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何谓長江之美?


在成都东原•印长江门口,摆放着一尊精美的雕塑,如一朵凝固的浪花,将水的灵动与潇洒定格在一瞬间。

水龙吟,是雕塑的名字,也是宋词的词牌。辛弃疾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正是雕塑的灵感来源。

如果走近一点,可以发现这座雕塑上有很多不锈钢文字,将该词的全文与雕塑融为一体。

公元1174年,辛弃疾南归八年后,将要赴任东安抚司参议官,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秀美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写下了荡气回肠的《水龙吟》:

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无际楚天”、“滚滚长江”、“落日楼头”,辛词之美,荡气回肠,苦乐哀愁,尽在字里行间。词中的长江水,洒脱,气势磅礴,充满了力量之美,让人忍不住追随。

古人写作诗词,不是我们想象的一拍脑瓜就写好了,往往一个字都要推敲好久,推敲本身就出自诗人贾岛的典故。“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到底“推”好还是“敲”好,至今争论不休。就算极为少数的一气呵成,也是作者潜心诗词多年厚积薄发的偶然表现。

一首流传至今的名词,既有灵感乍现,更有匠心独运。

作为一代词人,辛弃疾遣词造句极为考究,《水龙吟》短短102字,还不够写一条微博,但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无可替代,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蕴藏了穿越古今的力量,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共鸣。

辛弃疾《水龙吟》一词所体现出来的长江之美,十分贴切成都东原•印长江的住宅设计理念。对于喜欢的诗词,人们往往写出来挂在墙上,但成都东原另辟奇径,雕出宋词之美,把它摆在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