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


这是当年《大话西游》爆火的时候,带火的一句经典台词。


至尊宝和紫霞的感情也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但,罗家英饰演的“唠叨唐僧”,也让人记忆尤深。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他说:


喂,喂,喂,……我跟你说过叫你不要乱扔东西,你怎么又,你看,我还没说完,你就把棍子给扔掉了。


月光宝盒是宝物,你把它扔掉会污染环境,要是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找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嘛。


引起笑点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说,如果这个唐僧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定会被痛扁一顿。


为什么?


因为很烦啊!


粉丝张晨就是如此。


她和老公结婚十年了,可老公总是嫌她天天念叨。


老公出门喝个酒吧,她能念叨两个小时。


大致意思就是喝酒伤身,为什么男人都爱喝酒……诸如此类的话。


还有一次老公的公司组织出去旅游,张晨却跟在他身后絮叨了一下午。


因为她看新闻,老公要去的地方刚刚发生了一些偷盗事件。


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她一直在劝阻老公不要去。


最后,老公无奈地说:


  • 你能不能不唠叨了?


  • 天天唠叨,你不烦我都烦了!


张晨对我说:


老师,我发现结婚后,我就活成了《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难道我真的很招人烦吗?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这样的唠叨,确实容易让人心烦意乱,恨不得躲得越远越好,只求耳根清净。


其实唠叨的人,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当然,无疑,唠叨也是摧毁家庭和谐的首要元凶。


换句话说,过度的唠叨,实际就是一种隐形的家暴——语言暴力。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唠叨,是我们在家庭生活中最常提及和发生的一件事。


可是没有谁愿意一直接受别人不停地负能量输出。


而唠叨,也分这2种情况:


一. 控制欲+挑剔型唠叨


一般来说,控制欲强的人,总是会试图改变别人。


因此,也会对别人本来的做法产生挑剔。


张晨现在的唠叨,很大程度来源于母亲。


母亲就是典型的“控制欲”唠叨。


她总是会有各种理由来唠叨你,譬如:


  • 衣服必须每天晚上洗,不洗不能睡觉。


  • 指甲剪用完没有放回到抽屉里。


  • 洗完澡必须用拖布把卫生间打扫的干干净净。


  • 吃饭前必须得先喝一碗蛋花汤。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不光如此,如果没有做错的地方,她也会一直不停的念叨:


  • 翻旧账,将十几年来犯过的错挨个数落。


  • 我砸锅卖铁养你这么大,是多么不容易。


  • 如果你以后不孝顺我,就是要遭天谴。


  • 你睡觉前不用中药水泡脚,就会减少寿命。


张晨都快被逼疯了,有的时候,她和父亲不想听,躲着,也要被唠叨;


如果还击,那就更不得了。


这样只会刺激她唠叨的欲望更加强烈,甚至会演变成一场争吵大战。


其实如果只是正常的唠叨,张晨都还能接受,因为这是母亲的关心。


但是这十几年来,母亲的唠叨永远都是伴随着满满的负能量。


她希望全家人都要按照她的生活方式进行。


而在家里,张晨和父亲,甚至都会下意识的逃离母亲。


好像只要看到她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上本能的抗拒。


而这种控制型的语言暴力,实际上,对人的身心影响是非常大的。


家庭成员们受到了无数的精神折磨之后,反馈给唠叨者的也是一种负能量。


而唠叨者听到了这种负能量反馈,会更加激发她创造这种负能量『控制型唠叨欲望』。


在这种类型的唠叨下,被唠叨的人总是会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提线木偶。


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要按照别人的标准按部就班的来实行。


而这种唠叨者往往特别喜欢控制别人。


好像身边人的存在就是为他一个人而生,在他的面前你毫无隐私可言。


似乎你的一切都该由他来操控。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拼命的想要爬上岸,却总是被海草缠住脚的那种窒息感。


而这种长期的语言暴力,就会导致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跟唠叨者和平共处。


甚至严重的还可能会因为长期的心理压抑,走在崩溃的边缘。


而长此以往的挑剔,更是会打击被唠叨者的心理防线,让对方遭受精神暴力。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二. 反复+关心式唠叨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就是特别喜欢重复和关心式的唠叨。


这种唠叨从本质上来讲,本身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因为这种唠叨者,他更多的是出于对被唠叨者的关心和关爱。


但这种唠叨者,他们本身会有一定的焦虑感,并且总是把这些焦虑感传递给身边的人。


张晨在母亲的影响下,对自己的老公也是习惯用唠叨来解决问题,但不同于母亲的是,她恰好是反复+关心式的唠叨。


每次老公做点什么的时候,她总是要在旁边盯着,似乎老公不能顺利的完成这件事。


她常说:


  • 筷子拿了吗?记得摆放好,我们是三个人。


  • 早上出门记得把垃圾扔了(每天重复)。


  • 和你说了热牛奶只需要1分钟就够了,你为什么还要热2分钟?


  • 这件事不能那样做,必须得这样来。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爱唠叨不停的人,其实希望更多的是能让被唠叨者者感到内疚。


这样可以激发唠叨者展开一些更“利己”的行动。


从本质来讲,某些唠叨也是“自私”的体现。


看起来是“操心命”,但更多的是希望能够达到自己心中的标准。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个综艺——《出发吧爱情》。


当时节目里的吴京和谢楠夫妇,两个人因为一起做饭,引发了争执。


吴京当主厨,或许谢楠对他厨艺不够信任吧。


于是就在旁边儿一直絮叨:


  • 大肠还没熟得多煮一会儿。


  • 那个血豆腐的血水怎么都一块儿倒进锅里了?


  •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因为这些唠叨,吴京的脸肉眼可见的垮了下来。


为什么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好像只有达到她的标准才是对的一样。


可谢楠也很委屈,在她看来,吴京的做法显然是错的。


明明知道是错的,还不能指出来吗?


于是他们两个人就吵了起来。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谢楠在这个片段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焦虑感』。


因为不放心把事情交给吴京做,所以她会一直在旁边指点江山。


可对于被唠叨的人来说,这显然就是一种非常难以忍受的感觉。


明明知道对方是关心,可听到耳朵里就成了蚊子一般讨人厌的嗡嗡声。

面对这种唠叨,被唠叨者往往就会显得就非常无力。


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软绵绵的,有气没地方撒。


明明知道自己正在饱受一种精神上的暴力折磨。


可你还没办法去指责对方,因为他的初衷就是为你好。


哪怕仅仅只是表面看上去如此。


所以说这种唠叨者的心理,实际上是希望能够寻找沟通,以此来释放自身的『焦虑感』。


这种寻找沟通的方式,无疑是『消极』的,但这也恰恰是很多家庭常用到的思维方式:


你不理我,我就要烦你,让你听我话,让你感受到我的存在。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前段时间,我在知乎的这个问题下,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语言的虐待具有相当的毁灭力。语言暴力会摧毁尊重、信任、倾慕以及亲密感。


虐待的言语充满了挖苦和贬抑,用以惩罚对方、归咎对方,企图使对方感到难过,也使对方看起来无能。


几乎任何一件小事都会引起一场语言的轰炸---语言暴力” (摘自网络)


这让我不禁想到诗人托马斯·胡德说过的那句:


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


如果唠叨者们能够参悟这个道理的话,或许婚后每个家庭就会多一个哲学家。


玩笑归玩笑,接下来我们说说,该如何改变自己。


如何避免自己的这种唠叨“软暴力”,给家人带去的影响?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唠叨从它的本质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沟通能力低的表现。


往往不会很好沟通的人,就需要重复加强别人心中对自己想表达的事物看法的清晰度。


但这样做,往往就会无视对方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从某些程度来说,唠叨其实也是一种自私。


一. 解决唠叨的首要条件,就是学会『沟通』


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说过:


“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者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来购买这种能力。”


很多人心中,沟通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其实不然,沟通不仅仅是能说话,重要的是会说话。


一个好的沟通,可以改变事情的结果。


比如:


我们吃泡面的时候,我们都想把泡面煮熟,这是『目的』。


但一部分人会选择自行加工一番,加点新鲜蔬菜,加颗美味的鸡蛋,一份营养美味的泡面就好了。


既丰富了视觉,又营养了肠胃,这样的结果,让人倍感舒适。『好的过程导致的结果』。


而另外一部分人,为了图方便省事,直接用开水随便一泡,就这样凑合自己的肠胃,结果吃着吃着就心里犯潮,难以下咽了。『坏的过程导致的结果』


所以,综上所述,虽然我们的目的都是要把面煮熟,让自己填饱肚子。


但因为两个方式的差异化,导致我们感受到的结果也是差强人意的。


所以,泡面的方式就和我们沟通是一个道理。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如果我们用一种高效、迅速的方式,向对方表达出自己的目的和要求,沟通效果一定比无尽的“废话唠叨”有用的多。


最关键的是,沟通的过程还会让对方觉得舒适。


人的很多烦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己。


所以,学会沟通,是我们打开与人正确相处方式的第一步。


你可以:


1. 不要重复去讲“废”话,也就是说,不要总是把一件你自以为重要的事,没完没了的反复拿出来给对方加深记忆。


当你忍不住想再次提醒的时候,你不如换个思路想想,“ta不是傻瓜,我觉得重要的事情,不一定ta觉得很重要。”


2. 组织良好的语言能力,不要总是向对方传递一下“碎片化”的杂物信息。


当你想要和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你可以列出几点来说,比如:


“对于这件事,我有3点看法,1……2……3……你觉得我的看法怎么样?”


3. 输出有价值的信息,起码也要是对你们的关系能够有所帮助,或者对某件事有所帮助。


没有人喜欢接受没用的信息,那种感觉就像家里堆了一屋子垃圾般的难受。所以,讲话要挑重点说。


4. 不要总是用抱怨的方式和语气,来传递你的不满。


你可以温和一点,比如:


当你很生气对方没有按你想要的方式做事时,你不能强迫对方按你的方式生活,你可以这样说“亲爱的,我蛮认可你的处事方式,不过你也可以试试我的方法,看看你会不会喜欢?”


相信我,不会有人愿意拒绝一个语气温柔的人。


二. 学会幽默,能够很大程度解决大家的烦恼


幽默感,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遗失的一种沟通方式。


就像网络上流行的那句话说的一样: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在生活中和人沟通起来,往往会让对方感到舒适的同时,还能产生愉悦。


连带着,对方或许都会自带美颜滤镜的看你。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钱钟书与杨绛这对神仙眷侣了。


他们的婚姻和爱情,众所周知,可我还是忍不住再提一提。


钱钟书先生除了非常有才气之外,最出名的便是他的“毒舌和顽皮”。


可如此调皮的他,还是被杨绛先生“制服”了。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他们的相处之道,就在于『幽默』。


而杨绛又有诗书气,更有幽默感,这样的完美女子,自然就入了钱钟书的眼。


她总是能读懂他的毒舌,还能以同样的俏皮话,将他的心牢牢“攥住”。


就拿他们举行婚礼时,杨绛的“自黑”来说:


《围城》里,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钟书自己。


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结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篮的女孩子、提纱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像刚被警察拿获的扒手。”


多么有趣的女子,这样揶揄自己,这是多少女人无法比拟的?


我们也可以学习杨绛先生般,在生活中学会幽默。


作为普通人来讲我们可以:


1. 幽默感需要用强大的知识面来支撑。


对于任何人来说,我们需要用幽默感来和对方更好的沟通,所以,你可以多从书籍、影视剧、现实生活中提取自己需要的点子,来完善自己的幽默感。


2. 学会“自黑”。


弗洛伊德曾说:“所有的玩笑都意味深长”。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增加对方对我们的好感。


因为我们可以恰如其分的用这个方式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


3. 拉近距离。


当你和对方经常开些善意的,有趣的玩笑时,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迎刃而解。


你传递的是一个『正向能量』时,对方也会感受到你的需求,积极回应。


所以,唠叨这件事,无论是对被唠叨者还是唠叨者来说,都对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


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这比起肉体受到折磨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曾经丹麦有过一个研究发现:


常被唠叨的男性,中年死亡风险会加倍。


因为不断被唠叨,会让他们的精神受损,产生压力。


从而导致身体部分系统减弱。


语言暴力,也是家暴的一种体现。


所以对于这种软暴力,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审视自己的问题,不要让唠叨毁了自己和自己爱着的家人。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The End-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关注 ,你有情感烦恼,欢迎进下面的圈子【婚姻咨询室】找百籽说!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不想成为《大话西游》里那个爱唠叨的唐僧?婚后这两个方法很实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