸緊張的日本海軍也只能將其推上殘酷的一線,其結果也只能是被殘酷的戰爭洪流所淹沒。

“郵船變航母”-----“飛鷹”級小記

戰爭結束後的“隼鷹”號,已經失去了航空作戰能力

PS:今日新開的系列,軍艦簡約介紹,簡約不簡單,做良心科普,希望大家持續關注“太平洋雜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