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關於信仰的故事

倉頡—關於信仰的故事

在渭南,如果說起人文與歷史,“三聖”是絕對繞不開的話題。“字聖”倉頡、“史聖”司馬遷、“酒聖”杜康。

提起倉頡,很多人都會想起倉頡造字的傳說。

或許是太多的史料中記載了這一偉績,如《帝王世紀》載有:“黃帝史官倉頡,取象鳥跡,始制文字。”還有《說文解字》序裡也提到:“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而在我們的印象中,最為深刻的,當屬《淮南子·本經》中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這樣的一位造字聖人,其出生地必然成為全國多地爭搶的焦點。就目前看來,史學家們普遍認為,我市白水縣為其生長之地。文學家們也大多認為,白水也是倉頡造字的發源地。來自民間的傳說、習俗與遺蹟也具備一定的說服力,尤其是2014年,當白水縣的《倉頡傳說》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也讓這一說法更顯真實。

在白水縣,我們見到了《倉頡傳說》的市級傳承人王孝文和韓文學。據他們講,如今已經整理出的,在白水流傳的關於倉頡造字的傳說共有五十餘個,如鳥羽山和倉聖梁的來由、倉頡造字的起因、倉頡造字的故事等,這些故事大多與現今白水的諸多倉頡遺蹟有關。

王孝文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傳說:倉頡複姓侯剛,名頡,是黃帝的史官,一次倉頡從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了錯誤的史實,致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事後,倉頡愧而辭官雲遊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三年後他回到故鄉白水楊武村(史料記載多為陽武,近年改稱楊武),“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叫字。倉頡造出字後,又自己動手建造藏字樓。他的精神感動了玉皇大帝。於是,玉皇大帝從天宮派來了一群豬羊幫助倉頡背石頭。有一天,在他的母親送飯時,沒打招呼徑直走進了石樓溝,看見兒子領著一大群豬和羊,馱著大塊的石頭正往山上走,母親驚訝地大喊:“呀,快歇歇,別累著!”話音剛落,豬和羊全變成了石頭。這就是楊武溝那些大大小小石頭的來歷。

韓文學告訴我們,像這樣的傳說,曾經在白水可謂婦孺皆知,但如今幾近失傳。

韓文學的話聽來似乎有些誇張,但當我們實地走訪之後才發現,這話並非虛言。

在白水走訪期間,我們來到了幾戶群眾家裡,在和群眾聊天時,我們都會有意無意談起倉頡的傳說,但這些群眾都表示並不瞭解。只有一些已經上了年紀的群眾還依稀記得那些關於倉頡的傳說。

除了這些傳說,王孝文還告訴我們,曾經在白水,倉頡幾乎是唯一的神明,倉頡和文字對於白水人,就好像一種信仰。

據王孝文講,在白水,群眾稱倉頡為倉聖爺。在老一輩白水人心目中,字紙是帶有倉頡聖靈的神物。一小片字紙,不管多麼破爛無用,絕不亂扔,而是收藏起來,裝入乾淨的瓷甕之中。等積累多了,于晴天無風之日,洗淨手臉,取出來攜到荒郊野外,焚香叩頭,點火焚化,用淨物將灰包裹,埋於地下,或棄灰與河水中,名為“清水祭”,取意萬古長流。誰要不這麼辦,那就是對倉聖不尊,人人都會指責。嚴重者,全族對其懲罰。事有湊巧,如某人恰在犯戒之後家裡若出了事或死了一隻雞,都會被認為是倉聖爺的罰誡。小娃不懂事,用字紙捏鼻搽汙老人必教訓無疑,同時又惴惴不安,忙燒香叩頭,求倉聖爺饒恕。

敬惜字紙,對學生要求更嚴。學生於每早上學前必要洗淨手臉,髒手不能摸書提筆。每校都有化紙爐,紙灰必埋於淨土之中。現在,敬惜字紙的觀念雖然淡薄了,但兒童上學時,必須洗淨手臉之習仍存。不僅如此,在白水,舊時孩童入學不拜孔夫子,而是先拜倉聖。還有枕書辟邪的風俗。即便是現在,上了年紀的老人仍堅信,誰要中了邪魔,就讓枕書睡覺,說是邪魔害怕字書,用以驅除,病就會好,推而廣之,枕頭上繡字就成了一種風俗。尤其是結婚用的枕頭,字繡得如何,成了人們對新媳婦手藝品評的一個內容。現在的年輕人雖不信枕書辟邪之說,卻對枕頭上的繡字仍很講究。

諸如此類傳統,凸顯了白水人對倉頡的敬仰之情。當然,還有一件事可以說明,便是如今的倉頡廟。

在這座已有2000多年曆史的廟宇裡,有古柏46株,古槐10株,其枝葉茂密,鬱鬱蔥蔥。然而,在其背後的黃龍山上,卻看不到如此大樹,就連廟宇附近的村鎮中,也很難找到這樣的樹。據當地人講,之前白水人興建房屋,都會去黃龍山上砍樹,久而久之,便把黃龍山砍成了如今的模樣,但倉頡廟裡的樹卻從來沒有人敢去砍。

從傳說到習俗,幾千年來,白水人用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在紀念著倉頡,並逐漸變成了一種信仰,只是如今,這種信仰卻到了急需保護的時候。

離開白水時,我們還聽到了一個有趣的典故,自然和倉頡有關。這典故說的是“才高八斗”的由來。

關於才高八斗的由來,我們所熟知的一直是謝靈運的那個版本。但在白水,卻是這樣說的:

倉頡造字一擔粟,傳於孔子九斗六。還有四升不外傳,留給道士畫符咒。“鬼畫桃符”君不識,“才高八斗”有來頭。孔子識字九斗六,傳與弟子整八斗。弟子造就五車書,千秋萬代久傳流。從此學富稱“五車”,自古才高曰“八斗”。

這才有了“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