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培养这项能力受益终生!可惜能做好的不足1%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艺术启蒙”的必要性已有共识。但是艺术入门的第一步是什么?科普式的图书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还是会适得其反?

如何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艺术,毫无负担地去亲近艺术?我很开心为大家找到了这样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

孩子从小培养这项能力受益终生!可惜能做好的不足1%

01


把美的种子埋进故事里

让孩子毫无负担地亲近艺术

这是一本用「67个小故事」串起的人类艺术发展史。

对故事的喜爱是人类的天性,在生动优美的故事中,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感受到情感的共鸣,也能够激发出对艺术的兴趣。

这本书的特点就在于,讲孩子能够听懂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艺术的发展变迁。在不经意之中,把“美”的概念渗透到孩子的感知世界里,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是轻松惬意的。

孩子从小培养这项能力受益终生!可惜能做好的不足1%

▲第1则故事 四万年前最早的艺术家

67则故事,42000年的世界艺术史:

从穴居原始人的壁画到野兽派的彩色玻璃,从中国山水画到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搭配优美水彩插画重现历史瞬间,带领我们穿梭于历史长河中,亲历一次生动有趣的艺术之旅。

孩子从小培养这项能力受益终生!可惜能做好的不足1%

▲图书目录,很多故事的名字起得通俗易懂,让人印象深刻


02

用合理的想象填补空白

把历史的场景为孩子生动还原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说:“历史上总有些巨大的空白,需要你用丰富的想象来填补。”

因此,在每则故事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生动形象地还原故事发生时的场景,使我们可以零距离感受艺术之美。

虽然这些故事经过想象的加工,但是作者依然保持史学家的严谨,每个故事都建立在大量深入细致的史实研究的基础上。

孩子从小培养这项能力受益终生!可惜能做好的不足1%

▲第25则故事 雕石为像的米开朗琪罗

举个栗子,在讲米开朗琪罗的故事中,书里这么写:

“两个采石工人一来一去地拉着锯子,把一块大理石锯成一艘小船那么大,吱——吱——吱……“

什么?米开朗琪罗是艺术家还是石匠啊?原来,在当时即便是一流的雕塑家,创作之外,仍要承担繁重的杂务。赫赫有名的老米就曾花费数月,监督工人采大理石,甚至还要监督修建运输石料的道路。

这样的艺术家,可能和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却被作者写在了故事里。

没有生硬的记叙与堆砌的事件,在一个个小故事里,这些艺术家的形象却比什么都真实,也更能带给孩子启发和思考。


03

语言生动优美

给孩子最佳的可读性和美感

一本用故事讲艺术的书,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艺术史学家、教育专家迈克尔·伯德(Michael Bird),毕业于牛津大学墨顿学院。

他已经出版多部艺术相关书籍,其中《100个改变艺术的伟大观念》(100 Ideas that Changed Art)已被译为9种语言,并被《独立报》评为2012年年度图书。他在BBC广播有自己的专栏节目,也曾参与策划多场艺术展览。

原书的行文简洁流畅,加上这本书的中文译者何雨珈(大热的《纸牌屋》就是她翻译的哦~),更是让这本书的易读性和美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比如在第10则故事《这里风景美如画》的最后,故事里的那位罗马画家说道:


“你能闻到宅子周围那些树的味道,松树、桃金娘、月桂,就跟我画上的那些一模一样。接着我听到了,那空灵悠扬的声音,忽起忽停,像哪个孩子在玩象牙笛。就在附近,有只黄鹂鸟在歌唱,仿佛刚刚飞出莉薇娅殿下的餐厅。”


故事已经结束,但是余韵悠长。

孩子从小培养这项能力受益终生!可惜能做好的不足1%

▲第10则故事 这里风景美如画


04

淡雅水彩插画

赋予各个历史时期新的生命

这本书里充满了精美淡雅的水彩插画,出自英国插画师凯特·埃文斯之手。

这些插画中,既有对艺术创作场景的再现,也有对各个历史时期文化重镇的详细展示:

  • 12世纪的吴哥窟
  •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 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
  • 20世纪50年代的纽约……
孩子从小培养这项能力受益终生!可惜能做好的不足1%

▲12世纪的吴哥窟

孩子从小培养这项能力受益终生!可惜能做好的不足1%

▲15世纪的佛罗伦萨

插画颜色淡雅,画风简洁平实,文字与绘画交相辉映,展现出富于想象力又触手可及的艺术场景。


05

选材具有新意

不止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大师

书中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大师,像是达芬奇或是米开朗琪罗、毕加索、梵高等等,也有相对来说不太为大众所知,但是在艺术史中有关键影响的艺术家和作品。

比如在第50则故事《她的双手》中,讲的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助手,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岱尔的故事。有一部法国电影叫《罗丹的情人》,讲的就是卡米耶的故事,是伊莎贝尔·阿佳妮饰演的卡米耶,催人泪下。

孩子从小培养这项能力受益终生!可惜能做好的不足1%

▲卡米耶·克洛岱尔创作的海浪雕塑

无论是法国沙特尔的花窗艺术家、伊拉克巴格达的抄写《古兰经》的书法家,还是非洲的铜像铸造人等,在一般的艺术启蒙读物中,你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却在漫漫艺术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从小培养这项能力受益终生!可惜能做好的不足1%

▲《古兰经》 伊拉克,巴格达,1001年

从这些故事中,孩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世界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发现艺术的新世界。


67则小故事

串起42000年的世界艺术史

精美淡雅的水彩插画

重现历史瞬间


文字与绘画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为5~12岁亲子家庭

带来最易读、最生动的世界艺术史


自2016年出版以来

它已被译为十种语言

不少读者都评价说: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艺术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