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老好人”思維毀了孩子,父母要少說這幾句,讓孩子懂得拒絕

“老好人”,在社會上被比喻成沒有主見,缺乏原則的人,平時相處做事比較和善,不懂得拒絕別人,把自己搞得很累。我們不願意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因為這樣的人不懂得拒絕,好多本不該自己做的事情都做了,自己會很累,當然我們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步入社會後成為這樣的人。如果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老好人”,那麼,平時我們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少說這幾句話,教會孩子懂得拒絕他人。

別讓“老好人”思維毀了孩子,父母要少說這幾句,讓孩子懂得拒絕

讓孩子成為“老好人”對孩子並不好

在社會上,我們都不喜歡“老好人”,因為“老好人”左右逢源,不願意得罪任何人。雖然性格隨和,但是又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有的時候因為“老好人”誰都不願意得罪,就會把一些著急解決的問題拖拉下去,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結果。

“老好人”由於擔心得罪人,對待別人交代的事情都不願推脫,這樣一來本不屬於自己的事情也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就會覺得很累,也是因為“老好人”攔了很多不屬於自己的事情,而由於精力原因每件事情不能做到盡善盡美,給別人難免留下不負責任的感覺。

“老好人”在工作中是不利的,我們肯定不希望自己孩子將來成為這樣的人。我們該如何避免孩子將來成為一個“老好人”呢?

別讓“老好人”思維毀了孩子,父母要少說這幾句,讓孩子懂得拒絕

如避免孩子成為“老好人”,父母要少說這幾句,讓孩子懂得拒絕

1.“你是哥哥,讓著一下弟弟。”

這句話在二胎家庭裡邊是經常會聽到的。哥哥在玩玩具的時候,弟弟要是要,就要和哥哥這樣說,也不管哥哥是否願意,就要把玩具讓他讓給弟弟,只是為了他們不起爭端,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態度會在潛意識當中影響到寶寶,寶寶長大之後處理事情,很有可能會採取和你一樣的態度,為了避免和別人發生不愉快,就一味的去順從別人。所以對於這句話,家長不要經常說,最好是按照具體情況,和孩子耐心溝通解決,不要讓老大一味的讓著弟弟。

別讓“老好人”思維毀了孩子,父母要少說這幾句,讓孩子懂得拒絕

2.“讓給小朋友玩一下,小朋友還會給你的”

在遊樂園等公共場合,我們會看到小朋友搶玩具,我們就能聽到家長會和孩子說“讓給小朋友玩一下,小朋友還會給你的。”此時孩子往往是不開心的,會哭著說不要,家長就會勸導孩子讓給小朋友,在家長的威逼利誘下,最後小朋友迫於無奈還是會把玩具讓給對方。

長此以往孩子就養成了順從的習慣,不和小朋友爭搶玩具,長大後就是不和別人爭搶,習慣去答應別人的要求。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希望孩子擁有競爭精神,這樣對孩子的求學之路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懂得競爭孩子才會上進,如果從小一直謙讓反而會失去努力上進的進取心,對孩子不利。

別讓“老好人”思維毀了孩子,父母要少說這幾句,讓孩子懂得拒絕

3.“你是男生,讓著點女生”

紳士風度是英國男士在公眾場合所崇尚的基本禮儀,並且深受西方國家的推崇,並且我們國家也在效仿,已經被公認為是國際上基本禮儀要素。紳士風度裡邊要求男生要禮讓女生,所以在現在很多家庭教育裡邊,也會經常聽到家長和孩子說“你是男生,讓著點女生”

”孩子在三歲之前是沒有男女之分的,他們覺得大家都一樣,這個時候您和孩子說這句話,孩子是不能理解的。等到孩子大些,有男女之分的時候,不分情況的讓男生謙讓女生,男孩子難免會委屈一些,因為現在的女孩子在某些方面要比男孩子更勇猛。

別讓“老好人”思維毀了孩子,父母要少說這幾句,讓孩子懂得拒絕

別讓“老好人”的思維毀了孩子,作為家長不要只教會孩子謙讓,也要教會孩子去爭取。父母一直讓孩子謙讓,將來很有可能孩子會變成一個“老好人”。在社會上“老好人”與人為善,表面看似與人相處良好,但是很難會交到真心的朋友,工作當中也難委以重任。如果讓孩子變成這樣的“老好人”會影響孩子長大後的生活和事業,作為家長要正確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有原則,做事認真,積極向上的人。

別讓“老好人”思維毀了孩子,父母要少說這幾句,讓孩子懂得拒絕

一般認真的人可能會受到質疑,但是長久看來,事情得到很好解決會受到他人的喜歡,並且放心把事情交給認真做事的人。不要讓家長“老好人”的思維毀了孩子,要少對孩子說讓著些,要教會孩子懂得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