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00萬產婦就有150萬患病,你還在輕視“它”嗎?

近年來,關於女性產後抑鬱事件的報道越來越多。你知道嗎,根據2015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000萬孕婦,其中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達13%以上,由此推算,產後抑鬱症的發病人數達150萬人左右。醫學研究顯示50%-75%的女性會隨著孩子的出生,經歷一段 Baby blues(產後抑鬱),多數女性會出現一段不穩定情緒,如莫名的哭泣或心緒欠佳以及焦慮等。


每1000萬產婦就有150萬患病,你還在輕視“它”嗎?

什麼原因引起媽媽產後抑鬱?


1、妊娠因素

在妊娠分娩的過程中,體內內分泌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產後24小時內,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是產後抑鬱症發生的生物學基礎。研究發現,臨產前胎盤類固醇的釋放達到最高值,患者表現情緒愉快;分泌後胎盤類固醇分泌突然減少時患者表現抑鬱。


2、分娩因素

生產過程引起的過度害怕和驚慌,抑或是產後傷口太疼以及全身虛弱乏力也是影響因素。


3、孕期壓抑

人的情緒變化往往是需要一個過程累計的,大多數孕婦懷孕以後為了減少情緒波動對胎兒發育的影響,會刻意去壓抑自己的情緒

,儘可能讓情緒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然而有時候不良情緒並不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自我釋放掉,而是不斷在心理累積,等到分娩之後,產婦會把內心積累的不良情緒一股腦暴露出來,這些時候就會表現為抑鬱。


每1000萬產婦就有150萬患病,你還在輕視“它”嗎?

4、對寶寶過度擔憂

大多數女性朋友剛剛當了媽媽,會對孩子格外關心,然而太過關心可能就會演變成為過度擔憂,每天都會擔心寶寶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或意外情況,長時間精神過度擔憂也有可能會發展成抑鬱情緒。


5、不適應角色轉換

很多女性朋友突然做了母親一時會有些不適應,這其實是由於無法突然接受這種角色的轉換。沒有哪個新媽媽能完全兼顧工作和照顧嬰兒,身體長期處在無法安睡的狀態,新媽媽產後往往疲憊不堪。



1、創造健康的產後恢復環境

當你從醫院回家時,要限制人來看你。關掉你的電話,為自己創造一個安靜、閒適、健康的休養環境。


2、清淡而營養的產後飲食

吃營養豐富而又清淡的食物,享受被親人照顧的親情,感謝一餐一飯的營養和愛心。


每1000萬產婦就有150萬患病,你還在輕視“它”嗎?

3、吃點讓人快樂的食物

產後憂鬱與生理變化造成的營養失衡不無關聯。錳、鎂、鐵、維生素B6、維生素B2等營養素攝取不足會影響精神狀,粗糧、全麥、麥芽、核桃、花生、馬鈴薯、大豆、葵花子、新鮮綠葉蔬菜、海產品、蘑菇及動物肝等食物含有多種緩解緊張和憂慮的營養素,多食用可以降低產後憂鬱風險。


4、適度運動快樂心情

適量的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不僅能夠轉移注意力,讓新媽媽的精力不再全部集中在寶寶或煩心事上,還可以愉悅心情,讓新媽媽從內而外地快樂起來。


5、珍惜每一個睡眠機會

新媽媽要學會創造各種條件,讓自己有休息的時間。有時候,即便半個小時的睡眠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當寶寶安然入睡時,不要去洗洗涮涮,而要抓緊時間休息,哪怕是閉目養神。這時候千萬要記住關掉電話,不要讓它驚擾你和寶寶的好夢。


每1000萬產婦就有150萬患病,你還在輕視“它”嗎?

6、幫助與尋求幫助

一方面,家人不要只顧著沉浸在添了新寶寶的快樂中而忽略了新媽媽的心理變化,要多陪新媽媽說說話,分享育兒經驗,避免新媽媽手足無措,緊張慌張。另一方面,新媽媽自己也要學會尋求家人和朋友的幫助,要知道,在這個時候,大家都願意幫助你,只要你說出來!


7、換位思考,彼此理解 

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看看書、聽聽音樂等,在自己的愛好中忘記煩惱。丈夫應該理解妻子產後身體的變化與照顧寶寶的辛苦,主動分擔家務而不能全丟給妻子。夫妻之間要相互理解和交流,不要把對彼此的不滿放在心裡。


每1000萬產婦就有150萬患病,你還在輕視“它”嗎?

如果新媽媽出現產後抑鬱症的症狀,要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抗抑鬱類藥物,不要輕視抑鬱症的危害性。


每1000萬產婦就有150萬患病,你還在輕視“它”嗎?

總之,產後抑鬱症是一種情緒障礙,是一種心境狀態。只要瞭解抑鬱症發病的原因,從多方面加以預防,也是可以避免的。


這個時代對“媽媽”的要求越來越高了。要你美麗動人產後迅速恢復身材,要你育兒職場兩手抓兩手都要緊,還要你時刻陪伴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冰心說過“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


希望所有寶媽都能有“愛”與“情”相伴,希望社會給予女性尤其是孕育期的女性更多的關注和關愛,避免產後抑鬱悲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