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艰险 战斗在株洲定点集中隔离医院的“二医人”

红网时刻株洲3月11日讯(通讯员 李 军 李建辉 张一璨)“春节前夕,疫情突袭,设在渌口的株洲市新冠肺炎定点集中隔离救治医院(以下简称“市定点医院”),成为株洲疫情防控主战场。

直面艰险 战斗在株洲定点集中隔离医院的“二医人”

当“战疫”打响,株洲市二医院闻令而动,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调配精锐远赴黄冈,派遣骨干支援渌口,“多线作战”勇抗疫情,彰显了本色与担当。

在渌口,18名“二医人”陆续抵达。他们是子女、伴侣、父母,更是最美“逆行”的白衣战士。他们迎难而上,和时间赛跑,以生命守护生命,谱写了一曲守卫家园的“战疫”之歌。

“逆行”战疫魔

疫情来袭,市二医院迅速吹响“集结号”,医护人员纷纷请缨。

“随时待命支援前线。”1月23日下午,ICU医师廖巧红与爱人驱车回茶陵,上完晚班的她补觉醒来看到“征集令”,立即打电话“请战”。

“我是有10多年党龄的党员,让我上。”除夕夜,健康管理中心主治医师瞿勇取消与家人的度假,改签机票搭乘最早的航班,于正月初一从北京赶回医院。

“我是呼吸内科的医生,我去正合适。”虽然担心父母与5岁的女儿,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彭颖,仍请缨赴战。

“我单身,身体素质好,家人也支持。”神经内科主管护师谭水波,递交了“请战书”。

……

名额所限,他们没能去黄冈支援,但优先入选医院组建的抗疫突击队。

1月26日,正月初二,市二医院院长亲临送行,瞿勇、彭颖、廖巧红、谭水波作为市二医院首批支援医护人员,赶赴市定点医院抗疫。

直面艰险 战斗在株洲定点集中隔离医院的“二医人”

此后,市二医院有呼必应,多次调派骨干增援渌口。疫情发生以来,共派出医护人员18名,包括8名医师,10名护理人员。

被派出的医护人员,都是市二医院精挑细选的精锐力量。8名医师来自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儿科、内分泌科等科室,针对抗疫需要遴选,并且他们均为科室骨干,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其中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易小平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副主任陈建军是副主任医师。

易小平2月14日去的市定点医院,此后一直在参加危重病人救治。他是2个孩子的父亲,大儿子读初二,小的才2岁半。去渌口之前,他取得爱人的理解,把两个孩子送回老家,让自己更无后顾之忧地投入战“疫”。

直面艰险 战斗在株洲定点集中隔离医院的“二医人”

赶回医院待命前,廖巧红的女儿发烧,患了幼儿急疹。若不是疫情发生,轮休的她原计划待在茶陵老家照看女儿,和家人欢度春节,并为女儿庆祝一岁的生日。

对赶赴渌口的“二医人”来说,每个人都有各自牵挂,内心难免会有恐惧,但疫情当前,他们毅然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迎战疫魔。一封封“请战书”,书写着他们敬佑生命的医者大爱;一个个红手印,闪耀着他们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

奋战在渌口

这是一场家园保卫战,没有硝烟却事关生死。

一到市定点医院,“二医人”立即以战斗姿态投入抗疫,与时间赛跑,与疫魔交锋,争分夺秒救治病人。

刚到渌口的一周,新冠肺炎患者涌入,病区布局及诊疗规范仍在完善,市二医院的支援医护人员,每班时长七八个小时,每次下班都疲乏接近虚脱。

直面艰险 战斗在株洲定点集中隔离医院的“二医人”

有次值班,彭颖先后收治5位患者,当时她还不适应穿戴层层防护服、护目镜工作,“总觉得喘不过气,护目镜上全是水雾,一片模糊。”为此,查房之时她请病人加她微信,回到酒店进一步询问病情、进行诊疗。由于那时病人普遍焦虑不安,她还要耐心做好病人的心理抚慰与指导。

市二医院派出的护理团队,年龄段覆盖“85后”到“95后”,ICU护理人员是调派的主力。市定点医院患者年龄普遍较大,谭水波与同事每天要为老年患者翻身、擦身、喂饭、喂药,一套班下来,每个人都闷在防护服里汗如雨下。谭水波首批去的,自动承担对新手的相关指导,画出病区环境方便她们熟悉,培训新进护士等。因工作开展得好,她还被指定为感染病区二楼护士长,负责排班、指导等管理工作。

救治与护理病人时,“二医人”也面临着危险。

去渌口的第9天,瞿勇出现反复腹泻、周身酸痛等症状。“难道我被感染了?”经过剧烈思想斗争,他收拾好所有行李,打算若是感染就直接住进隔离病区。经检查,初步诊断为细菌感染性腹泻,心里一块石头算落了地。即便如此,当天接班,他照例去查房,然后才进行输液治疗。

2月28日晚,廖巧红进重症病房值班,患者何大爷出现呼吸急促、轻度缺氧状态,汇报上级后,专家组指示立即紧急插管。由于可能有气道分泌物喷溅和气溶胶挥发,操作感染风险很大。插管的那一瞬间,上班期间从无杂念的廖巧红,“脑海闪现两个宝宝的画面。”插管成功,患者的缺氧得到改善,这时她才感到后怕。

“有必胜信心”

3月4日,65岁的余奶奶被治愈出院,成为我市第二位从ICU转出的新冠肺炎治愈者。这一消息,振奋着市二医院支援医护人员的心。

直面艰险 战斗在株洲定点集中隔离医院的“二医人”

每个危重患者从市定点医院ICU转出,对市二医院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市定点医院开设ICU,市二医院多次派出精锐ICU医护支援,“增兵”力度罕见。他们争分夺秒、夜以继日救治病人,全力以赴只为与疫魔“拔河”,抢回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参与救治余奶奶的易小平说,余奶奶2月9日确诊,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入院后3天就病情恶化转入ICU,一度出现代谢性碱中毒。经多次紧急会诊,2月17日,她被转入普通病房。在普通病房,余奶奶又得到了陈建军与医护人员专业又精心的治疗。

谭水波说,“无论是在ICU,还是在普通病房,我的护士姐妹为余奶奶洗头、擦澡时,经常与她聊天拉家常,了解她心理的情况,帮助她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余奶奶出院后,她的家属还特意录制了视频,感谢医护人员为挽救老人的生命做出的不懈努力。

目前,市二医院仍有6名医护人员在市定点医院重症病房工作,医师和护士各3名。12名医护人员在普通病房支援,医师5名,护理人员7名。

对在渌口奋战的“二医人”而言,看到病人被治愈出院,听到病人体谅的话语,总会开心又感动,涌起满满的成就感。零新增,又有患者出院,是他们最乐于听到的消息。

当然,他们也思念着家人,渴望听到家人的声音。

“你要好好吃饭”“妈妈永远爱你”。2月6日,彭颖、廖巧红、张敏、黄亚男四位妈妈都给孩子写了情深意切的家书。春光渐浓,患者一个个出院,在渌口的“二医人”何尝不想早日回家,拥抱孩子和爱人,拥抱日益明媚的春光,诉说萦绕心中的思念?

可对于抗疫,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他们的目标是“清零”与全胜,是每个病人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回到家人身边。

“我们有必胜的信心。”在渌口奋战的“二医人”,纷纷坚定地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