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棉花年代,古人是如何禦寒過冬的呢?

通常的知識是:一般人到冬天就穿棉衣棉褲,較為富有的人可以穿絲綿襖和絲綿褲。但棉花原產於印度,傳入中國內地的時間要到宋代,而真正的普及要到元代。在棉花傳入中國以前,中國古人冬天穿什麼?是大家都穿今天看來十分珍貴的絲綿襖?還是另有其它材料的保暖冬衣?

所用的材料顯然根據地域不同而有所變化。從文獻記載和實物出土來看,中國古代所用過的冬衣材料有 裘皮、毛褐、綿衣 等幾種。

一、裘皮

中國的西北地區是產皮毛的地方,新疆出土的距今三千年前的古人穿的基本都是裘皮或毛織物,可見皮毛只是普通人的服飾。但到了內地,皮毛就變得十分稀罕,特別是裘皮更為珍貴,穿著的人多是居住在北方的皇親國戚和富豪人家。《詩經》中就經常提及當時所用的裘皮衣服,用得較多的是羊羔皮和狐狸皮。《詩經》裡的鄭風、唐風、檜風各有一首以《羔裘》為題的詩,其中的《檜風·羔裘》中有:“羔裘逍遙,狐裘以r 朝。”聞一多的解釋是:“大夫平時穿羔裘,入朝穿狐裘。”另一首《豳風·七月》中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說的也是一種狐裘。這種裘皮衣服也有圖像的描繪,在山西太原北齊徐顯秀墓裡的壁畫上,就畫著墓主人穿著銀鼠裘衣的形象,整個衣身是有多個銀鼠皮毛拼接製成,黑色的鼠尾整體排列在在外側,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沒有棉花年代,古人是如何禦寒過冬的呢?

北齊徐顯秀墓中男主人畫像

二、毛褐

毛褐是用毛纖維(較多的是羊毛纖維)紡織而成的較為粗厚的織物,也可以用來禦寒,在新疆早期出土的墓葬中十分常見,如小河墓地、洋海墓地、五堡墓地、扎滾魯克墓地等。雖然其禦寒效果不如裘皮,但也為大量普通百姓所用。《豳風·七月》中有:“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說的就是用粗毛織品做成衣服來保暖過冬。在南方不是很冷的地方,也可以用這種粗毛織物禦寒。陶淵明生活在江西,他在天冷風寒時僅靠飲酒披褐抵禦(《飲酒(二十首之十六)》: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今天的蘇格蘭呢也可以算作是一種毛褐,說明用褐禦寒也為各地的人們所用。

沒有棉花年代,古人是如何禦寒過冬的呢?

新疆洋海一號墓地M16出土毛褐上衣

三、絲綿衣

但是,一般老百姓最為常用的冬衣是復衣,即把衣服做成有表有裡的夾衣,當時稱為袷,再在裡面填充保暖材料,當時稱為復衣,或寫作複。這是不產皮毛之地發明的禦寒衣服,其中又可以根據填充材料的不同或是等級的高低分為幾類。

填充材料的大類是絲綿。當時對絲綿的稱呼有綿、絮、纊等多種,可能是因為質量的不同所致,但也很難區分。最好的絲綿是直接用繭子做成的,就象今天我們所做的清水絲綿。第二等的是用繭子的下腳料做的絲綿,質量可能稍差一些。第三等是用過的舊絲綿。我們今天的絲綿衣穿過數年之後也需要重新翻一翻,拉拉松,再填充到夾衣中去。如果這舊絲綿質量實在不行,就再添加一些新絲綿進去。所有這些用絲綿進行填充的衣服,都可以稱為綿衣、絮衣或是纊衣。中國古代社會從漢代開始同時徵絲綢和絲綿作為賦稅,說明在實用的服裝中,絲綿與絲綢的地位不相上下。

沒有棉花年代,古人是如何禦寒過冬的呢?

圖3 浙江一帶的剝絲綿

絲綿用於取暖的考古實物自戰國時期就有。從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的一位等級不高的女性服飾來看,墓中共出衣衾19件,計綿衾3件、綿袍8件、綿袴1件),正是穿的絲綿被、絲綿袍和絲綿褲,佔了一半以上。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情況也類似,其中有大量的絲綢綿袍,如硃紅菱紋羅綿袍、印花敷彩紗綿袍、信期繡黃綺綿袍等。

沒有棉花年代,古人是如何禦寒過冬的呢?

荊州馬山一號楚墓出土鳳鳥花卉紋繡綿袍

沒有棉花年代,古人是如何禦寒過冬的呢?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印花敷彩紗綿袍

古代文獻中所記載的綿衣也非常多。唐代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有一首五言詩《新制布裘》寫道:

桂布白似雪,吳綿軟於雲。

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餘溫。

朝擁坐至暮,夜覆眠達晨。

誰知嚴冬月,支體暖如春。

這就是一件用絲綿做成的綿衣,可令在冬月裡肢體暖如春。唐代的時候,中央政府發給邊防守軍有春、冬兩季的衣服,根據敦煌發現文書中的記載,其中的冬衣中有長袖、襖子和綿褲三種,應該都是用絲綿填充的。關於邊防戍卒的綿衣,唐朝開元時期還發生過一個故事。據《全唐詩》載:當時給邊軍的絲綿衣(原文稱為“纊衣”)有一部分是由宮女做的。有一位士兵在袍中無意發現了一首詩(《全唐詩》卷797開元宮人《袍中詩》):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

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

今生已過也,結取後生緣。

這位兵士就把此詩交給了軍官,軍官又把此詩交到了朝廷。當時唐玄宗將詩出示給宮中,查找寫詩的宮人。結果有一宮人認罪,但唐玄宗忽生憐憫之心,非但沒有處置宮女,反將宮女嫁給了那位士兵。邊軍將士在西北寒冷之地均穿綿衣,說明當時的綿衣是人們御冬的主要服裝。

沒有棉花年代,古人是如何禦寒過冬的呢?

剪紙《袍中詩》中的宮女縫綿衣

四、麻絮縕袍

由於養蠶的不易和絲綿的昂貴,雖然它是當時人們的主要冬衣材料,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穿著的。較絲綿更次的是用亂麻填充,這種亂麻稱為縕(yun)。《說文》雲:縕:紼也,是亂麻的意思。用亂麻填充的衣服稱為縕袍,《論語·子罕》中說:“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邢昺在疏注時說:縕袍就是“雜用枲麻以著袍也。”孔子說,有誰穿縕袍,敢跟穿裘皮大衣的站在一塊兒而不臉紅,恐怕只有子路。這裡所說的縕袍是很差的冬衣,同時也說狐貉是很好的冬衣。說到縕袍的還有陶淵明,他在《祭從弟敬遠文》中說:“冬無縕褐,夏渴瓢簞。”這裡正是說明在南方冬衣的常用材料是縕和褐兩種較差的材料,都不是很暖,但相對較為適應南方的氣溫。北魏時賈思勰在《齊民要術》的序言裡也有過關於麻絮保暖的記述:“茨充為桂陽(今湖南境內)令,俗不種桑,無蠶織絲麻之利,類皆以麻枲頭貯衣。”

五、蘆花絮衣

比用麻枲更次的是用蘆花,此事見於二十四孝閔子騫《蘆衣順母》(又稱單衣順母)的故事,這也許只是一個特例,但依然存在著可能性。據說,閔子騫是春秋時期魯國人,也是孔子的弟子。他“父取後妻,生二子,騫供養父母,孝敬無怠。後母嫉之,所生親子,衣加綿絮,子騫與蘆花絮衣。其父不知,冬月,遣子御車,騫不堪甚,騫手凍,數失韁靷,父乃責之,騫終不自理。父密察之,知騫有寒色,父以手撫之,見衣甚薄,毀而觀之,始知非絮。後妻二子,純衣以綿。父乃悲嘆,遂遣其妻。子騫雨淚前白父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願大人思之。父慚而止,後母改過,遂以三子均平,衣食如一,得成慈母。”(《孝子傳》敦煌本)

沒有棉花年代,古人是如何禦寒過冬的呢?

磚雕二十四孝閔子騫圖

六、無衣無褐

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還提到有些地方“民冬月無衣,積細草,臥其中,見吏則衣草而出,”十分悲慘。白居易在《村居苦寒》詩中寫到過老百姓冬日無寒衣的情況:“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的結論大致如下:在中國古代大量使用棉花之前,大多數人在冬天穿的還是填充了絲綿的衣服,但其質量有所上下。特別富有和高貴的則會穿著裘皮衣服。粗糙的毛褐和填充亂麻的縕袍有時也被生活貧困的人們所穿著。當然無衣無褐過冬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特別是在當時不產蠶絲的南方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