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教你快速提升孩子語言發展的方法

“我家小蘭才剛滿兩歲,現在已經學會背很多古詩了,語言發育好的很。”

“我家小明兩歲了,但是卻只會說幾個單詞,不過不都說'貴人語遲’嘛,說不定以後我家就是一個小貴人呢。”

“是啊,老人家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貴人語遲,金口難開’,說話晚的孩子可能會更聰明呢!”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貴人語遲”又是否真的有科學依據?

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教你快速提升孩子語言發展的方法

一、“貴人語遲”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貴人語遲”出自論語當中的“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閔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其本意是指有很多有謀略的人不善於言辭,但是心中有數,並且行動迅猛的意思。又經常被稱為“貴人不出語”。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貴人語遲”卻變成了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藉口,並且這種藉口一用就是近百年。

甚至有很多的老人還認為孩子說話晚,已經成為了孩子富貴吉祥的象徵,但這實在是一種太過於錯誤的觀念。

美國兒科學會表示:“孩子說話遲,不是聰慧的表現,可能是多個因素導致的。”

現在有很多的家長為了減輕帶孩子的負擔,所以早早的就給孩子找到“電子保姆”來帶孩子,這確實讓很多家長感到省心和方便。

但是一定程度上,過早的使用電子產品,卻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危害。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子在出生後的頭18個月裡,除了必要的和家人進行聯繫之外,其他時間都不要使用電子產品。在孩子一歲半之前,應該遠離電視節目、視頻網站和手機。

有證據表明,18個月以前給寶寶看電子產品,會對寶寶的語言發育、閱讀技能和短期記憶力有持久的負面影響。並且,電子產品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和注意力。而且寶寶的視覺處於不斷的發育和完善過程,不當的用眼可能會增加眼部疾病的風險。

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教你快速提升孩子語言發展的方法


二、孩子語言發展的狀況

孩子2~3個月:能夠簡單的發出一些單音字節;

孩子3~5個月:可以進行模仿成人發音,玩一些發音的遊戲;

孩子5~9個月:能夠對被叫名字有反應,可以發出不同的音節;

孩子9~12個月:能夠理解一些簡單的詞彙,有意識的叫父母、指東西;

孩子12~18個月:能夠開始遵從一些簡單的指令,可是會用搖頭表示“不”;

孩子18~24個月:能夠簡單的做出50個左右的單詞,2~4個字的短語;

孩子24~36個月:能夠簡單的說一些句子和了解自己的名字,說出的話能夠大部分聽懂。

其中24~36個月是讓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和快速時期,如果在孩子兩歲的時候還不會說單個的字詞,三歲的時候還不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則可以認為孩子語言發展出現了遲緩,需要更為耐心地對孩子進行引導或者是帶孩子進行就醫。

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教你快速提升孩子語言發展的方法

三、如何為孩子選擇適合閱讀的書籍?

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進行選購書籍,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進行篩選:

9個月~1歲:適合為孩子選擇一些色彩較為鮮豔的大團硬紙書,能夠有效的刺激到孩子的大腦發育,為孩子的語言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2歲:可以為孩子選擇大幅圖畫的圖書,最好是和日常生活有關的,例如圖畫當中可以選擇一些帶有炊具、電器、傢俱等,更有利於孩子進行閱讀和接觸生活;

2~3歲:可以為孩子進行篩選和閱讀一些較為簡短、有趣的故事,力求能夠用孩子聽懂的語言表達出來,而不是簡單的利用書面語進行表達;

3~4歲: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富有細節和情節的故事,有助於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更加喜歡閱讀;

4~5歲: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富有故事情節的連環畫,例如《西遊記》等,讓孩子產生持續閱讀的想法;

5~7歲: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充滿童趣、幻想類的圖書,讓孩子能夠在突出當中感受到愉悅,沉浸在閱讀中的海洋;

7歲以上:可以適當的讓孩子接觸一些歷史、科幻類的書籍,建議家長不要限制孩子的閱讀類型,只要孩子喜歡就可以讓孩子進行深入閱讀,這樣也更加有利於幫助孩子建立廣泛的閱讀興趣,建立更為全面的知識系統。

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教你快速提升孩子語言發展的方法

四、生活需要儀式感,閱讀也是

閱讀就是進行讀生活,同樣需要一定的儀式感。

孩子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氛圍有著一定的關係,一個良好的閱讀範圍能夠更好的激發孩子對於閱讀的興趣。

在孩子進行閱讀書籍當中,家長可以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放下手機,陪孩子進行一期閱讀,隨時關注孩子閱讀的內容,解答孩子閱讀當中存在的問題,久而久之的孩子就會自然變得更加喜愛閱讀。

家長在孩子進行閱讀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為孩子營造更為安靜和舒適的閱讀環境,保障孩子的用眼安全,有效的提升孩子的閱讀品位,讓孩子從細節當中學會閱讀,逐漸成為一個擁有獨立閱讀思考的學者。


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教你快速提升孩子語言發展的方法

五、快速提升孩子語言發展的方法

1.親子互動式閱讀

中日兒童文學美術交流中心副會長松居直表示:“唸書給孩子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手的故事王國當中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通過念這些書,我已經在他們小時候,把一個做父親的想法,對孩子們說的話說完了。”

閱讀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裨益,它能夠給予孩子智力的挑戰,求知解惑的機會;打開孩子的內在潛能,擴展孩子的美麗心靈。

有研究顯示,孩子在出生的前三年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階段,而父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孩子0歲開始,父母就應該帶領孩子一起進行閱讀,儘早的讓孩子與書進行結緣,開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實現孩子的完美蛻變。

2.和孩子建立更多的交流

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人工耳蝸植外科醫生達娜·莎斯金德教授在進行一項實驗中發現:在對龍孩子安裝人工耳蝸的經歷中,發現對同樣兩組家庭,一組安裝後父母大量的和孩子說話,語言刺激對孩子智力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相反另一個家庭因為父母的繁忙和孩子對話很少,後續該孩子的大腦發展很不順利。

從這一項研究當中可以看出,父母和孩子建立更多的要求,更加有利於孩子的語言和智力的發展。

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教你快速提升孩子語言發展的方法

3.利用開放式的提問,讓孩子“教”父母閱讀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進行溝通當中,更多采用封閉式的提問開啟談話,而這一種封閉式的提問,很容易就會讓孩子陷入一種溝通的困境,阻礙了孩子的語言表達。

家長和孩子進行溝通當中,可以多利用開放式的提問,這種開放式的提問是相對於封閉式的提問而言的,其中開放式的提問一般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是正是由於這種答案才更多的需要孩子進行思考,更加有利於孩子的語言表達,也更好地促成親子之間形成更多的交流。

在進行開放式提問過程中,家長需要學會向孩子提出更多有效的問題,並且不急於求得孩子的答案或者反應,讓孩子擁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作答,這樣也更利於孩子聯想思維的發展,促成孩子更為準確的利用語言進行表達。

在進行開放式的提問過程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教”父母進行理解問題,更為有力增添親子問答之間的趣味性,拉進親自之間的關係。

4.讓孩子自己編故事

閱讀不應該僅僅限於圖繪本當中的故事,生活也是最好的圖書館。

家長在陪孩子逛公園、逛超市的過程中,可以將圖繪本當中的某一情節進行角色扮演,幫助孩子將書中的閱讀內容豐富到生活當中,更好地刺激孩子的自主創造能力,引導孩子進行自己編故事,提升孩子的想象能力。

孩子在編故事的過程中,還能夠體現出孩子對於生活常識以及人際交往當中的理解。

因此在孩子的早期教育當中,語言發展至關重要,,家長可以有效的利用一些生活當中的細節,更好地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增強與孩子進行親子間的互動交流,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更好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