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川寨又败,宋军一战不如一战,如何是好?(两宋繁华往事263)


定川寨又败,宋军一战不如一战,如何是好?(两宋繁华往事263)

葛怀敏,将门之后,将军葛霸之子、大将王德用的妹夫。葛霸和王德用都是北宋响当当的人物。特别是王德用,是北宋少有的几个担任过朝廷最高军事长官的武将。

葛怀敏自幼聪慧好学,尤爱兵书战策,古今战例烂熟于胸。成年后,饶有才名,任职枢密院,常常参与朝廷军事战略制定。朝堂之上,每有兵事,常高谈阔论,众臣为之侧目。加之,为人乖巧,精于世故,又有父辈的庇护,在朝中颇有好名声。仁宗对其很是赏识,曾经赏赐其穿名将曹玮的甲胄。

到达瓦亭寨后,怀敏命令周围宋军向其靠拢,集结了约七万大军。按军令,他应该据城固守,阻击夏军。然而,他却执意违令北上迎敌。其时,夏军飘忽不定、位置不明。他下令将大军一分为四,各自向北进发,寻求与夏军决战。

其后,探马来报,在定川寨附近发现夏军踪迹。怀敏急令大军向定川寨进发。怎料,元昊再次在定川寨附近布下口袋阵。怀敏中计被围,只好退入定川寨城中。夏军烧毁城外河流上的浮桥,断了宋军归路,又切断了上游水源,数万大军成了瓮中之鳖。

定川寨又败,宋军一战不如一战,如何是好?(两宋繁华往事263)


宋军深陷重围。部将力劝怀敏固守堡寨,以待救援,怀敏不听,列阵城外与夏军野战。城外,两军激战,宋军扛住了夏军几轮冲锋,勉强稳住了阵脚。正当双方胶着之际,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吹向宋军。宋军既惊且惧,阵形大乱,争相往城内撤退。慌乱中,怀敏不慎坠马,被军士踩踏以至昏迷,幸亏亲军力保,才背回城内。入城后,怀敏渐渐苏醒,险些丧命。

定川寨被团团围住,铁桶一般。怀敏与部将商议对策,众人力主固守待援。大家认为,城中粮草丰足,足可固守,倒是夏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怀敏再次否决众将提议,执意当夜突围。

他将大军一分为二,分前军、后军分批突围。前军万余人,由怀敏亲自率领。不料,前军刚出城不久,就陷入重围。宋军往前无法突围、往后无法归城,陷入困兽之斗。乱军中,怀敏及部下十余名将校全部战死,部卒九千四百余名和六百匹战马,悉数被夏军俘虏。

定川寨大胜,元昊趁势挥师南下,连破数寨,直抵渭州。夏军纵横六百里,焚民舍、毁城寨,所到之处,宋军皆坚守不出、惧不敢战。直到,范仲淹率大军来援,夏军才大掠而还。

是役,史称定川寨之战。

定川寨又败,宋军一战不如一战,如何是好?(两宋繁华往事263)


葛怀敏,顶着将门虎子、知兵善战的大名,率军出征,却屡屡违反军令,且不顾手下将士力劝,终致全军覆没。虽然,他本人战死沙场,但连累数万军卒被俘,其过仍不可原谅。在他风光京城时,范仲淹就曾说过,其人言过其实不知兵,不可重用。后人更是评论,葛怀敏实为赵括第二,纸上谈兵,误人误己误国。一针见血。

不过,葛将军虽有过,但确是以身殉国了。朝廷并没有追究其责,还给予了追封,几个儿子也都被授了官职。宋朝虽然重文轻武,限制贬低武将,但对于杀身成仁、为国捐躯者,始终都充满了温情,非常地厚道。宋军虽屡败但能屡战,或许正是因为此。

至此,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宋军三战皆墨,将校死伤无算。大宋君臣,惊惧不已,闻夏色变。宰相吕夷简更是惊叹,一战不如一战,令人惊骇。

如此,该怎么办?君臣上下,一筹莫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