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不用藥能自愈好嗎?

魚魚魚之漁


不嚴重的,不用擔心。

痔瘡目前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拋棄這個詞了,目前均稱為痔(因為它不屬於瘡)。它可以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臨床表現最常見的是大便帶血和腫塊脫出,這是內痔最常見的症狀,根據腫塊脫出情況分為4度:1度:最輕微,僅有大便帶血,無腫塊脫出。2度:輕微,可有大便帶血,便後有腫塊脫出,但可自行回納入肛門。3度:較重,可有大便帶血,便後常有腫塊脫出,不能自行回納入肛門,需要用手塞入肛門。4度:最重,可有大便帶血,經常有腫塊脫出,腫塊用手也不能回納入肛門,或者可以用手塞入肛門後腫塊很快再次脫出。

外痔是肛門口肛管皮下的腫物,和內痔不一樣 外痔表面是正常皮膚覆蓋的,而且是不能回納入肛門的。外痔多為肛門反覆炎症刺激所致,主要症狀為異物感、墜脹感。

混合痔就是合併有同一方位的內痔外痔,一般3度以上內痔均有混合痔。

痔瘡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它,明確以下原則:

第一,痔瘡是常見病,所謂十男九痣、十女十痔,得了痔瘡並不可怕。

第二,痔瘡並不致癌,凡是說痔瘡不手術會變成直腸癌都是騙人的。

第三,痔瘡治療原則不是根治,而是緩解症狀。這一點是很多人容易誤解的,認為有了痔瘡就得“割掉”,實際上痔是直腸末端粘膜下靜脈叢發生擴張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內痔)或肛管下段皮下靜脈曲張形成的靜脈團、皮下血栓或增生的結締組織(外痔),多是在一定誘因(如吃辛辣刺激油炸食物、飲酒等)下加重出現的,再消除這些誘因後多是可以明顯改善的。所以手術主要適用於3-4度內痔,也是在保守治療無效時才考慮的。

那麼就回到上面的問題了,痔瘡不用藥也是能自愈的,只要積極祛除病因。

關於痔瘡的誘因主要分兩類,一是生理性的,一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常見為:飲酒、辛辣刺激和油炸食物,久坐尤其不透氣的坐墊,蹲便時間過久,包括孕婦因為血容量增多多容易引起痔瘡。病理性的主要就是腸道方面:便秘,腹瀉,慢性腸炎,還有一些皮膚疾病。所以痔瘡的保守治療包括:多飲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忌飲酒和辛辣刺激和油炸食物,祛除便秘和腹瀉因素等。

像題目中有大便乾燥會刺痛,沒有其他不適症狀,考慮問題不嚴重的,主要積極糾正大便乾結是可以獲得自愈的。

同時肛門疾病雖然不嚴重,但是出現了要重視,因為它會發展,內痔可從1度發展到4度,大便長期乾結或便秘還可以引起肛裂(肛管的縱性潰瘍,以大便時肛門撕裂樣疼痛和出血為主要症狀,典型有肛裂、外痔、肛乳頭肥大三聯徵)。所以積極預防是關鍵。

用藥問題,沒有症狀無需用藥,當症狀明顯時主要應用一些保護直腸粘膜的栓劑及軟膏、洗劑、口度減輕靜脈水腫藥物等,都是短期用藥,一般用藥3-7天。3天無效及時去醫院肛腸科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