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级的孩子开始大量阅读《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之类的名著,有没有不好的影响?

家有宝贝爱阅读


强烈不建议给孩子读这种翻译的世界名著,尤其是《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因为这两部书都是19世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原文使用的法语和现代法语区别很大,更不用说翻译成中文了,除了了解故事,孩子完全无法感受到原著的节奏和韵律,翻译后的语句也味如嚼蜡,严重破坏语感!《巴黎圣母院》是雨果28岁时的作品,主要是借故事批判封建教会,虚构了两个著名的人物在当时贫瘠的法国文化界引起了轰动,实际文采一般,原著非常黑暗,目前看到的都是1956年被多次改编的版本!而《悲惨世界》则是雨果被拿破仑放逐后,颠沛流离20年辛苦的个人感悟假托于作品!这些所谓的名著都是有成名的时代背景!了解一下故事简介就可以了,读大部头的译著纯属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因为翻译的来源都不是雨果的原著,而且翻译的都很烂!另外说一句,正是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风靡后,巴黎圣母院才得以在1860年重建成目前雄伟的哥特式风格,而1801年时巴黎圣母院的原址还只是一个仓库,所以号称800历史的巴黎圣母院实际只有159年的历史,而在此之前它只是个传说!




公知不告诉你的事


名著不代表就是好,就是适合孩子。这看了也不会理解多少,比如我小学读红楼梦,只关心吃喝穿的描写,初中喜欢陈设和衣服的细致描写,高中喜欢人物的描写,以前感觉红学专家说的都有道理。现在感觉专家都是自己的想法,有的简直胡说八道。还是胭脂斋的脂批靠谱。每个阶段对同一本书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我的孩子小学最喜欢基督山伯爵,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航海冒险类的。西游记特别喜欢!


莫有尘1


没有问题,我小学就看过,基本看不懂,不太喜欢,我当时喜欢的是鲁宾逊,格列佛这种,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也还行,像悲惨世界这种怎么也得初中高中才能看得懂。

ps:自从我高中开始看网文,就基本再也不看文学作品了。

看书要趁早啊


一个人的霜晨


没有不好的影响,但也没有很好的效果。自家孩子从小爱读书,我从不干涉,自由选择,她是在四年级暑假读的悲惨世界。个人感受什么年纪读什么书收获最大,这些世界名著尤其是思想深刻历史背景浑厚的著作,在这个年纪往往沦为读热闹读情节,大大折损了书的价值。如果孩子成长后再回看是很好的,孩子也会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如果变成一种我已读过的炫耀就适得其反了。所以可以读,但不要是父母规定,要孩子自己选择,父母不要功利的指望读了就立刻收获什么,读书是最潜移默化浸润无声的事。


守望花开2


我真的不知道四五年级的孩子能不能读懂这种名著,还是单纯被故事情节吸引。我自己四五年纪时读过呼啸山庄,不懂,不是特别明白,那时也读了围城,也不是特别理解。当时,最最感兴趣的还是金庸的书,简单,而且故事情节强,作文都受了书的影响。慢慢年龄大了,才读了红楼梦等。我觉得孩子在什么年龄读什么书,很重要,不明白,不理解,读了也没有效果 ,小说,历史书,都很好,孩子能读进去,就会受到影响,这很重要。


晚安rose


说得以前这些书不是四五年级看的似的。记得我们几十年前读小学的时候,小学高年级正是大量积累阅读量的时候。识字多了,也能够理解其中的一些成人世界的情感了,一暑假能读好多呢?那个时候小升初压力不大,更多的课余时间让我们阅读,很幸福。应该是小学毕业前和毕业那个暑假,中国的四大名著是肯定看过了,其中红楼梦反复看了三、四遍吧?我爸特迷巴尔扎克,所以他的书我也读了不少,为我后来整个三观构建,人生的选择应该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初中反而学业重了,没什么时间看书了。


好名无余


小孩子看书要慎重啊,我初中高中的时候郭敬明很火,迷上了郭敬明,小小年纪普通家庭的孩子知道了好多奢侈品牌。当时感觉没什么,等工作了有了工资以后,效果就出来了,追牌子,迷恋奢侈品。小时候看的书是一个果实,在心里生了根,长大后就会发芽


喵噜小姐


我儿子六年级要看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呐喊,林玄清散文集,个人觉得他一本也看不懂,完全应付部编版语文必读书,部编版一点没有体会儿童心理特征,把那些晦涩难懂的文章强行填鸭式塞给少年儿童,考试时候考得又很难,我不懂,这是让孩子爱阅读还是讨厌阅读!


用户1282034088007


其实还好吧,记得我自己就是四五年级的时候读的,不要小看十多岁孩子的理解能力,当时觉得这些书都挺有意思的。

记得那时候语文每个单元有考试,如果考试考得好,父母就答应给我买一本名著,最喜欢的是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这两本,代入感很强。记得巴黎圣母院不是很喜欢,觉得有点黑暗。最惊悚的是百年孤独,特别是里面有些对于性的夸张描写,看得目瞪口呆,所以这方面的书针对不同的孩子可以稍微注意一下。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读的书,最好自己先读一遍,等孩子读完还能一起讨论[呲牙]



娅娅


太小了读不懂,还会产生畏惧感。我从小爱读书,以前过早买了一些中外名著,看了头都晕,就先放一放,大一点再读,好多了。人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头脑也有一个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吸取合适的营养,否则消化不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