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心系敦煌,一生守护

《我心归处是敦煌》:心系敦煌,一生守护

 1、 猜猜她是谁?(课件)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京举行,这些伟大的杰出的贡献者,他们一生奉献给自己钟爱的事业,他们的名字也会载入史册,而她便是其中的一位。被称为"敦煌的女儿"的她从事文物保护近六十年,这近乎一个人的一生,而敦煌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她止步,大半辈子的光阴,荒野大漠里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文明需要守候,文化需要传承,而她做到了。

《我心归处是敦煌》:心系敦煌,一生守护

2、(课件)介绍樊锦诗:

《我心归处是敦煌》由樊锦诗口述,再由顾春芳整理撰写。口述史是现今最受重视的写作方式,真实展现了世事变化,人的一生的经历,也是一种抢救式的记录方式。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樊锦诗的自传更是一部敦煌的介绍,我们跟着她的脚步走进敦煌,跟着她的脚步去认识敦煌,了解敦煌,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是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最为重要的体现敦煌很美,它的美是具有不同意义的,在摄影师孙志军的镜头下我们可以感受的到,而若能真正的走到那里去看一看或许更会有所感受。

   敦煌壁画还被称为千佛洞。也是我国四大古窟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石窟中的壁画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是用画笔记录的历史,满壁风动,天衣飞扬。敦煌壁画是集大成、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它的厚博的历史艺术是无可比拟的。 壁画有墙上博物馆的美誉。

 一、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口述自己一生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她原本是一个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可以选择的人生路,有很多条,可是,她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走,在戈壁滩大漠深处,守护着国宝。她从青春少女到如今的满头华发,她无愧于敦煌,却有愧于家庭、有愧于自己的孩子,确实"感动中国"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这种奉献精神无比伟大,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守护着艺术瑰宝五十多年,如果没有这些守护者,也就没有今天完美看到如此完好的莫高窟。

樊锦诗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高材生,受父亲的影响,樊锦诗从小学业优秀,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她在1962年去敦煌实习,其间就因水土不服而疾病缠身,所以她并没有毕业后去西北的打算。但在那时,她必须服从组织的分配,只能告别杭州舒适的家庭条件,与同班男友异地 相恋。原以为,几年后就能调离,却想尽办法始终无法获准。 一个瘦弱的女子,大学实习时来到敦煌,在实习结束后,父母看到她因为当地相对恶劣的环境,而变得更加瘦弱的情况, 想向学校申请让她不要再去敦煌, 而这封写出去的信最后还是被她扣下了。和丈夫结婚多年,俩人一直是两地分居,每年她会回去看看丈夫和孩子, 这样就一直持续了19年的时间。 最终丈夫也来到了敦煌。 作为一个女人,要干事业,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很不容易。与家人团聚,这是维系一个家庭的基础。可是樊锦诗在丈夫的理解下,选择了事业,选择了一个人在戈壁滩坚守艺术的瑰宝,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她说,其实我也想过离开,然而,她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还是选择留下来。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为我们留下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的传奇故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的动人故事。

 前半部分从樊锦诗童年到老彭去世的内容,很平实也很动人,特别是他们相隔千里,老彭一直坚持,在火车站他的一句"我等你"真是胜过千言万语,让人泪目。与樊锦诗相关的老师、前辈他们坚守敦煌,保护敦煌的一件件事,也让人更理解当年在莫高窟修行的人,建窟的人。在这部作品里,樊锦诗把她的人生经历与敦煌的历史、敦煌的文保工作串连,并且深情回忆师友诸朋,在常书鸿、段文杰之外,我们还看到宿白、苏秉琦、季羡林、饶宗颐等前贤的身影,他们的人生都与敦煌密切相连,敦煌也因他们而更辉煌。

二、感悟:

 在这本自传中,不仅是樊锦诗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她一生中对于敦煌的见证,千年莫高窟,封存的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奥秘,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宝库,是她倾尽一生的时间寻求的谜底。樊锦诗的自述中我们更深刻,更细致的认识了这座人类的魁宝,了解了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更明白敦煌莫高窟所承载的人文史和它的意义所在。 守护敦煌的意义是什么呢,樊锦诗说是一种精神,是种精神力量,国家的发展靠得是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国家才有希望。

  CCTV《朗读者》节目称赞她:"人生本可以有无数条路,她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在大漠深处,爬进黑黢黢的洞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 可以说,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今天人们看到的莫高窟。对于莫高窟的保护,在若干年以后再回过头来,或许还会有不尽善尽美之处;但对于樊锦诗,一定不会有什么不同的评价。她做得不仅仅是很好,简直不能够再好了!

我细细品读了一遍。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先生个人的回忆录,还是敦煌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考古与文物保护的发展史,更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亲历记,必将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从书中,我们看到了樊锦诗这样一位纯粹的爱国者和文化使者的心路历程。不禁会为邓广铭、苏秉琦、季羡林、周一良、邹衡,特别是宿白等老一辈北大学人对先生的谆谆教诲所吸引;会为先生和彭老"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的真挚爱情所感染;会为"前有常书鸿、后有樊锦诗"一代代莫高窟人"舍身饲虎",倾尽毕生心血守护敦煌的故事所折服;会为先生置个人健康与安危于度外,仗义执言,竭力保护莫高窟不被过度开发,全身心投入抢救文化遗产的努力所动容;会为百余年来以先生为代表的几辈大师学者和文物保护专家辛勤耕耘,终于使敦煌学回归中国、走向世界,给莫高窟带来永生的辉煌历程所慨叹!

樊先生说:"北大人往往痴迷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痴迷到'傻',他们在事业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在半个多世纪敦煌文物研究保护生涯中,先生身上所体现的做人做事原则、为自己所认定的事业傻傻坚持、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正是对北大精神的生动阐释。

一是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1962年,生在北京、长在上海的樊锦诗先生参加毕业实习,第一次踏上敦煌的土地,当时的敦煌是什么样的条件呢?没有电力和卫生设备,物资匮乏,交通闭塞。莫高窟的洞窟里温度很低,待不住人,先生和其他的北大师生需要攀援着被积沙掩埋的崖壁,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做实习调查。由于气候和水土的原因,先生每天晚上都要经历失眠,夜里三四点钟就醒了。先生的身体健康在敦煌严酷环境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得不提前结束实习回到北京。1963年,系里毕业分配时,先生还是为了那"念念不忘的石窟里的壁画和造像"毅然回到了敦煌,这一去就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情缘。为此,樊锦诗先生与自己的爱人彭金章先生过着19年牛郎织女般的两地生活。半个多世纪来,她有多次机会回到大城市,可是她依然决定扎根在"一到春天,就整天整天刮风,窗外刮风屋内下沙"的敦煌。可以说,为了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护事业,先生与家人牺牲了太多寻常人应有的享乐,无怨无悔地为国家、为历史、为科研奉献一切。

二是实事求是的钻研精神。在樊锦诗先生到敦煌工作前,考古学系的老前辈苏秉琦先生、宿白先生叮嘱要尽可能地沉下心来做好敦煌石窟的考古钻研。此后50多年,樊锦诗先生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放在了敦煌石窟的研究、保护和管理中。2011年,多卷本《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的出版标志着石窟考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考古报告通过文字、测绘、摄影等手段,全面、详实、客观地记录下这些多则1600多年、少则800多年的洞窟中所有的遗迹和现象,其难度超乎常人想象。先生带领研究团队数十年磨得一剑,似乎比我们现在太多学者出成果的速度都"慢"很多。但正如先生所说,考古报告是最基础的基础,是地基,必须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打牢,否则其他都是空中楼阁,是建在沙丘上的。我想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急功近利,做表面功夫是学术研究的大忌,简单的重复性、描述性的所谓"成果"再多,也并不能够推动科学研究的巨轮行进半步。在很大程度上,学术研究是寂寞的,以樊锦诗先生为代表的敦煌人为我们树立了坚守与钻研的精神丰碑。

三是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很多人认为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的核心是"守旧",而樊锦诗先生带领敦煌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给古老的文物和严肃的学科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不但守住了"旧"还开创了"新"。他们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让精美的敦煌艺术"青春永驻"。2016年4月,"数字敦煌"正式上线了,30个经典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的高清数字化内容面向全球发布。网站还能提供全景漫游体验服务,轻点鼠标,就宛若在石窟中游览一般,网友还可以通过全息影像技术看到整个石窟的全景。"数字敦煌"掀开了文物研究和保护可再现复原、可永续利用的崭新篇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莫高窟的守护者们利用高科技定格了大漠深处的灿烂文明,这种锐意进取、守正创新的科研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照前辈、对标先进,找差距补不足,立足本职工作。学习他们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的使命意识;学习他们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的忠贞品格;学习他们开拓创新、勇攀高峰进取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无私胸怀。

三、精选好句

1、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心灵的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139引自 第六章风雨飘摇的日子

2、 北大的精神传统对我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坚持做人做事的准则。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严谨诚实,你做不出来就是你做不出来,绝对不能糊弄人,不能还没做事情就乱忽悠。做人不仅要严谨诚实,还要有定力,有责任担当,不能乱跟风,要走在自己的路上日有看清重要的是什么,才能在关键时候不糊涂。 ()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神圣的大学

3、特别要感谢我的同窗、我的终身伴侣彭金章。没有老彭对我的爱和理解,就没有今天的樊锦诗,我根本不可能在敦煌坚持下来,也不可能全心全意去做敦煌的工作。我一直想等退休之后陪他到敦煌以外的地方走走看看。万万没有想到,我什么都还没有做,老彭却离我而去,留给我无限的悲伤,无限的愧疚,无限的遗憾!现在,我时常觉得老彭没有走,他还在我身旁,和我一起守护着莫高窟,他依然在支持我,给我力量!我们俩曾经的誓言是:"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我们用爱和生命践行了这样一个神圣的誓言。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释迦涅槃像》(中唐)

4、回想1962年,我第一次到敦煌参加实习,好像就在昨天,可一晃我已经八十一岁了。我的身体每况愈下,思维和行动也越来越迟缓,我不知道自己还能陪伴莫高窟多长时间,还能为她做多少事情。我的记性大不如从前,很多事情都忘记了,但是我忘不了几代国家领导人对莫高窟保护事业的关心;我忘不了那些北大的师长,北大的学习时光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忘不了以常书鸿、段文杰为代表的老一辈莫高窟人在大漠戈壁的艰难条件下筚路蓝缕、含辛茹苦地开创了莫高窟保护、研究、弘扬的事业;我也忘不了许许多多国内外的机构和朋友的深情厚谊,他们一次次伸出援手,帮助和支持莫高窟的保护事业。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两个孩子,感谢他们对我这个不称职的母亲的理解和宽容。希望他们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够更加懂得守护莫高窟是值得奉献一生的高尚的事业,是必然要奉献一生的艰苦的事业,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奉献的永恒的事业。

推荐理由: 她穷极一生守望着莫高窟,在她的生命足迹里,品到了坚毅,读到了专注,也深深感到那个瘦弱并不伟岸身躯里,包裹着一颗高贵倔强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