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新中考改革,新在何處?

近日,南昌市教育局發佈了《南昌市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該《意見》主要公佈了南昌中考改革的具體內容。

南昌市新中考改革,新在何處?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新中考改革的具體內容:

一、兩考合一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都將作為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標準。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信息技術教育等13個學科的成績;

綜合素質評價: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全面評價學生,充分反映學生的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養成和突出表現。

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

1、考試科目

將《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所設定的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信息技術教育等 13 個學科全部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範圍,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確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質量。其中,外語包括聽力測試,物理、化學、生物包括實驗操作。綜合實踐活動的其他情況(研究性學習,社會服務、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等)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內容。

分析:對於2020屆及以後的中考生,在現有的中考制度考試科目的基礎上,增加了地理、生物、音樂、美術和綜合實踐活動,其中尤其注意地理和生物的學習。

2、科目分值

語文 120 分、數學 120 分、外語 120 分(含聽力20 分)、道德與法治 80 分、歷史 80 分、物理 85 分(含實驗 5 分)、 化學 75 分(含實驗 5 分)、體育與健康分數按照當年江西省中等學校招生工作有關規定執行、生物 55 分(含實驗 5 分)、地理 50 分。

音樂、美術、信息技術以“合格”、“不合格”形式呈現。

分析:對比現行的考試分值,新中考的分值將整體上漲,將達840分以上。從2019年中考體育政策來看,2020年將增至60分。

3 、考試方式

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道德與法治、歷史採取書面考試;物理、化學採取書面考試與實驗操作相結合的方式;英語聽力考試採用音頻播放或計算機輔助考試的形式,以後將逐步過渡到英語“人機對話”測試;體育與健康採取現場測試,逐步過渡到過程性測試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地理採取機考測試;生物採取機考測試與實驗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音樂、美術、信息技術採取書面考試或機考測試的方式,機考測試實行分區域分步驟實施,城區於 2021年實施,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和新建區待條件成熟後實施。

4、考試時間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行隨學隨考隨清,地理﹑生物(含實驗)安排在初二下學期進行,其他考試和考查科目安排在初三下學期進行,其中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按省教育考試院統一安排在 6 月份進行。

三、考試招生錄取改革

①2020 年初三畢業生仍然參加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命題的全省中等學校招生考試,按現行的招生錄取辦法招生錄取。

②按照省教育廳的要求,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和新 建區(以下簡稱“三縣一區”)對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初三畢業生實行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試點改革。參加試點的三縣一區要積極探索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各試點縣區要按照全面發展、負擔適度的原則,科學確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計分科目,探索“8+N”模式;對已實施的綜合素質評價方案進行再次科學研判,按照省教育廳的要求,對現有具體使用的辦法和方式進行完善,為全市提供可複製的經驗和做法。

試點之外的其他地區,2021年初三畢業生按照初中學業 水平考試科目及分值,將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含實驗)、化學(含實驗)確定為高中錄取的計分科目。從 2022 年初三畢業生開始,將生物(含實驗)、地理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採用等級呈現,設定為 A、B、C、D 四個等級,錄取重點高中兩科等級均需達B等或以上,錄取一般普通高中均需達C等或以上。

C 等及以下學生允許下一學年隨初二年級學生補考一次,成績取兩次成績最高的呈現。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階段學校自主招生錄取的依據。

③從 2021 年秋季入學的初一年級學生開始,全市全面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2024年,全市全面形成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管理機制。

為方便大家瀏覽,特給大家總結整理下南昌市中考改革推進時間安排:

南昌市新中考改革,新在何處?


四、減少並嚴格控制加分項目

自 2018 年秋季招收的初一年級學生開始,取消省級三好學生、省級優秀學生幹部、各類學科競賽學生加分項目,學生的相關特長和突出表現等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對根據國家、省有關規定實際保留和地方確需保留的加分項目,要嚴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公示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