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杏花村镇党委被山西省委组织部确定为2019年度全省标杆乡镇党委

日前,山西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2019年度选树全省标杆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通知》(晋组办〔2020〕1号),我市杏花村镇党委被山西省委组织部命名为“2019年度全省标杆乡镇党委”。

杏花村是中华名酒第一村,是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中国第七批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具文化价值小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重点镇、中国淘宝镇、山西省文明乡镇、山西省十佳特色旅游小镇、山西省经济发达镇,多次被吕梁市委评为“五好乡镇党委”。

一、抓好新时代党建,树牢大杏花理念

杏花村镇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树牢大杏花理念,把党建作为杏花村镇做好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首责,充分发挥新思想的引领作用,整合有效资源,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共建、共融、共治、共享的目标。

(一)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凝聚力。杏花村镇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为契机,镇党委坚持每半月集中学习研讨一次,依托镇党校、党建书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形成“领导干部带头讲,班子成员轮流讲”的党课学习制度,2019年以来,镇村两级共组织集中学习80余次,参学党员干部达3000余人次。在镇机关内打造习语走廊、党的光辉历程等学习园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利用学习强国和好干部在线等平台加强自学,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切实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各项安排部署上来。

(二)坚持用制度体系优化流程,增强执行力。杏花村镇制定出台了《党委议事决策制度》《机关干部管理制度》等16章86条工作制度和农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办法,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做到“三重一大”集体研究、集体决定,必要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加,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探索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延伸到各个领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如在杏花村白酒交易中心和白酒检测检验中心征地工作中,仅用1个月就完成了230多亩的征地任务。

(三)坚持用实践锻炼提升本领,增强战斗力。杏花村镇积极探索镇区(开发区)、镇企干部交叉任职,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增长才干。坚持走出去,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去武汉、青岛、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开拓视野。实行镇班子成员包片包村制度,包片包村干部负责所包村的各项工作,通过给位子、压担子,让他们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提升能力。积极鼓励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目前,杏花村镇有8个村实现了“一肩挑”,占到所辖行政村总数的50%。

二、深化酒文旅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杏花村镇抓住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精准把握汾阳“发展酒文化旅游基地和清香型白酒基地,形成食品加工、商贸旅游等为主导的特色城市”的定位,以布局杏花村白酒产业链为主线,编制《汾阳市杏花村酒旅融合总体规划》,提出杏花村“十大工程”,即恢复建设杏花村古村落、组建杏花村白酒产业集团、办好杏花村酒文化博览会、成立山西大学杏花村学院(暨白酒研究中心)、开设全国连锁经营的“中国·杏花村酒家”、拍摄《印象杏花村》情景剧、打造10万亩杏花村有机酿酒高粱种植基地、举办“醉美杏花村”和“高粱红了”旅游节、举行杏花村白酒祭酒大典、建设杏花村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深入推进酒文旅融合发展,引领汾阳高质量发展。

(一)延伸白酒产业链条,夯实酒文旅融合发展根基。杏花村镇以汾酒集团、中国汾酒城两大白酒企业发展为龙头,带动包装彩印、瓷瓶、仓储、物流、电商及种植、养殖业等相关产业逐步兴盛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我市白酒产业的“航母舰群”,以更高远的眼光,抱团发展,壮大实力,借助白酒产业发展新政策,充分实现互利共赢。

(二)挖掘特色文化灵魂,丰富酒文旅融合发展内涵。杏花村镇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促进白酒文化与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生态文化、乡村文化、红色文化、晋商文化等领域融合发展,讲好汾酒故事、杏花故事,努力让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实现汾酒文化品牌和价值品牌的再挖掘再提升。

(三)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酒文旅融合发展效益。杏花村镇加快推进汾酒营销中心、新晋商酒庄酒店、杏花村旅游集散中心、307国道改线等项目建设,栽植150余亩杏林示范园,大力发展以汾酒品牌为载体的旅游产业,建立工业观光旅游、酿造工艺旅游、博物馆旅游、酒文化生态游等旅游开发模式,逐渐实现旅游业与清香型酒文化的互惠双赢,促进整个杏花村镇综合经济实力的发展。

三、建设高效能体系,提高三服务水平

杏花村镇积极承接市政府下放的92项行政审批权限,不断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推向纵深。

(一)办好惠民实事,全力服务群众。杏花村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中“注重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的重要指示,梳理公示主题教育整改事项38项,先后完成农村旱厕改造6个村1500余座,对镇区5条主干线安装路灯700余盏,新增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规划实施13个村集中供热工程,完成管道铺设30多公里,惠及13000余户居民。全力保障失地农民就近就业,完成了5个村3800余名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9%,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网覆盖”的目标。教育方面,抓好新区幼儿园、小学等配套建设,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2所幼儿园、1所小学。

(二)强化社会治理,全力服务基层。杏花村镇大力推广“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了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16个村建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设立了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严格落实信访调处“五包一”责任制(市、镇、村、派出所、法律工作者),2019年以来,镇班子成员和人大代表定期接待群众130余人次,帮助解决群众矛盾纠纷35起。镇司法所受到省司法厅表彰1次,东堡村村民调解委员会受到国家司法部2次表彰。

(三)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企业。杏花村镇认真落实吕梁市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要求,率先推行“多审合一”改革,实行“一窗通办”“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模式,制定服务重点工程“四个一”制度(一个项目由一个班子领导总体协调、一个重点站所全程服务、一个专门小组重点落实),在全镇上下营造了争取项目、服务项目、落实项目的浓厚氛围。

汾阳党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