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危機,教育機構轉型線上招生四步法,校長必看

疫情下教育機構轉型線上運營有兩個關鍵詞,其一是轉型線上運營,並不包含線上授課,我們要應對疫情把線下運營搬到線上需要的是對整體業務進行規劃。另一個關鍵詞是正確姿勢,在當下緊急的疫情下我們自己不能慌亂,避免盲目粗暴的轉型,否則反而會對我們增加新的成本。

目前疫情下教育機構面臨的最大的五個問題:

1)停課的影響;

2)退費危機;

3)未來幾個月的春季招生壓力;

4)員工管理;

5)收入降低成本管控;

這五個問題是環環相扣互相影響的,需要教育機構逐一解決。

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對於線下素質教育機構尤為嚴重,因為線下的素質教育機構相對而言更依賴場館場地,課程內容也非剛需,對於老師的標準化培訓也相對滯後。所以面對本次疫情我們可以看到素質教育類的機構是最為焦慮的,但我相信辦法比困難多,需要沉著應對仔細規劃,找到新的增長點和獲客方式。

面對疫情危機,教育機構轉型線上招生四步法,校長必看

如何開展線上的直播授課以及如何選擇直播工具?

線上的直播教學和使用直播工具去教學其實並不是一回事,直播工具只能解決技術上的問題,但很難解決教學效果。在線上授課實施之前需要自查機構的老師是否具備控場能力、共情力和感染力,這個問題是最需要去思考的,線上的直播授課需要很強的把控能力,因為授課的過程中需要照顧到學生的情緒,現場的因素等等,這些一定是需要做培訓的,老師也要有一個適應過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老師和學生是否有適用的直播教學設備,網絡條件是否具備上課條件,這些是經常被忽視但在直播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至今很多在線教育機構也都沒有實質解決。同時將線下課程搬到線上也需要一隻技術客服團隊,在上課過程中支持老師和學生的設備調試,處理緊急技術故障,在授課時間隨時響應確保過程順暢,如果培訓機構沒有這樣的人員培訓就要看合作的平臺服務供應商是否具備。

最後兩個問題是機構的教學內容是否適合搬到線上,以及疫情結束後還會保留這樣的教學嗎?取決於

線上教學是作為授課模式的一種拓展還是僅作為應對疫情危機的一種手段

關於如何選擇合適的直播工具我們也做了以下總結分享給大家,市面常用的直播模式分為四種,分別是提前錄製、圖文語音直播、三分屏(老師、講義、互動問答)直播和多人互動直播,這四種模式對於設備和網絡的要求逐級提升。

所以對於各家機構要做線上直播要根據自身教師、設備以及所處環境的能力選擇相應的直播工具。


面對疫情危機,教育機構轉型線上招生四步法,校長必看

線下機構向線上轉型的四步法

1.停課不停師生互動,最重要的就是趕緊把師生互動啟動起來,將家長學生建立起連接。

大家不用特別焦慮學員的退費危機會馬上爆發,一般而言大概會有2-4周的家長觀望期,教育機構需要充分利用這個時間與學生建立連接,告知家長當下的安排及未來教學計劃,包括預留一些互動作業。

2.開通線上學習內容

目的不是為了銷課而是為了更好的與家長保持聯繫,在這個階段可以嘗試錄播課和公益性質的直播講座,這是我們未來轉型線上授課的試金石。

3.設置學員權益補償,類似於優惠方案。

未來如果有上線線上課的計劃可以推出一些相應的補償,為了讓家長對於還不成熟的線上教學模式能夠更寬容,以此來降低退費概率以及線上授課的成功概率,延長家長的觀望期。

4.嘗試線上招生獲客方式

線上獲客是相對有效的獲客模式,線下機構可以利用這次危機倒逼自己勇於嘗試線上招生,也可以像很多頭部在校教育機構去取經。

品牌招生的概念是線上同樣需要流量池承接在線招生所帶來的流量,可以去做流量的運營、轉化和變現。如果想做線上招生可以先看一下是否有自己的公眾號、在線官網和小程序。這是未來線上活動最終帶來流量變現的點,相當於線下校區。

線上招生對應的線上產品分類,主要分為四大類。

第一層級產品是興趣類的產品,這類產品是幫助我們最大範圍的觸達客戶,比如教育機構內容文章和視頻音頻,與主營業務並不是核心相關的但一樣可以觸達客戶。

第二層是引流產品,是為了吸引流量的,比如教育機構的題庫、測評以及小課程。

第三層產品是

短課時包產品,線下機構在做線上招生轉型時需要調整的是線下客單價相對較高,如果要放到線上完成需要降低客單價,而且少了面對面的銷售環節,所以要通過運營和體驗讓產品轉化成為短課時的產品,所以要設置一千到兩千低客單價的產品,降低客戶的購買成本。

第四層級是長課時的現金流產品,這種課程是需要低客單產品進行過度的。

華實幫招專注教育機構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