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锋:《可园信笔稿存—我的人生笔记》(纪五)

今日开始,向读者们摘录介绍刘剑锋老先生的《可园信笔稿存—我的人生笔记》一书。以下摘录直接用刘老先生大名,但非因为不敬,(还是我外婆的大哥)仅为省事。摘录刘老的书,就是为了方便读者接触安化地方人事,帮助亲友后人能了解刘老的心路历程。

《感叹人生》

—刘剑锋

岁月频迁迎复送,追名逐利奔波众。

可怜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也是梦。

刘剑锋(1918-2017)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梅城镇田心片区高潮村高家仑人(现属合并后的杨高村),男,一九一八年出生。五岁入私塾,攻读古典文学十二年后,弃学务农。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六年,在益阳直接税局及其所属的安乡、沅江草尾等地从事税务工作。

一九四六年八月弃职回家,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同期加入共产党地下组织。一九五一年二月被调往平口任教。

一九八零年初退休回家后,又应邀在梅城、田心、思游等中学代课达十三年之久。

其诗、词、联、文作品颇多,此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其今年寿晋九旬(2008年),仍身康体泰,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笔耕不停。

刘剑锋老先生的父亲叫刘灵石,是黎曙的老师。黎曙在他的《偶吟稿存》一书里曾收录自己写的几首关联刘氏父子的诗,现摘录两首如下:

《怀念刘灵石先生》

忆昔村居年少时,慕名登府拜良师。

石翁指点开茅塞,益我殊多系我思。

《答刘剑锋兄,步原韵》

访旧登门又一回,渴尘涤尽释疑猜。

推敲吟咏饶佳兴,共赏山花喜盛开。

言归正传,开始摘录刘剑锋著书内容详文。

《五律·七月半荐祖》

年年七月半,随俗荐家先。

祭祀呈牲酒,虔诚化纸钱。

用酬前祖德,望保后昆贤。

各姓皆如此,毋忘这一天。

《七律·忆东山道人》

道人头戴指天冠,服饰从来欠美观。

打坐参禅能炼气,行医治病会烧丹。

对天求雨曾生效,以教驱邪不叫难。

一入空门除俗念,心甘寂寞复云山。

注:东山道人是我境复云山卢仙殿主持,俗名张祖修,梅城大木溪人,中年丧妻,出家修道。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中医,且善诗文。

《七律·纪念抗日一周年》

抗战今朝满一年,倭奴作恶惨无前。

杀人血染江河水,放火烟遮日月天。

四面八方齐奋起,千军万马尽争先。

保家卫国荷戈去,横扫豺狼共比肩。

注:这首诗是公元1938年7月7日在梅漳乡乡公所抗日一周年会上,步周建侯乡长《抗战周年》原韵而作。(刘剑锋曾为地方保长)

《七绝·中秋夜赏月二章》

录其一

畅饮团圆月上时,一樽浊酒一章诗。

个中滋味无人觉,唯有清风明月知。

《七绝·见龚黻廷夫子夜读佛经》

满腹诗文不自居,夜深犹读“日之余”。

老庄学说皆研透,又趁残年治佛书。

注:“日之余”是指学足三余中的夜者日之余。(龚黻廷夫子乃刘剑锋的老师,田心邓公坳人。以教书为生。)

《七律·赞梅岭寒泉》

梅岭寒泉小庙旁,祗缘源远得流长。

每逢冬季偏生热,一遇炎天反见凉。

人到此间皆爱饮,我经是处总难忘。

如能调以糖和醋,更觉甜来更觉香。

《七绝·哭四弟补卿五章》录第四

一朝分手我心酸,几日神昏泪不干。

痛哭斯人如此去,捶胸难找返魂丹。

《七绝·春游裴公亭二章》

其一1942年春

花木亭台水畔山,万千幽胜汇其间。

游人末了清游兴,直到黄昏去复还。

其二1943年春

繁华景抱旧亭台,春又来时我亦来。

好水好山游客恋,怡情最是杏花开。

注:上述二绝是步马南轩老先生《游裴公亭》原韵而作,附录马老师原作于后:

其一

裴亭高耸壮河山,倒影横江碧浪间。

游客兴浓忘所以,夕阳西下不知还。

其二

又与诸君莅此台,双双蜂蝶入怀来。

深情贴在衣襟上,几度挥之挥不开。

裴公亭,是益阳市名胜景点。马南轩,新化籍人,当年因涉嫌共产党遭国民党通缉。他先躲在武汉,后迁居益阳,他很有学问。

《七律·春郊游》

春归草长满山花,地北天南庆物华。

桃苑雨催红蕊绽,柳堤风起绿丝斜。

无边锦绣余心醉,大块文章众口夸。

纵目四周如画展,万千景色阔无涯。

《七律·答萧谭时先生》

华翰连承两次招,无如劣马已离槽。

虽然用舍由时定,可是行藏属自操。

欲返家园依父母,愿凭山水学渔樵。

明公一片留人意,朽木而今不可雕。

注:1946年,我任沅江草尾直接税办事处主任,不辞赋归。当时任常德直接税局局长的萧谭时先生两次写信劝我返岗,说“用舍由时定”,我作此七律答之。(萧谭时最早是刘剑锋在益阳直接税局的同事,湘潭人,是湖南大学经济系毕业之高材生,硕士学位,德才兼备,办事公正精明,在益阳时先任首席审核员,再任局长,在局里很受人敬重。)

《七绝·茶农茅舍》

小溪深处有人家,四面青青尽是茶。

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挺艳茉莉花。

《七绝·雪里梅香》

昨夜风兼雪舞狂,早晨四野白茫茫。

村前竹外红梅放,数点枝头启萼香。

《七绝·答熊翼鲲先生》

读罢先生大笔文,笑承问路找盲人。

黄金即使无全赤,我岂班门弄斧斤。

注:熊翼鲲先生为其祖父母撰合传一文,寄问我增删,我以此绝答之。

《七绝·清明见闻》

又是清明唱杜鹃,风兼雨是落花天。

行人路觅倾杯处,遥向江边问钓船。

《七绝·惜春》

谷雨茶香四面山,雨淋风扫百花残。

惜春不忍春归去,杜宇哀鸣噪夜阑。

《七绝·安乡过端阳》

年年作客异乡留,佳节思亲叹远游。

窃笑此身如燕子,依人帘幕度春秋。

《七绝·伏天阵雨》

炎日当空热度强,突然云聚掩穹苍。

倾盆几阵风雷雨,惠我浮生半日凉。

《七绝·勉孙云翔同学外出求进取》

卫国驱倭担在肩,愿君先着祖生鞭。

才华自应求施展,能向前时应向前。

注:抗日时期,孙云翔同学在家当保长,我主张其外出求进取,题此绝勉之。

《七绝·涵德女中学生赛歌》

暖气融融二月中,群芳赛唱坐春风。

夕阳反照桃江岸,笑脸张张相映红。

注:群芳,指桃江涵德女中学生。

《七绝·向柳敏泉先生求字屏》

文林无不仰公贤,书法龙飞凤舞然。

愿购一屏悬斗室,阮囊羞涩叹无缘。

注:柳敏泉先生乃晚晴秀才,特长书法,喜欢与年轻人交往。他接到我的诗不久,便为我送来四块字屏,并步我诗原韵写一绝答我。诗曰:

来诗夸我我非贤,书法功夫亦枉然。

今赠近成诗四挂,与君从此结文缘。

《七绝·日机轰炸益阳时四章》

其一

日机轰炸益阳天,我正东关过渡船。

遥望满街人外涌,娘呼崽叫惨无前。

其二

日机去后火冲天,灭火人群勇向前。

不仅救人还救货,无分男女尽争先。

其三

绸庄老板外逃慌,提个钱包越火墙。

挤出人群遭匪劫,可怜头面被刀伤。

其四

坏人行劫不徘徊,混入人群喊“救灾”。

烟里来而火里去,企图藉此发横财。

《七绝·游岳麓山三章》

其一 云麓宫

岳麓山头云麓宫,此中供奉汉关公。

殿堂建筑夸雄伟,隐在层林古木中。

其二爱晚亭

爱晚亭边游客多,枫林深处放军歌。

词严誓死安家国,欲捣东洋鬼子窠。

其三 烈士墓

革命先驱一代雄,推翻帝制立丰功。

不忘伟绩朝公墓,肃立陵前再鞠躬。

注:上述三章,是益阳被日本飞机轰炸后游岳麓山写的,曾记得那次我还在爱晚亭的柱子上刻了八个字:“抗日必胜,建国必成”。

痛哉黄济病垂危,见我无言泪暗挥。

心事满腔藏不露,抽声叹气锁双眉。

注:黄济是邵阳人,时任益阳直接税局初级税务员(刘剑锋凭全省税务人员招考成绩冠军,被任命为益阳货运登记室主任,张宁夏、张梅先为刘的助理),高中毕业,有才华,与我交厚,因一次狂饮,致使血管破裂,抢救无效,死于益阳信义医院。(一家美国人办的私人诊所。)。

《七绝·过洞庭七章》

其一

起锚朝发岩汪口,一叶扁舟过烂泥。

几阵好风凭借力,悠哉送我去湖西。

注:写于1945年正月。当时我被益阳直接税局调赴安乡税务所工作而过洞庭。岩汪口,指岩汪湖口。烂泥,指烂泥湖。

其二

沅江日寇据横行,我赴湖西胆不惊。

踏上帆船风里去,欲从险处夺光荣。

其三

雪里归帆腊月残,洞庭横渡不知寒。

山清水秀交相衬,湖面风光显壮观。

注:写于1945年腊月。这次过洞庭是从安乡回家过年。

其四

扁舟又过洞庭湖,谁说刘郎不丈夫。

去岁南来今北向,沿途山水识吾无。

注:写于1946年正月。先年底我回家过年时,安乡同仁在送我上船时对我说:“你明年如果不来就不算是一个大丈夫!”所以此绝第二句是针对此言所写。

其五

又趁春帆泛碧波,光阴自叹付蹉跎。

湖堤杨柳如相识,莫笑刘郎白发多。

其六

安乡寄足庆周年,今借春风送客船。

直抵沅江转草尾,欲将旧笔写新篇。

其七

不染纤尘一寸丹,归舟横渡洞庭安。

随身所带无他物,唯有湖风送我寒。

七绝·题《枝上鸟》画屏

生有高飞翼,长空任往还。

如何依此木,徒自困尘寰。

注:题于时任安乡县商会会长胡屏洲先生之《枝上鸟》画屏。

《七绝·思归故里》

宦海扬帆届五年,险滩多次见翻船。

求安摘去乌纱帽,仍返农村去种田。

《七绝·从沅江赋归》

供职安沅一载余,赋归洒扫旧庭除。

行囊除去衣和被,仅有《离骚》一卷书。

《七绝·赠一渔翁》

长者逍遥乐晚年,无忧无虑洞庭天。

养身家业无他物,一副丝纶一钓船。

《七绝·秋晨感怀》

我爱秋晨天色好,月光淡而星光小。

彩霞娱目布东方,唯叹梧桐叶已老。

《五绝·偕客游芙蓉山》

登高新耳目,连袂上芙蓉。

欲探人间宝,何辞历险峰。

《七绝·登芙蓉云雾山》

雄峰堪与祝融争,入眼奇花异草生。

四季常遭云雾掩,今朝喜遇露峥嵘。

《五律·官垱了解商情》

官垱新兴镇,商情欲弄清。

精查三户帐,深访几家情。

进驻辞招待,归来拒送行。

西风残照里,一路马蹄轻。

注:1945年秋,我与安乡税务机关同仁赴官垱镇了解商情咏此律。(精查三户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