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配置有先后,学会了吗?

前面给大家分享过的几篇文章,大家应该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在我们有限的一生中,如何智慧地运用保险工具,使其为我们所用甚至跨越我们的生命周期;在我们的投资工具选择上,如何用正确的理念来认识保险的安全性、收益性与流动性。

相信大部分已经对“保险”这个金融工具有一定认识的、但并不是专业人士的伙伴们来说,会经常问到小编几个问题:“保险很重要,但家里那么多人都还没有保障,怎么办?”“我爱我的小孩,想给小孩先配上保障吧,可以吗?”“现在疾病太多了,特别是老人家,经常磕着碰着,年龄大了疾病也多,看病费用太贵了,能不能给老人家先配上保险呀?”......诸如此类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您所关心的呢?


小编今天就“以家庭为单位,究竟应该为谁优先上保障”这个问题,来给大家分享分享哈~大家看过我文章的话,对“人生草帽”这张图应该不陌生。

保险配置有先后,学会了吗?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无不将经历“婴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5个生命阶段。而我们知道,除了“呼吸”会陪伴我们一生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也需要陪伴一生的物质基础,就是——财富(钱)!

所谓“挣钱一阵子,花钱一辈子”。我们晓得,5个生命阶段中,每天都在“消耗财富”,而“财富积累”的时期也许就主要集中在“青年-中年”阶段(22-60岁)

“青年”阶段——大学毕业,也许正处于“单身贵族”的家庭结构,又或是而立之年,“刚结婚小夫妻”的家庭结构;

“中年”阶段——不惑之年,也许正处于至少“小康之家”及以上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

不同的家庭结构,将使得家庭经济支柱会面临不同的生活压力与家庭责任。这些压力与责任,除了日常花销这些

看得见的“显性支出”外,很多的未知的“隐性支出”是很容易受人忽视的——即:自己或家庭成员的疾病风险开支、自己或家庭成员的意外风险开支、子女教育费用、自己年迈时候的养老准备、赡养老人的开支等。

关乎“钱的问题”这座大山,相信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会比较类似,压在“五指山”之下的那个人会是谁?没错,就是每个家庭的“家庭经济支柱”。能够帮助“家庭经济支柱”守护来之不易的财富和解决“钱的问题”的安全工具,也许非“保险”莫属了。

因此,今天讨论的问题的答案已揭晓——最该优先配齐保障的人,就是每个家庭“家庭经济支柱”。“家庭经济支柱”是每一个小家的依靠,是能保证每个家庭岁月车轮正常运转的“马达”。基础保障做足了,在可承受的经济范围内把人生风险转嫁了,剩余有充裕资金的,再进行资产配置实现增值,这样,或许,未来的生活会多了一份“淡定”与“安全感”。


保险配置有先后,学会了吗?


那么,5大类的保险种类,什么样的保险配置顺序是正确的呢?6大原则,倾囊相授,请收藏好!


第一,先保障,后储蓄

面对积累的财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储蓄”“存钱”“理财”,其实,有理财意识显然是很棒的(总比放活期或月光族要好哈哈哈),不过,人,相对于财与物而言,乃重中之重,只有优先把“人”保护好了,“财”与“物”也自然就受到呵护了。因此,先把基础的、关于人身风险的保障做足了,有额外的现金流,我们再用于配置其它理财工具。

做好风险转嫁与管理,将实现对“人”的保全;做好了先保值再增值的财富管理,将实现对“财”与“物”的保全。


第二,先保家庭“第一”经济支柱

家庭“第一”经济支柱,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担负着家庭老少的开支、生活费用、家庭负债等,“家庭支柱”支撑着家庭经济,如果没有做足风险保障或者没有保障“裸奔”中,那么,人身风险一旦来袭,所有的开支、费用、负债,都将转移到家庭成员身上,如果家庭成员收入低或者待业或者无业,那么,这个风险缺口的“压垮性”影响将会直击整个家庭。

可以这么说,家庭经济支柱给予每一个小家以“安全感”,那么,“保险”工具就是给予家庭经济支柱的“安全感”。


第三,先保年轻的“大人”,后保小孩和老人

“大人”一般处于中年阶段,小孩的开支、老人的医疗等基本上是靠“有挣钱能力”的中年夫妇的支持作为来源,如果“大人”万一发生风险,小孩与老人的开支也许会面临问题。如果“大人”风险保障做足了,遇到风险时候,就可以凭借理赔金额助力家庭度过困难的时期,也能覆盖小孩与老人的开支,不受影响。

因此,保障有财富创造能力的人,是重中之重。


第四,先保大风险,后保小风险

“大风险”的发生如一场重大疾病的发生,或者身故,动则几十万乃至百万计的医疗支出,将对家庭的经济命脉有较大的冲击——或许家庭经济回到“解放前”,或许一蹶不振,或许失去经济依靠难以东山再起。“小风险”的发生如感冒发烧,对家庭经济影响较小,用我们日常的收入可以轻松覆盖。

因此,保障“消耗财富”更大的风险,是首要出发点。


第五,先看条款,后看公司

配置保险,买的是“条款”,为的是风险发生时候依照条款(合同)约定能够顺利理赔。为此,每个买了保险的伙伴,或者想要开始做保险配置的伙伴,要了解自己最需要解决的是哪方面的问题,以前买过的话买的是什么,保障的是什么,理赔的条件是什么......

而关于“保险公司”的选择,买大公司还是买小公司,往往,在理赔利益面前,理赔程序与要求都基本一致。保险公司,只有“相对大小”,没有谁是大的,谁是小的。如果还有“保险公司大小”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对保险公司安全性的不了解(可详细参阅:《哪家保险公司最安全?快看,你答对了吗......》)。

看需求,挑工具,选产品条款,并结合保险公司的服务政策,完美!


第六,先找专业人士咨询,后靠自己

保险作为一种金融工具,横跨了“保险学”“医学”“法律”“健康管理”等领域知识,它不像我们买衣服,靠外观、靠摸摸质感就可以决定买单的一种商品;也不像我们买杯奶茶,靠网红、靠口感就可以决定买买买。强烈建议:保障规划的重要性,需要上升到与“购房决策”一样重要的高度,为了避免踩坑,更需要专业人士依据每一位个体的特殊性,协助评估、出具建议、最后量身定制方案。如果,如果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很自信,也是可以靠自己完成保障规划的哈~~

术业有专攻,合适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总之,全面做足保障了,就没问题啦。


一起来做一个“未雨绸缪”的智者吧,守护我们的“人”,也守护来之不易的“财富”!向幸福启航!

喜欢我文章的话,欢迎分享,做您身边的财富顾问,更做您家庭的保险经纪人,一起成长,有需要咨询探讨的,也欢迎随时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