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冬皇”与梨园顶流梅兰芳那段尽人皆知的情,是遗憾,还是怨叹

一生傲气、性格鲜明的“冬皇”孟小冬(1907-1977),曾有过两段的婚姻,先是艺术界的顶流梅兰芳,后是青帮老大杜月笙,两者都是那个时代的大人物。

傲“冬皇”与梨园顶流梅兰芳那段尽人皆知的情,是遗憾,还是怨叹

识于青春年少时,飞蛾扑火只为情

1925年,时年18岁的孟小冬开始在京城登台,后一炮而红。此时的她,与梅兰芳相识,也是缘于一次临时代班,本来是梅兰芳和余叔岩要合演《四郎探母》,但余叔岩却突然因病不能演出,孟小冬便替代登台了。

两人一旦角一武生,台上雌雄对换,台下卿卿我我,按如今的话来说,他们的粉丝都是CP粉,就盼着两人戏假成真。

是故,他们的结合也就有点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

但梅兰芳结识们孟小冬之前,已有两房妻子。但年纪尚轻的小孟同学,面对风流倜傥、温润如玉的京剧名伶梅兰芳,也是不免进入了恋爱脑的迷雾中

为了能与心上人在一起,甚至暂停了自己的事业,专心与其生活在北京东单附近的内务部街

两人没有登记结婚,但在1926年8月28日的《北洋画报》里,曾刊登了一篇署名“傲翁”的文章,标题是:

“小冬听从记者意见,决定嫁,新郎不是阔佬,也不是督军省长之类,而是梅兰芳。”

傲“冬皇”与梨园顶流梅兰芳那段尽人皆知的情,是遗憾,还是怨叹

真情难敌众人口,三年情断无名份

然而三年后,由于“枪案事件”及“吊孝事件”,使得孟小冬对梅兰芳彻底死心,两人虽是情投意合,但也敌不过事实的摆弄。

原本想着能真正登堂入室的孟小冬,在被二夫人福芝芳的不断刁难与羞辱下,终于清醒过来,明白到此生入梅府已是无望。

一向骄傲的“冬皇”在痛定思痛后,断然中止这段有情无名的“婚姻”。

并在1933年9月5-7日连续三天,于天津《大公报》第一版上登出《孟小冬紧要启事》:

“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共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这份声明着实硬气,先是讲明自己当初确实年幼不成熟,别人煸了把火就让自己扑了上去。

另一点,很关键的说清了彼时与梅在一起,是因为他给过自己兼祧的承诺,所以才与之确定家庭关系。

所谓的兼祧是由于梅兰芳是过继了给他的伯父,按老法梅兰芳可以有二房妻子,一房代表他的伯父,一房代表他的亲生父亲。因此孟小冬若是入门不是妾而是平妻。

然而,如今梅之伯母已故去,但梅却没有兑现承诺,给予名分,是故孟小冬就自己离开这段关系,孰对孰错就让大家去辨吧。

从此,两人一别两宽,再无交集。

而孟小冬最终在其42岁时正式嫁予时年已62岁的杜月笙,长居香港。

傲“冬皇”与梨园顶流梅兰芳那段尽人皆知的情,是遗憾,还是怨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据说,在杜月笙去世4年后的1956年5月,梅兰芳所率的中国京剧访日代表团赴日期间曾路过孟小冬所在的香港,见了孟小冬一面,只是此时孟小冬已对其毫无波澜,对尘世也不眷惜。

曾经沧海,过往无益,此情只待成追忆,对于这位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冬皇”,若生于现代,定是更加自由洒脱,傲然挺立。

只惜在那个年代,女人难以在事业上与男性一样,有更多的机会,故此不管她多有能耐,最终还是婚姻能使她过得安心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