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這些“好人”越少,你才可以過得越好

  生活中,總能遇到這樣一種人,在不瞭解事情真相的時候,就批評、譴責別人做出的行為,或者是

勸那些受害人要大度,要理解別人的苦,要以德抱怨。而這些也是我們稱為的中國式好人

  中國式好人——不瞭解真相就惡意揣測、譴責

  其中很值得人們反思的就是王鳳雅之死這一件事情。

  在2017年下半年,王鳳雅小朋友被查出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為了救治自己的女兒,王鳳雅父母在網絡上發起了捐款,但是最終王鳳雅小朋友還是不幸於18年5月離世。

身邊的這些“好人”越少,你才可以過得越好

  但是在18年4月,一篇《王鳳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引爆網絡,“詐捐”、“重男輕女”的標籤被貼在了王鳳雅父母的身上。網絡上很多中國式好人,據此義憤填膺的去指責王鳳雅的父母,甚至惡意的揣測和辱罵他們,說用捐款為兒子治病,放棄了女兒。

  而在事件調查之後,才發現網絡上所謂的捐款15萬,實際上王鳳雅父母只收到了不到4萬,並且為兒子治病是在2017年,也是在女兒檢查出病之前。

  王鳳雅小朋友的主治醫生也站出來表示,王鳳雅父母沒有放棄幫女兒治病,也沒有虐待過孩子或者重男輕女。根據警方調查,也發現根本就不存在詐捐和捐款被挪用一事。

  事情調查清楚之後,很多人都開始道歉,但是他們之前對王鳳雅家庭造成的傷害卻並不是一句道歉就能夠消除的。而這些就是中國式好人在根本不瞭解情況的時候,打著好人的旗號,憑藉自己的猜測而去惡意的傷害別人。

  中國式好人——以德抱怨

  網上有一句經常被人說到的詞語“以德抱怨”,甚至在網上有人總結了中國式好人勸人大度的常見詞語,“你已經長大了”“大過年的”“吃虧是福”“都已經這樣了,算了吧”“都不容易”“還只是一個孩子”“這是為了你好”等等。

  以德抱怨是中國式好人的另外一個特點,他們總是以聖人的姿態來對人指指點點,在不瞭解事情或者知道事情真相的情況下,指責別人,或者偏袒弱者,要求別人要以德報怨,要善良,最好以和為貴。

身邊的這些“好人”越少,你才可以過得越好

  何謂以德報怨,不過是要求受害人用忍讓的方式來解決事情,但是受了傷害就應該忍氣吞聲,就應該逆來順受嗎?

  《論語·憲問》中有一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前部分的以德報怨,卻忽略了後部分的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不是所有的傷害都值得被原諒,以德報怨只能讓加害者更加變本加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不要求人以怨抱怨,更不能要求人以德報怨。而是應該以直報怨,用正直、公平來處理。

  遠離中國式好人,你才能過得更好

  在一檔真人秀中,一個從小就被送養的女嬰被姐姐和節目組安排和親生父母相認,而她卻拒絕相認,不料主持人卻指責女孩冷漠,狹隘,哪怕父母是陌生人,也應該理解他們,主持人說“我只不過是想人間美好一點,有時候美好只是一次原諒。”但是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女孩臉上的尷尬。而這也不過是使用道德綁架強迫別人原諒父母。

身邊的這些“好人”越少,你才可以過得越好

  說到底,這些中國式好人只不過是慷他人之慨,行自己之善。畢竟他們只是動動嘴,又不用真正的為此付出什麼。

  古人曾言:己所欲,亦勿施於人,一切要看別人自己是否願意,而不是以自己的標準,以道德裹挾來強迫別人接受和原諒。

  不瞭解他人的人生或者事情的經過,就不要妄言,隨意揣測,讓別人選擇寬容或者原諒。這才是一個人真正該有的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