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告訴我們家庭裡有效溝通有多麼的重要


《陽光普照》告訴我們家庭裡有效溝通有多麼的重要

電影海報

2019年劇情長片《陽光普照》廣受好評的事實再次證明,一部好電影並不在於特效多麼精緻華麗、不在於投資額多麼巨大,電影的本質就是講故事,老老實實把故事講好、講的打動人心,也就自然會收穫鮮花和掌聲。

《陽光普照》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主要了講述小兒子阿和與好友菜頭冠砍傷人進了少年輔育院後,家庭所遭遇的一系列變故。在長達150多分鐘娓娓道來家長裡短中,這個家庭接踵而至的變故讓人不禁唏噓感嘆、為之淚目,讓人不由生出“人生皆苦,沒有最苦,只有更苦”的想法,。然而正所謂有因便有果,細細分析這個家庭遭遇的變故,很多悲劇的發生的根源其實是家庭內有效溝通的缺乏。特別是電影最大的謎團“阿豪為什麼會自殺”,更是說明了家庭內部,人與人之間有效溝通的重要性。

《陽光普照》告訴我們家庭裡有效溝通有多麼的重要

電影海報

有人說《陽光普照》是一部標題帶有很大的迷惑性、劇情走向往往出人意料的作品,簡言之就是“不按套路出牌”。電影以叛逆的小兒子阿和傷人被關進少年輔育院開頭,本以為接下來的劇情會講阿和如何在痛定思痛後開始實現人生逆襲,迎來陽光普照的人生。然而導演並未沒有按照這種“雞湯”套路來。隨著阿和的入院,導演將電影的主要視角聚焦到大兒子阿豪身上,在觀眾以為接下來導演可能要講阿豪給家庭帶來“陽光普照”故事的時候,導演再次讓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劇情走向,阿豪竟然自殺了。

《陽光普照》告訴我們家庭裡有效溝通有多麼的重要

阿豪

電影裡的阿豪是一個自小就聽話懂事的孩子,用弟弟阿和的話說就是“從小到大,大家都喜歡他(阿豪)。他功課好,長得好,他什麼東西都好。他好到連沒考上第一志願的醫學專業都要選擇去復讀重考.....”。然而就是這個品學兼優、陽光帥氣、被很多同學喜歡、被父母寄予了厚望的阿豪,竟然毫無徵兆的選擇了跳樓自殺。關於阿豪為什麼突然自殺,到電影結束導演都沒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是從他女朋友郭曉真的回憶中,我們可以尋到一點端倪。

與小兒子阿和的叛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兒子阿豪,這是個自小就聽話懂事、品學兼優的孩子,因此也讓父親阿文寄予了很多厚望。很多碎嘴的女人在學車時都會問阿文“教練,你結婚了嗎?有幾個小孩?”。阿文每次都回答“一個”。因為在阿文的眼裡,他只承認阿豪這個讓他為之叫驕傲的兒子。他每年都會送阿豪一本駕校製作的“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的筆記本,還會親自到學校給阿文學習的花銷。然而就是這個被父親深愛的長子,竟然在洗完澡、收拾完房間、刪除完所有的通訊信息後選擇了“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

《陽光普照》告訴我們家庭裡有效溝通有多麼的重要

阿和

關於阿豪的自殺,母親琴姐曾和阿豪的女朋友郭曉真有關交流。郭曉真回憶過、講過她和阿豪交往中的兩件事件事。一件事是阿豪口中的“司馬光砸缸”故事新編,一次就是“陽光普照”。有一次阿豪問她“你覺得這世界上最公 平的是什麼?”郭曉真回答“是生命”。當時阿豪沒有說什麼話,但等到他出事的那天給郭曉真發來一條短信:

這個世界上最公 平的是太陽

不論維度高度

每個地方一整年中

白天與黑夜都各佔一半

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

那天太陽很大

曬得所有的動物動受不了

他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

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

我也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

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

但是我環顧四周

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

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

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

可是我沒有

我沒有水缸

沒有暗處

只有陽光

24小時從不間斷

明亮溫暖

陽光普照

阿豪的這一席話揭示了他內心的痛苦和煎熬,作為長子,他揹負了太多父親的期望,他不可以像弟弟阿和那樣自小就耍賴,可以因為坐不到自行車而任性到“一整晚都不肯睡覺”,在長大後可以加入拳擊社到處打架。阿豪是長子,是懂事的長子,他從小就各方面都很厲害,厲害到弟弟都開始覺得他討厭,因此打小開始父母就看好他,寄希望於他。然而誰也不知道的是,這個外表帥氣陽光的大男孩其實早就像那英唱的那樣“外表健康的你心裡傷痕無數”了。父親給阿豪的各種關愛和期望就像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的陽光普照著他、炙烤著他,讓他揹負著厚望無處可逃,

被人都有陰影可以躲藏,唯獨他自己躲無可躲。特別是在弟弟被關進少年輔育院接受管教後,父親對弟弟更加死心,而對阿豪的期望與日俱增,在這種情況下他更是容不得自己犯一點錯,怕出錯會讓父親傷心失望,所以儘管內心無比煎熬,他也只能默默承受,儘管已經一個星期不去上課,但他還是每天像正常上學那樣早出晚歸。

《陽光普照》告訴我們家庭裡有效溝通有多麼的重要

父親

關於阿豪的死,出院歸來的阿和與父親也曾有過一次讓人很心痛的對話,阿和說“哥哥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人,什麼事情都為大家著想,但是我們沒有一個人真正的知道他心裡真正想什麼”。而阿豪的女朋友郭曉真也說過“他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別人,沒留一點給自己。”

懂事的人都是飽受委屈的人!阿豪父親這種炙熱的期望和愛灼傷了阿豪,最終就如阿和所說“他厲害到這輩子只做錯了一件事,就是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阿豪最終成了24小時陽光普照下的犧牲品。

這種家庭的悲劇本可以通過溝通避免的,可惜,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父親阿和是一個平素沉默寡言的人,生活的重擔、小兒子的不聽話早就耗盡了這個男人的心力,而作為打小就懂事的阿豪,他可能不想和父親敞開心扉說說重望下的心理壓力,那樣只會讓父親更加難受,於是他一如既往的“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別人,沒留一點給自己。”直到那個夜晚從高樓跳下,真正的躲在了月光的陰影下。

看完《陽光普照》,我覺得按照中國的傳統,長子是家中的“頂樑柱”,長子要做盡孝、盡善盡美的表率這種思想還是會長久的存在,這是每個長子“父兄”都無法抗拒的。既然無法改變現實,那隻能從《陽光普照》中吸取點教訓,多學會和父母敞開心扉有效溝通吧。

除了上述的有效溝通外,《陽光普照》在父愛、浪子回頭、人生救贖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好的探討,電影對此的敘事表述也十分到位,總之這是一部擔得起最佳劇情長片的好電影,真的值得一看。

《陽光普照》告訴我們家庭裡有效溝通有多麼的重要

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