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溫暖的陽光之下,隱藏的是中國式家庭的無解困境

“每個人都有溫情的那面,一個‘家’的故事,你可以拍得很溫暖,但‘家’同時也可以是一個很冷酷的地方,‘家’就像個三溫暖,讓你感覺到冷暖交替。”──導演鍾孟宏

東山彰良寫,先有光,而後有影;鍾孟宏的鏡頭語言說,先有陰影,我們才能看見陽光普照,往往千瘡百孔才透的了光。成為照耀萬物的太陽讓人心力交瘁,陰影遮遮掩掩,永遠為人照亮最終成為一種逞強,所以只願我們能為所愛之人成為一盞燈光,在被需要的時候能把開關按下,也就足矣。

導演探討了符合大眾定義的家庭經歷劇變之後的模樣,同時點出千家萬戶門後各異的萬般無奈。讓一個家庭幸福是天底下最困難的事,事業再成功的人都可能遭逢一個破碎的家,這是再尋常不過的“失敗”。然而父權社會的男性特質卻不會被這種“失敗”所捆綁,反觀天底下的媽媽,卻總得與這種家庭或孩子的成敗緊緊相連,稍有疏忽,便成為眾人口中“失職”的母親。

《陽光普照》不是一部沒有缺點的作品,明顯看到一個鮮明的楊德昌影子與一個鮮明的是枝裕和影子,有些部分交代得太完整、前後調性落差稍微突兀,缺了些可以細細咀嚼的餘韻與留白。但卻不影響這部電影著重於家庭的拆解、探索與重組後精煉出的故事,既能看見自身情況的共同輪廓,卻又在真實中建構出虛構的戲劇性,迫使我們不得不深思悲劇背後的原因,人們如何面對自身與家人的無解困境。

《陽光普照》:溫暖的陽光之下,隱藏的是中國式家庭的無解困境

典型中國式家庭的熒幕縮影:父親、母親

這棟舊大樓的某處屋簷下一戶四口之家,駕訓班教練的父親與造型師的母親,長年在生活與工作間奔波,膝下兩個兒子,老大阿豪自幼成績優異、善體人意,是眾人眼裡的優等生與模範榜樣;弟弟阿和卻走上歧路,整日跟著不良少年鬼混,甚至衝進餐廳,將仇人的手一刀砍下,因而被送入了少年感化院。但這只是開端,等在後面的還有一連串難以啟齒的家醜在輪番上演著,無聲無息將一個實則貌合神離的失能家庭捏得粉碎。

“你兒子”、“你去跟他說”。那為什麼身為父親,有話卻不自己去跟孩子說?從這位爸爸身上,看見無數父輩的樣貌,看見無數父子關係的生硬、笨拙與疏離。這是一種人父的恨鐵不成鋼,也是父權社會下自然生成的嚴父形象。彼此無法溝通,對愛不善表達,關懷也迂迴隱蔽,從不輕言稱讚或鬆口認同孩子,自顧自以一套自我中心的方式向內,對外卻又判若兩人般談笑風生,應對進退處處隨和。

父母也是人,人都難免有私心與主觀好惡,在母親已經轉換心態的時候,爸爸還沒有學會如何真正為人父,因此家人的心結、磨擦就是擺在那兒,動輒得咎,多數人照樣生活卻寧願拒絕溝通,許多父子話不投機半句多,好聲好氣談沒兩句音調便逐漸上揚,幾十坪的空間內互動比偶爾相見的親戚朋友還少,永遠板著一張臉孔,寧願呆坐沙發上給電視機看,也不願坦蕩蕩將視線,落在相隔一年半才首度進門的兒子身上,最後只丟出一句指責,晚輩看到長輩不應該先打招呼?

《陽光普照》:溫暖的陽光之下,隱藏的是中國式家庭的無解困境

因此媽媽成為了家庭中靈魂人物,居中溝通、協調、潤滑、傾聽。母親是黑夜裡的月光,吃力的照亮自己讓一個家勉強維持運轉,唯有為人母才能放下成見讀懂真相,屬於超越客觀事實的事物本質。想起《時空戀旅人》裡主角妹妹曾說,也許每個家庭都會出現一個失敗者,總是達不到目標又都跌跌撞撞。或許阿和就是那麼一個他人眼裡的失敗者,但琴姐早已明白父母無論如何,皆不以成敗論孩子。所以她是給予阿和重新出發機會的人,她是毫不猶豫接納小玉與寶寶的人,她是不辭辛勞往來灰色地帶的人,她是獨自一個將家拼湊回原本模樣的人,她也是真正以不求回報的愛守護兒子們的人。

每一個角色都是日常運作中卡死的齒輪,抽走了一塊就等於打亂了整個機器。琴姐、小玉、曉貞恰恰符合傳統婦女逆來順受的形象,一聲不吭,當打擊從天而降,她們默默做了應該做的事。當一團混亂過後,她們率先收拾殘局,接受現實重整腳步,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一切回到正軌,無須提問女性偉大嗎,而是一個家失去了靈魂,還會存在嗎?

《陽光普照》:溫暖的陽光之下,隱藏的是中國式家庭的無解困境

從未被理解的少年:阿豪、阿和、菜頭

A Sun,一個太陽;A Son,一個兒子。英文片名取得耐人尋味,誰又應該成為二十四小時,無盡燃燒自己的太陽呢?

那是許多傳統家庭的縮影,家醜不可外揚也好,為維持一家之主的顏面也罷,一如多數爸爸無法正視家中有名失敗者的存在。因此將希望全數落在阿豪身上,品學兼優、識得大體才是足以端上臺面的好學生,讓父母驕傲的乖孩子。《一一》裡 NJ 按照所有人的期望唸了電機系,多年後反倒覺得自己才是最悲哀的,

因為人是不可能永遠活在別人的目光裡

《陽光普照》:溫暖的陽光之下,隱藏的是中國式家庭的無解困境

但阿豪依然遵循了長輩們安排的路,沒有選擇餘地,甚至恍惚覺得只有家人,與自己的生命毫無關聯;而阿和則不然,硬是在隱形的牢籠裡橫衝直撞,破欄而出,卻也撞得頭破血流,除了無路可退最後一步。沒有人擁有決定自己生命方向的權利,我們都成為了後來什麼都不缺,也什麼都沒有的無產階級。

“沒事,只是想來看看你。”一直被父母相提並論的兩個大男孩,隔著會客室玻璃、隔著話筒的距離,對視無語,也許不是無話可說,而是想說得太多,艱難吐出的只有這麼一句雲淡風輕。兩隻身在水缸中的魚,真正看見了彼此的眼淚。在父親的夢中,阿豪也說出了同樣一句話,從今而後,只剩一個兒子了。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公平的,陽光也是,在失去的痛感一次次逼迫下,仍舊必須學會自行調整向陽的角度。

《陽光普照》:溫暖的陽光之下,隱藏的是中國式家庭的無解困境

“別看他陳伯伯、陳伯伯喊得很親切,但每一句話都讓我難堪。這是爸爸很重要的轉折,他主動要去找蔡頭解決,但他發現他沒有籌碼,對方要的東西他是無法想象,也不知道要怎麼給的。他知道這個家已經從根爛掉,這一刻,他沒有別的方式,他只能用他自己會的方式,保全這個家。”

劉冠廷是推動劇情轉折的催化劑,他所詮釋的菜頭沒有過多肢體語言,卻在斜睨的眼神、上揚的嘴角之間給人不寒而慄之感。句句話中有話,語意迂迴曖昧,摸不清他內心盤算什麼,也難以預估他下一步將會做出何等驚人之舉。蠢蠢欲動的威脅加上降至冰點的家庭關係,面對內憂外患,身為父親的阿文,深覺應當保護這個再也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的屋簷。

《陽光普照》:溫暖的陽光之下,隱藏的是中國式家庭的無解困境

每個人都能在影片中看到自己

導演鍾孟宏在接受採訪時說:“這個片子會讓我不知不覺進到事件的中心,為什麼?因為我為人父、為人子。我爸老了,我媽已經不在了,我的兩個小孩子18歲、16歲了,片中角色所經歷的,都是我曾經感受到的情感。我常跟宣傳人員說,首映我絕對不會去看,因為我看了一定掉眼淚。那是你不自覺的,你完全被捲進去了,很多很多情感的糾葛。”

滂沱大雨往往迎來電影中最重要的轉折,《陽光普照》從一場夜雨揭開序幕,又從另一次雨夜撥雲見日。每個人有口難言,每個人把苦楚往肚子裡吞,然而大人們的疏忽,有時得由孩子來承擔才能夠真正顯現。阿豪與阿和自幼的強烈對比,到真正走向人鬼殊途,不禁發現,坑坑洞洞的路看似崎嶇,筆直平坦的路看似順遂,人生的路是易是難卻非肉眼所能定義,一如衝突、一如重擊、一如傷害、一如分崩離析,接著才能迎來重組與新生。

沉重的上完香後,山頂夫妻自白一幕,是整部電影最美迷人的畫面。天光瞬息萬變,雲影聚了又散,兩人向彼此攤開了內心最深層的幽暗角落。

有氣憤、有心疼、有悔恨、有酸楚、有委屈,也有義無反顧,父母難以以成敗論孩子,孩子亦難以以對錯論父母。當局者就是沒辦法清楚歸類千絲萬縷的愛與恨,所以我們在電影中看見了自己,也企圖尋找一塊足以容身的陰影。

《陽光普照》:溫暖的陽光之下,隱藏的是中國式家庭的無解困境

寫在最後

世間沒有不求回報的愛,人們渴望愛,是因為渴望被愛,愛是回應、更是理解。而事實不出根本沒有陽光,陽光成了一種置身晦暗的想望,一種身處陰溝的仰望,而觀眾真切感受到了最動人的暖陽餘溫。

鍾孟宏導演透過眼前這家人,探問了無法被量化、定義與比較的親情深度。往往在自己成為了父母之後才會明白,真正的家庭形狀、人生雛形彷彿天光雲影,根本無從把握時間、掌控方向,我們只得蒙著眼親手摸索,因為有些情感問不了是非,只因孩子而存在,只因愛而學會承擔責任。

父親的愛有缺陷,難以言傳,母親的愛則有極限,難以玷汙。他們以各自的方式靜靜灑落在光影搖曳之處,沒有人能全然瞭解自己,也沒有人能全然瞭解朝夕相處的家人。但兜兜轉轉一大圈,還是領悟了這件事,愛裡有恨,恨裡依然有愛,幸福中有悲涼,悲涼中亦存在幸福。陽光炙熱灼豔,黑暗中的燈光卻使人感到獨特,如果可以選擇,只盼我們都能成為彼此的燈光,在被需要的時候還有餘力按下開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