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產業成為青海門源縣破解貧困“枷鎖”的“金鑰匙”


香菇產業成為青海門源縣破解貧困“枷鎖”的“金鑰匙”

近年來,青海省門源縣結合當地發展實際,聚焦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優化種養業結構,加快設施農牧業建設步伐,強化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培育,著力提升優勢產業及特色農牧業發展能力,大力推進傳統農牧業向高原特色農牧業、設施農牧業、集約化農牧業和產業化方向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3月3日,走進門源縣泉口鎮旱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忙碌,菌棒生產車間裡,拌料、裝袋、拉運,碼放整齊的菌棒正在等待高溫滅菌,一派繁忙景象。近年來,泉口鎮旱臺村依託高海拔下獨特的高原地貌與高溫差下的冷涼氣候條件,率先成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起香菇產業。


香菇產業成為青海門源縣破解貧困“枷鎖”的“金鑰匙”


香菇大棚裡,各項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著。有的工人正細緻地給菌棒打孔、接種,有的工人在給碼在架上的袋料香菇棒注水。在已經出菇的大棚裡,一袋袋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淺褐色的香菇升柄展傘,長勢良好,旱臺村村民李延蘭正熟練地幹著手中的活兒。


香菇產業成為青海門源縣破解貧困“枷鎖”的“金鑰匙”

為進一步規範我縣香菇產業的發展,引導產業走向市場化,正規化,規模化,以促進香菇產業健康穩定發展,今年元月份成立了門源縣食用菌產業協會,協會入會成員單位16家,成員41名,初步形成了以青海禾順現代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瑞輝高原現代農業種植養殖示範園為骨幹的門源縣香菇產業聯盟,並對各成員單位和農戶的產品統一收購,統一分揀,統一包裝、統一銷售。

香菇產業成為青海門源縣破解貧困“枷鎖”的“金鑰匙”

科學種植是振興食用菌產業的根本,也是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決定因素。2019年,門源瑞輝高原現代農業種植養殖示範園依靠科技,加快食用菌優良品種的選育和研發,大力推良種的育、繁、銷一體化建設的同時,加大對產品的採收、加工、包裝、儲藏和保鮮等技術應用和推廣。截止目前,該產業園共生產菌棒70萬棒,種植32萬棒。

門源縣從引進香菇產業以來,經過2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以門源瑞輝高原現代農業種植養殖示範園為龍頭,帶動泉口扶貧產業園、各類合作社及農牧戶發展的香菇產業雛形。目前全縣共有香菇種植基地7處,共有16個合作社和3個村集體經濟參與種植。同時,為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計劃依託獨特色高原冷涼氣候將禁養區內的畜棚改造後發展香菇種植產業;青稞秸稈就地轉化為菌棒生產原材料,農村剩餘勞動力就近參與到香菇生產,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多贏。同時,將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與青海大學合作,推廣先進適用的食用菌生產技術,並以基地帶村,以點帶面,逐步推開,建成一支多層次、結構合理的食用菌種植專業技術隊伍,推動香菇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來源:金門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