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武漢小吃攤的美食,1塊錢一個比油條好吃,已“出道”100多年

武漢簡稱漢,又叫江城,是我國湖北省的省會,既有故人西辭的黃鶴樓,還有被人稱為漢西一境的歸元禪寺,不僅有辛亥革命歷史的見證,還有建於明洪武年間的起義門,景點數不勝數。

藏在武漢小吃攤的美食,1塊錢一個比油條好吃,已“出道”100多年

作為有著悠久文化底蘊的武漢,很多美食也是被大家津津樂道。單單是可以叫上名字的就有熱乾麵,三鮮豆皮,歡喜坨,四季美湯包等等,其中備受大家喜愛的一種美食既實惠又美味,它存在與武漢的大街小巷,武漢人民非常喜歡它,這種美食是什麼?沒錯,它就是面窩。

面窩通常是武漢人吃早點的首選,武漢人將吃早飯稱為過早,面窩的四周厚厚的,而中間卻又薄又脆,它兩面鼓起中間凹進去,所以稱它為面窩。說它叫面窩,其實並不準確,因為面窩的製作材料裡並沒有面,大多是粳米磨成的米漿。

藏在武漢小吃攤的美食,1塊錢一個比油條好吃,已“出道”100多年

說帶面窩的來歷還十分有趣,原先清朝的光緒年間,當時漢口正街附近有一位生意人昌先生,他是賣燒餅的,但是當時燒餅卻不太好賣,所以他絞勁腦汁,決定另闢蹊徑,他反覆琢磨,突然靈光一現,創新的將大米黃豆混合打磨成的米漿撒上了黑芝麻,在放到油鍋裡炸,於是他做成了邊緣鬆軟可口,中心薄薄酥脆的食物,昌先生將這種食物稱為面窩。

面窩流傳到現在已經100多年了,面窩製作方便,原材料易於獲得,成為一種接受度高,物美價廉的早點,在後來的時間,由於製作簡單,酥脆美味,很快就遍及了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小吃攤販們又進一步改良,口碑越來越好,於是面窩這種食物越傳越遠,成為早點的必選項。

藏在武漢小吃攤的美食,1塊錢一個比油條好吃,已“出道”100多年

面窩和蛋酒可是天生一對,蛋酒蛋酒,顧名思義就是雞蛋米酒,過早(吃早餐)的時候點上一一碗雞蛋米酒,再來幾個面窩,既酥脆又鬆軟的面窩配上搭配上甜甜的,稠稠的蛋酒,可謂是別有一番韻味,不僅僅是小孩子,怕是連大人都要饞哭了。

和熱乾麵不同,面窩沒有專門固定的經營場所,通常是小販推著車,在街角衚衕售賣,要想嚐到正宗的面窩,早晨起來,到老城區的巷子裡轉悠,看看哪裡排著長隊,一堆人操著一口流利的武漢話,有說有笑的在看著鍋裡的面窩,那這家的面窩絕對錯不了,肯定好吃,跟著老武漢人走就對了。

藏在武漢小吃攤的美食,1塊錢一個比油條好吃,已“出道”100多年

如果大家想要體驗一下面窩配蛋酒的神仙生活,歡迎大家來武漢玩耍,武漢的名勝古蹟遊玩數不勝數,在這個美好的城市遊玩一天之後,面帶笑容的呃快樂的沉沉地睡去,第二天一早,精神飽滿地去嘗一嘗武漢的面窩,點一碗蛋酒,與老闆娘相談幾句,與大家互道一聲早安,來感受一下這個城市的熱情與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