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这个机会,可以改善心功能!心衰患者别错过(上)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出现了心功能衰竭,还可以运动吗? 运动会不会加重心脏衰竭?

答案是可以,合适的运动不但不会加重心脏负担,还能改善心功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今天我们就分上下两篇,详细说说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

什么是心衰?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功能下降。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及运动能力受限。运动也可以导致呼吸困难以及乏力等症状,与心衰表现很相似。这些症状可能会让心衰患者害怕锻炼,误认为是运动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心衰恶化,从而害怕运动。很多研究证据表明,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衰患者已经出现心功能损害,如何做才能让心脏恢复活力?

这就是心脏康复的范畴了,一提起康复,你肯定受限想到的是运动,的确,运动确实对心脏有益。其实专业的心脏康复还包括了患者评估、健康咨询、相关危险因素控制、心理支持、睡眠管理、健康教育等许多方面。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心衰患者如何做运动康复。

心衰患者多合并肌肉病变,运动不足导致肌肉萎缩是主要原因。

以前人们总是担心运动会增加心脏负担,让本已衰竭的心脏雪上加霜,因此主张静养。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强骨骼肌力量,改善生活质量。

心衰患者除了心脏排血下降、肌肉供血下降造成活动能力降低之外,还发现肌肉本身存在异常,锻炼不足是主要原因,导致肌肉萎缩,更容易产生疲劳和活动耐力下降。除了骨骼肌,呼吸肌肉也难以幸免,也会加重呼吸困难。


抓住这个机会,可以改善心功能!心衰患者别错过(上)


心衰患者进行运动是安全的、有益的

开展运动训练之前首先需要放下戒备心理,运动训练是安全的。HF-ACTION试验评估了HFrEF患者进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的安全性,实验中2037例受试者共进行了4411次运动试验,发现每1000次运动试验中无死亡发生,而在每1000次运动试验中有0.45次非致死性主要心血管事件。同样安装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CD)的患者也是安全的,在运动期间无不良事件或出现ICD放电,因为运动训练的心率通常低于ICD的放电频率。


抓住这个机会,可以改善心功能!心衰患者别错过(上)


哪些心衰患者适合做运动康复?

任何治疗都不适合于所有人,运动康复也有其适应症,推荐以下两类HF患者进行运动训练:

1,对于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稳定HF患者,若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40%,即射血分数降低型HF(HF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

2,对于NYHA Ⅱ-Ⅲ级的稳定HF患者,若LVEF≥50%,即射血分数保留型HF(HF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或者LVEF为41%-49%的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HF(HF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 HFmrEF)

因为HFpEF 、HFmrEF患者的相关证据没那么充分,所以其运动训练推荐要弱于HFrEF患者。

目前尚无充分数据推荐Ⅳ级HF患者开展心脏康复。IV级心衰患者在治疗后,如果符合适应症,也可以进行心脏康复。

美国医保和医助服务中心以经将心脏康复治疗纳入了报销范围,中国也将心脏术后心脏康复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

抓住这个机会,可以改善心功能!心衰患者别错过(上)

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

运动处方

运动和药物一样,也具有治疗作用,而且不同人群运动强度不完全一样,不适当的运动会加重心脏损伤,甚至会出现猝死,因此运动也需要心脏科医生开具处方,这样才能保证在安全范围内,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运动强度(剂量)、持续时间(每次运动持续多久)、频率(通常以一周1次为基础)、地点(在家或在医疗中心)、运动类型。随着运动训练的进行,心肺功能得到提高以后,当前的运动处方可能不适合,需要渐进性提高运动强度,这也属于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强度可量化为具体数值如心率、跑步机的速度和坡度,或者自感劳累分级(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或Borg评分。

心脏康复项目可在监测下或不监测进行。例如,房颤患者、可疑运动导致室性心律失常者需要间歇性或连续监测下开展运动训练。

抓住这个机会,可以改善心功能!心衰患者别错过(上)

运动处方举例

典型的运动处方为:一周运动3日,每次30-40分钟有氧运动,强度相当于60%-70%的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减静息心率)或RPE为15-17。

开始时最好在康复机构、康复医生监督下进行6-8周的运动训练,这样有利于患者熟悉运动的感觉和更好的生存质量,中间可穿插无监督的家庭训练项目,并在监督训练完成后逐渐过度到家庭锻炼。

由于篇幅所限,下次将介绍运动训练的类型,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呼吸锻炼,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运动可以达到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