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股投资的方向选择很重要


消费股投资的方向选择很重要

在所有上市中,我喜欢把他们分成三类,一是平台型公司;二是专业型公司;三是跨界型公司。在股票投资方向选择中,平台型公司和专业型公司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跨界型公司往往不确定很大,下面大概进行分析一下。


一、平台型公司,比如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拼多多及港股上市的美团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平台型公司,他们相当于集贸市场,无论商家赔赚,只收租金,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增加服务器和扩大入驻商家,这种商业模式旱涝保收,是个非常好的生意。如果把范围缩小,把一个公司自身的渠道或资源当做一个平台,有较多的消费类公司都可看作一个平台型公司。在A股中,比如海天味业、伊利股份,汤臣倍健、涪陵榨菜、东阿阿胶等,在全国建立起了无与匹敌的渠道,只要有新产品出来,放到平台上,立马就能卖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这种类型的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微缩的平台型公司,对于消费类企业来说,更适合于低价、快消、高频的产品。除了消费股外,其实资源或专业技术可以实现成为平台型公司,比如三环集团,利用陶泥这种材料资源和专业技术能力,横向开发不同的与陶瓷相关电子配件产品,形成一个平台型公司,所以,我认为它应该是材料行业,而不是申万划分的电子行业,再比如新和成,利用技术优势,始终坚持以“国际著名的精细化工大型跨国企业”为总体目标,形成了以饮料添加剂、香精香料、高分子材料等精细化工平台型公司,且生产的产品都能排全球前三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另外大型医药企业或器械比如象恒瑞医药、中生生物、石药集团、复星医药,迈瑞医疗、鱼跃医疗、科伦药业等更象平台型公司,各种CRO等研发机构也更象平台型公司;家电类的象美的集团在家电领域大、中、小家电全面横向发展且都做到前三,更像是平台型公司,格力电器却做成了专业型公司且跨界太大,什么汽车、手机、口罩、医疗器械都搞,最后除了空调还行,别的基本没搞成,这里可以看出,这个世界还是应该由男人来统治较好,男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做事情更具连贯性,女人是感性物种,思维和做事情跳跃性大,但这个世界是需要平稳发展,跳跃太大容易发生动荡。(

严正声明:本人并没有贬低女人的意思,只是从俩个公司的对比中观察出的一种人性思维)


二、专业型公司,这样的公司很多,在消费股中,高端白酒是典型的专业型公司,比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窑、片仔癀、马应龙等,我把他们定义为专业型公司,比如茅台,它牛X的就是一款产品:飞天茅台,其它什么王子酒、红酒之类都是搭卖的打酱油的,五粮液也是普五、泸州老窑就1573。对于消费类企业来说,更适合于高价、低频或奢侈的产品。技术型象花园生物等打通全部下游产业链也更像是专业型公司。


三、投资禁区

1、跨界的公司尽量不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错了,现在社会的分工越来 越细,做的事情需要血统,把自身的行业做精做细,比突然从外行切入一个行业更好。从数据统计上看,9成以上跨界经营的几乎都是失败的,强如董明珠也做不好跨界,所以,看到A股中那些跨界投资的公司坚决不投,什么行业都搞,肯定说明老板什么都搞不好且投机心理太强,什么钱都想赚其实是最后什么钱都赚不到,象以前的乐视网。

2、平台型公司和专业型公司混淆的公司危险,比如东阿阿胶,它的经营模式应该是利用阿胶这个平台扩大经营品类,成为一个快销公司平台,成为一个像伊利的公司,结果,经营者却把它变成了一个专业型公司,通过玩命提价来远离市场,从而给福胶及其它阿胶厂家留下大量的市场空间,其实从现在来看,前几年阿胶业绩好,是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市场需求使然还是老秦的经营水平使然?这还真不好说,就象前几年冬虫夏草和普尔茶卖得火,难道是那些农民经营出的结果?不过可喜的变化是,新上任的负责人已沿着平台型的思路转型了。另一个危险的是涪陵榨菜,明明是平台型公司,应把这个公司打造成一个腌咸制品的平台,却非要把榨菜卖出茅台价,结果业绩一落千丈,如果经营者经营思想不转变,成为第二个东阿阿胶不是不可能。而一些专业型的公司却想打造成一个平台型的公司,或者打造成一个脱离主业跨界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就比较危险,尽量远离。

3、买入一家公司股票投资一家公司时,能先想清楚它的经营模式,赢利模式的可持继性,安性系数可能会高一些。(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